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史论:1912-1917年预科模式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史论:1912-1917年预科模式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以1917年北京大学文、理预科课程为例,做一分析。表3-1北京大学1917年文、理预科课程[117]由表3-1 可见,这一阶段的通识教育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文、理预科共同科目仅有国文、外语、数学三门。文预科每年的国文均为每周七课时,理预科则为每周三课时。究其原因,可能因数学乃是众多学科的基础。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史论:1912-1917年预科模式

在这一阶段,按照《大学令》规定,大学分预科和本科两个阶段,其中预科三年,本科三至四年,“大学各科之修业年限三年或四年,预科三年”[116]。当时的大学基本上施行的是预科三年,本科三至四年,共计六至七年的年的大学教育。严格来说,当时我国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尚在萌芽阶段,以欧美为代表的近代大学教育制度在我国尚未成型。这一阶段,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践主要体现在预科阶段。下以1917年北京大学文、理预科课程为例,做一分析。(见表3-1)

表3-1 北京大学1917年文、理预科课程[117](www.xing528.com)

由表3-1 可见,这一阶段的通识教育课程(预科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文、理预科共同科目仅有国文、外语、数学三门。第二,重视语言学科,尤其重视外语。首先,重视国文。无论文、理预科,三年中都有国文课程。但是又根据文、理科性质不同,国文所体现的重要性的程度有所不同。文预科每年的国文均为每周七课时,理预科则为每周三课时。其次,重视外语。文预科除了对英语有大量的课时要求之外,还另外要求修习德文和法文,相当于有三门外语的要求。理预科主要是英文和德文,其中分类较细,英语分为文法、读本、作文和文学四种不同课型,德文分为文法和读本两种课型。体现了当时国人重视外语、积极利用外语这一工具实现向西方国家学习的共识。第三,重视数学课程的学习。文、理预科都比较重视数学课程的学习,理预科尤甚。究其原因,可能因数学乃是众多学科的基础。第四,重视服务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的学习,这一点从预科课程表可以看出来。文预科课程侧重历史地理、论理(逻辑)学等文史哲课程的学习;理预科课程侧重数学、物理、化学、博物力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时,还开设了相应的实习和图画课程。但是,也不难看出,这一阶段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缺乏文理融通,通识课程在设计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也总体显得比较单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