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概述

清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概述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不仅在理念上契合通识教育讲求的“由博返约”的精神,在课程结构上也为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创造了条件,但所开设课程中人文社科类居多。清华大学哲学系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体现在全校共同必修科目和大量的跨系选修科目上。清华大学哲学系学生四年内要求修习他系课程达36学分之多。

清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概述

这一时期,清华大学在对全校学生设置共同必修课程时,除了将《大学规程》中规定的党义、国文、外国语、军事训练等课程纳入之外,在其他课程方面考虑到了文理均衡的需要,设置的课程中,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兼顾,要求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现代文化)、自然科学课程(物理、生物、化学、逻辑)中各选一门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这两个领域的基本常识,培养学生的宽广的知识面和通识修养。(见表4-1)

表4-1 清华大学1929—1930年各学系共同必修课程[31]

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注重研究我们自己的旧文学;一方面再参考外国的新文学”[32]。同时,在课程安排上“依着年级分配,第一年是普通学科及历史的根底,特别是中国文学史,先给大家开一个路径。第二年、第三年是泛滥于各体的研究,如上古文、汉魏六朝文、唐宋至近代文、诗、赋、词、曲、小说以至新文学等都于此二年中养成普通的知识。文字学音韵学列在二年之始,是因为必须有了这类的工具,才能研究诗赋词曲及韵文。到了第四年,大家对于文学的各体都熟悉了,再贯之以中国文学批评史;对于中外文学都造成相当的概念了,再证之以中外比较文学;对于某家或某体文学养成相当的倾向了,再继之以文学专家研究。这就是排别次第的根据”[33]。由上述论述不难看出该系的人才培养是基于由“博”而“专”的路径,与通识教育的理念一脉相承。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课程如表4-2所示。

表4-2 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1929—1930年课程[34]

续表(www.xing528.com)

由表4-2可知,清华大学的中国文学系除了注重基础科目的学习外,还开设了大量选修课程供学生修习。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不仅在理念上契合通识教育讲求的“由博返约”的精神,在课程结构上也为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创造了条件,但所开设课程中人文社科类居多。

清华大学哲学系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体现在全校共同必修科目和大量的跨系选修科目上。具体而言有以下特点:第一,较为重视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自然科学类课程(论理或物理、生物、化学)在一、二年级都要求修习,且学分很高,共计16学分。第二,重视他系课程的修习。清华大学哲学系学生四年内要求修习他系课程达36学分之多。(见表4-3)

表4-3 清华大学哲学系1929—1930年课程[35]

另外,清华大学数学系的课程主要分为本系必修课程、本系选修课程、他系必修课程三种。本系必修与本系选修基本是与专业相关的课程,旨在打下学生坚实的专业基础。其通识教育体现在他系必修课程中。该系的他系必修课程包括:国文(6学分),英文(6学分),第二外国语(16学分),哲学或逻辑(6~8学分),大学普通物理(8~10学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西洋通史、现代文化(6学分,任选一门)。

综上所述,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其一,依据《大学规程》所规定的外语、国文、党义、体育、军事训练等科目;其二,清华大学规定的全体学生必修的科目,如自然科学类课程(物理、生物、化学、逻辑,四选一,于第一年或第二年修习)、社会科学类课程(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现代文化,五选一,于第一年或第二年修习)。其三,大量的他系选修课程。具体的选修课程各院系自行设定,因此很不统一。总而言之,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已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共同必修课程:外语、国文、党义、体育、军事训练、自然科学一门、社会科学一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