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公平性:改革实证研究

提升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公平性:改革实证研究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障弱势群体公平参与权益,这就是招生改革决策应有的底线思维。按照本研究对于自主招生公平与效率的界定、关系模型的构建和既有实证数据的分析,课题组认为当前改善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状况应主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厘清公平与效率的导向关系,为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决策提供基础依据。二是取消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机制,改善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公平参与状况。

提升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公平性:改革实证研究

对公平底线的坚守是各国招生制度设计的核心。中国历次高考改革的经验也表明,教育公平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参与程度是改革持续进行的基础保障(刘海峰,2010)。自主招生制度关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涉及宏大的社会利益再分配问题,关乎社会流动(刘海峰,2013)乃至社会稳定,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要注意防止改革减少了农村和弱势家庭的孩子上好大学的机会”(刘海峰,2002)。保障弱势群体公平参与权益,这就是招生改革决策应有的底线思维。而这种底线思维的维护,需要科学的研究做支撑。本研究基于公平与效率的概念体系与指标体系研究,将有利于构建起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公平与效率的观测模型,可持续开展自主招生政策运行状况的监测,可有效防止改革对于弱势群体的“显失公平”,守卫自主招生改革的底线。按照本研究对于自主招生公平与效率的界定、关系模型的构建和既有实证数据的分析,课题组认为当前改善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状况应主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厘清公平与效率的导向关系,为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决策提供基础依据。本研究提出“公平效率内部联动、效率问题是公平问题产生源头”的基本观点,对传统的自主招生公平效率观是一种发展,也提出了部分前期研究证据,但自主招生中公平效率的深层互动联系仍需开展大量的实证研究包括实验研究。长期以来,自主招生制度设计“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导向不清,本质上并不符合哲学分析的系统观点,造成了非此即彼的公平效率对立观,可能会在价值理念上误导改革。正如熊丙奇(2011)教授所指出的,“自主招生进行了长达9年的探索,但还停留在一些基本理念的纠缠上,一些学校甚至是在错误的导向下误入歧途”,而这种理念的错位和研究的缺失可能在根本上对中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灾难性后果。事实上,中国高等教育多次改革都陷入“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两难境地,招生改革领域尤其如此。自主招生改革自2003年至今,实际上也已出现过多次教育主管部门对招生权限的“收”“放”过程。最近的一次是2013年“人大自主招生事件”发生后,教育部迅速下文,要求各高校“严格控制自主选拔录取招生比例”,已显示出权力收缩上移的趋势。作为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关键步骤,自主招生改革如果找不到破解上述两难境地的有效举措,恐难逃改革失败的命运,可能将高校落实办学自主权的机会彻底葬送(教育主管部门下一次“放权”可能将遥遥无期),也将从根本上延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进程。科学分析公平效率的内在关系,部分揭开自主招生不公平产生的根源与“过程黑箱”,有效地从对关系模型的检验结果中探寻政策改革路径,将从理论上走出传统的“公平效率对立”的研究思维,对于自主招生及整个招生制度改革研究都将具有重要价值。

二是取消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机制,改善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公平参与状况。本研究发现,报名率(RR)指标很可能是自主招生公平的“中介”变量,通过提高RR水平将有利于改善公平状况。而影响RR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现存的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机制的存在,这对于弱势群体参与的积极性造成挫伤。以重点中学、生源基地为基础的自主招生推荐制,人为扼杀了普通中学和未获得推荐资格学生的自主招生参与权,在传统高考的地区名额分配制度之外又形成新的招生壁垒。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导致中学内部的权力寻租、中学“推良不推优”等问题出现。推荐制本质上是高校招生能力不足与申请学生数过多这一矛盾的一种妥协,高校应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与现代大学制度、现代招生制度相匹配的制度体系。事实上,西方高校大多没有实行这种推荐制,但通过多重举措解决了这一矛盾:一是限定标准化考试成绩要求;二是制订个性化申请要求;三是公布申请人数与年度录取比例。因此,如果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取消推荐制不仅不会对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活动带来负面影响,还可大幅提高弱势群体考生的参与度。尤其是2014年新的考试制度改革方案中,将自主招生延期至高考之后,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活动不再存在时间壁垒,同时,上海、浙江新的改革方案可能导致传统科目对考生成绩区分度下降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应彻底放开自主招生参与资格,取消中学推荐这一“拦水坝”,让更多人才自由奔涌到高等学校。(www.xing528.com)

三是增加投入,提升弱势群体知晓率(IR)、报名率(RR)和报名成功率(SRA)。本研究认为,成本(C)指标对于IR、RR和SRA三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而理论上,信息占有多寡和家庭背景状况不应成为自主招生的人才筛选标准。但当前很多学生尤其是边远地区、普通中学和弱势阶层的学生,却因信息不畅而被动放弃自主招生机会。与此同时,高校单独组织开展中学宣讲等活动,成本高、覆盖面窄、干扰中学教学、形成恶性竞争欧美国家大多在国家(联邦)层面拥有非营利性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较好承担了中学生院校和专业信息宣传服务工作。当前中国应构建起更规范的公共自主招生宣传平台,让更多学生获得知情权,大幅提升弱势群体参与度,并有效降低各高校招生宣传成本。

四是增强自主招生选拔的信效度,提升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笔试成功率”(SRE)、“自主招生录取成功率”(SRAE)。本研究认为,信效度(RV)指标对于SRE、SRAE指标发挥重要作用。而事实上,中国尚缺乏以甄别学生兴趣、能力、特长和潜质为目标的大规模、标准化自主招生测试。各校单独测试数量过多导致中学生应考成本高、可选高校数量受限。少数自主招生联盟命题的科学性也存在质疑,因此2014年新的改革方案做出取消招生联盟的决定具有一定合理性。事实上,欧美国家自主招生多以标准化测试为基础,高校极少单独组织测试。且研究证实,大规模标准化考试选拔成本低、信效度好、有利于教育“公平”。标准化测试不同于高考,基于不同难度系数构建起来的巨型试题库,可大幅提高命题科学性,能通过测试对学生综合素质展开测评,也允许高校对考试进行模块化处理以实现差异化;可大幅降低弱势群体参与自主招生测试难度;是一年多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基础;还可给予学生多次失误、试错机会,有效改善中学应试教育状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规划纲要》基础上再次重申进行第三方机构命题的改革思路,但短期内第三方命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仍存疑。在此种情况下,可将高考成绩作为标准化测试的短期替代,事实上,学界也已出现用高考取代自主招生笔试考试成绩的呼声(韩晓蓉,2008),而2014年新的改革方案将自主招生置于高考之后,也为此种政策推行提供了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