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史论:1912至1948成果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史论:1912至1948成果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国时期的通识教育课程除了基本的各学科课程的开设外,还要求全体学生必修党义课程,其目的就在于此。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还在于其核心的民族性。民国时期的大学通识教育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将国文作为所有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且至少要修习两年。在这种情况下,大学通识教育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史论:1912至1948成果

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打下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这一目的决定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这一基础不仅体现在知识层面,也体现在社会价值层面。通识教育课程不仅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必备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通识教育课程使学生形成社会价值共识上的共同基础。民国时期的通识教育课程除了基本的各学科课程的开设外,还要求全体学生必修党义课程,其目的就在于此。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不仅在于其基本目的的规约,还在于学科知识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制约。当今社会,新知识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每一门学科的知识总量都在不断增加,还有诸多新兴学科的出现,人类知识的总体容量快速增长,人类的学习能力远远赶不上知识增长的步伐。因此,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及进行自我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这就是通识教育课程内容要传授给学生的方法“基础”。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还在于其核心的民族性。民国时期的大学通识教育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将国文作为所有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且至少要修习两年。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便是全球化。然而,全球化并非是一个文化融通、太平盛世的概念,在全球化背景下,强势地区或国家对弱势地区或国家的宰制和剥削日趋隐晦,但影响却异常深入。其突出的手段在于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www.xing528.com)

当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西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碰撞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大学通识教育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大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守护者,通识教育势必要重视本土文化,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真正能够读懂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