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07年弱势群体自主招生知晓率调查结果

2007年弱势群体自主招生知晓率调查结果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7年本课题随后开展了大规模的招办主任、中学领导与教师和考生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家长及中学教师对于自主招生知情度普遍较低,如高三家长对自主招生政策“完全不了解”的占了25.2%。中学领导及教师作为自主招生制度实施的具体推动者,对于其自主招生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如表7 - 2所示。图7-1对自主招生“不了解”的对比图该次普查后,本课题组又进行了连续追踪调查。

2007年弱势群体自主招生知晓率调查结果

目前较大规模的一次实证研究是本课题组受教育部委托,于2007年对2003—2006级52所高校自主招生学生的普查(以下简称“自主招生普查”),该项研究还按照1:1比例抽取了对照组(传统高考学生),发现自主招生群体多来自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父母职业优越的城市家庭子女,尤其是北京、上海等拥有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的大城市更是占据自主招生名额的绝大多数,具体如表7 - 1所示。在该次普查中自主招生群体的父亲职业多为国家机关等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工作人员、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等优势阶层,占总体比例的68.7%,而以商业、服务业、农业、厂矿、运输等一般从业人员及军人、无业或失业人员为代表的弱势阶层的子女在自主招生群体中占据较小的比例,仅仅占31.3%,与前者差距悬殊。优势阶层的学生凭借丰富的家庭资源可以在自主招生的场域中及时准确获得相应招生信息,而弱势阶层的子女由于父母资源匮乏,会滞后甚至错失招考信息的获取,而知晓率作为整个自主招生流程的初始环节,无疑会切断接下来的所有流程,弱势阶层的低知晓率必然会导致其在自主招生过程的低参与度。2007年本课题随后开展了大规模的招办主任、中学领导与教师和考生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家长及中学教师对于自主招生知情度普遍较低,如高三家长对自主招生政策“完全不了解”的占了25.2%。中学领导及教师作为自主招生制度实施的具体推动者,对于其自主招生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如表7 - 2所示。只有13.9%的中学领导与教师对该政策“非常熟悉”,而“不太熟悉”“一般了解”的占到72.2%,可见自主招生制度在中学的宣传与推进环节存在很大问题。作为自主招生政策的直接接触者,大多数的领导与老师对其认识不清、了解不足,其自身的模糊化必然影响“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的高中生的知晓程度,更夸张的是对自主招生“不太了解”“不了解”的老师竟占13.9%,这种对于自主招生的无知及模糊知晓都会影响其具体的推进,尤其高中老师作为弱势群体自主招生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如此不容乐观的知晓率必然会影响其自主招生的参与状况。

表7-1 2007年自主招生学生的父亲职业情况

表7-2 2007年中学领导与教师对自主招生的了解情况

(www.xing528.com)

由于本文主要关注弱势群体的自主招生参与状况,所以对2007年的普查样本进行筛选,根据父母职业将其划分为弱势阶层与非弱势阶层,其中弱势阶层主要是指父母职业为商业、服务业、农业、厂矿、运输等一般从业人员及军人、无业或失业人员的家庭,而非弱势阶层是指父母职业为国家机关等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工作人员、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家庭。共筛选出的弱势阶层家长396人,非弱势阶层家长308人,分析发现对于自主招生“不了解”的家长中弱势群体和非弱势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仅本次调查发现弱势阶层中“不了解”自主招生制度的家长占30.3%,而非弱势群体家长占18.2%,两者相差12.1%(图7 - 1),可见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知晓率弱势群体确实处于不利地位,受经济、文化、地域因素影响,自主招生信息在弱势群体中传播不畅。

图7-1 对自主招生“不了解”的对比图

该次普查后,本课题组又进行了连续追踪调查。2011年对湖北省“北约”“华约”考点355位自主招生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即使他们的子女已经进入自主招生考场,他们选择对该项政策“非常熟悉”的也只占5.2%,“比较熟悉”的占39.8%,综上可见弱势群体自主招生的知晓率情况不容乐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