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和变革历史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和变革历史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首先表现在国家开始对部分课程的评价标准进行尝试性的阐释和规定。此外,还特别重视自习、讨论、实验、读书笔记等方面的考核。可见,这一时期课程评价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反映了课程评价不仅关注学生考试的分数,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关注。因为,仅仅依据几次终结性考试是不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的。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和变革历史

这一时期的课程评价,在前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细化。关于考试时间、考试类型、考试方式等方面的规定,与前期大同小异,这里不再赘述。

这一时期,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突破之处在于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关注。这首先表现在国家开始对部分课程的评价标准进行尝试性的阐释和规定。例如,《文、理、法三学院各学系课程整理办法草案》曾提到,“国文须能阅读古文书籍与作通顺文章,外国文须能阅读各学院所习学科外国文参考书才算及格;否则,仍须继续学习,直到达到上述标准才能毕业”[25]。此外,还特别重视自习、讨论、实验、读书笔记等方面的考核。“各科教学,除由教师上课讲授外,对于自习讨论与习作或实验,应同时并重;考试范围除教师讲习材料外,也应包括自习讨论及习作或实验的材料。”“各科目应由教师详细规定自习书目与其它参考资料,督令学生按时阅读,并作札记;文法学院学生应研究古今名著,每科一种或数种;课间并宜举行讨论。”同时,对于学生的习作、实习报告等平时作业,教师要按时批改。“各科目须确实规定学生习作或实习次数,凡习作与实习报告应由教师按期批阅。”

可见,这一时期课程评价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反映了课程评价不仅关注学生考试的分数,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关注。因为,仅仅依据几次终结性考试是不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的。

【注释】

[1]教育部公布大学令[G]//璩鑫主,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663.

[2]大学组织法[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15-418.

[3]河南大学一览(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83-84.

[4]河南大学一览(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83-84.

[5]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5.

[6]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53.

[7]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53.

[8]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53.

[9]教育部公布大学大学规程(1913)[G]//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369.

[10]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G]//璩鑫主,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697-711.

[11]国立大学校条例[J].教育公报,1924(3):1-3.(www.xing528.com)

[12]河南大学一览(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111-112.

[13]私立大夏大学一览(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5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101.

[14]熊明安.中国近现代教学活动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154.

[15]光华大学章程(1926)[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7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8-49.

[16]光华大学章程(1926)[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7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8-49.

[17]光华大学章程(1926)[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7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8-49.

[18]安徽省立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96.

[19]私立岭南大学一览(1934)[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46.

[20]河南大学一览(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62.

[21]河南大学一览(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9.

[22]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7)[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00.

[23]私立岭南大学一览(1934)[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46.

[24]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7)[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199.

[25]熊明安.中国近现代教学活动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1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