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素质综合训练:思维与汽车维修

创新素质综合训练:思维与汽车维修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思维不仅有思维结构和方法技巧的问题,还有思维素质的问题。创新思维的素质,包括思维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精度等。思维素质的提高,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以及长期的实践。在创新思维中,只有通过抽象形成概念,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而导致新的发现。要做到精确观察,必须进行严格艰苦的训练。

创新素质综合训练:思维与汽车维修

创新思维不仅有思维结构和方法技巧的问题,还有思维素质的问题。如果缺乏良好的素质,就难以掌握巧妙的方法,甚至还可能“弄巧成拙”。创新思维的素质,包括思维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精度等。思维素质的提高,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以及长期的实践。

1.创新思维的广度

思维的黏性很大,它常使人们在考虑问题时喜欢黏附在已经熟悉或司空见惯的事物上,比较接近、比较现实的想法上,比较肯定、比较有把握的做法上,比较合乎常规逻辑、比较顺应舆论的角度上,比较稳定、比较可靠的认识上……这种思维定式,往往只能在单一问题上绕来绕去,思路闭塞,难以打开,往往会挫伤潜在的创新能力。要摆脱思维的黏性,就必须增加思维的广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若离开了“此山”,站得比庐山更高一些,就能立体地、全景式地体察庐山的形态和灵性,把握对庐山的整体感受。

思维的广度,就是指人脑在思考一个事物或观念的过程中能够在多大范围内联想别的事物或观念,以及联想的数量有多少。简而言之,思维的广度就是思维的范围和数量。创新思维的广度,就是对创新对象想出的点子的多样化程度和数量。

从思维的范围来讲,要扩大创新思维的范围,就要破除各种思维定式,采用各种可用的视角及其泛化,把创新对象放在更广阔的时空和背景里思考,从而有可能发现它的更多属性以及更广泛的联系。

变换视角,可以扩大创新思维的广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从不同角度获得不同局部感受的情况。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观察分析,往往能够从思维定式中解脱出来,避免“身临其境”的盲目,使视野深广,想象丰富,实现创新目标。

2.创新思维的深度

思维的“深度”,是思维深刻性的标志。它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从具体领域深入抽象领域;从事物现状把握其发展过程;从原因探索结果或者从结果追溯原因等。

以下从抽象和概念两个方面来阐述思维的深度问题。

(1)抽象

抽象一词原意是指分离、排除或抽出。我们在这里所讲的抽象是在思维的过程中,把研究对象的非本质的、表面的、偶然的因素排除掉,抽取其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东西,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的一种理性思维方式。

(2)概念

概念是以压缩的形式表现大量知识的一种手段,它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在创新思维中,只有通过抽象形成概念,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而导致新的发现。列宁说:“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概念。”如果在思维中能引入新的概念,打破原有狭隘概念的局限,就会有所创新。

英国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原来是以研究核物理为中心的,曾有过突出的成就。1938年,布喇格出任该室主任,由于他在选题上具有深远眼光,预见到物理学与天文学、生物学渗透必然会产生科学上新突破的趋势,果断地把实验室的科研中心转移到射电天文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许多学科上,组成若干大型专题组,分路突进,结果,十几年后,卡文迪许实验室开辟了射电天文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崭新领域,第一个发现了脉冲星,首先发现了核酸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多人获得诺贝尔奖。在这里,布喇格的科学胆识起了关键作用。(www.xing528.com)

3.创新思维的速度

创新思维是需要讲求效率的,在不少情况下,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想出对策和计划,超出了限定的时间,就可能遭受某种损失。有时,某种绝妙的点子只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超出时间范围,好点子也会变得毫无价值。所以,提高思维的速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有一位食品生产商,以制造罐装中国食品闻名。有一次,在专家食品鉴定会上,他打开一罐青菜罐头,立即看见青菜叶子里卷着一只小蚂蚱,怎么办?他在头脑里想着应急的办法。忽然,他迅速抄起勺子,舀起那片卷着蚂蚱的菜叶,闪电般地送入自己嘴里,一边故作幽默地说:“这么香的菜,我都忍不住要先尝一口!”

思维的快速推进主要有两种:纵向进退和横向转换。纵向进退就是沿着一条思路推进,不中途变换路线,直到找出合适的答案或对策;横向转换则是不断变换思路,直到找出适合的答案或对策。前者与思维深度关系密切,后者与思维广度有关。在上述事例中,那位罐头商的做法属于横向转换,把小蚂蚱吞进口中。另外,他的思路也可以是纵向进退式的,比如承认小蚂蚱的存在,然后解释为“小蚂蚱是一种特殊调味料”“小蚂蚱是一种营养添加物”等。在实际思维中,经常是两种方式交替使用。较好的顺序,似乎是先横向找出合适的思路,然后再纵向深入。

4.创新思维的精度

创新思维不但要求速度快,而且要求精确性高。这里讲的“精确性”主要指“精确观察”“精确记忆”和“精确判断”等。

有这样一个例子,40位习惯于做科学观察的心理学家在哥廷根开会。忽然,一个人冲进会场,一个黑人紧追一位白人,后者手持短枪,两个人当众搏斗起来,忽然响起了一枪,两人又一道跑了出去。从进来到出去这紧张的一幕总共才20s,给目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议主持者请所有与会者立即写下他们目击的经过。其实这件事是事先安排的测验,整个过程都有摄影可供核对,可是这些科学家当时并不知道,他们与这个事件本身都没有牵连。在这些科学观察行家交上来的40篇报告中,错误率却高得惊人:只有一个人在主要事实上错误少于20%,有14篇报告错误率达20%~40%,有12篇错误率达40%~50%,有13篇错误率达50%以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半数以上的报告中掺有臆造出来的虚假情节。只有十分之一的人看准黑人是光头,其余的人,或者说头戴便帽,或者说头戴高帽子。黑人穿的是一件短衫,这一点所有人都说对了。但是什么颜色就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全红的,有的说是咖啡色,还有人说是条纹的,其实是一件黑短衫。

心理学家常做类似实验,其结果大体类同。这说明,要做到精确观察是很不容易的。要做到精确观察,必须进行严格艰苦的训练。主要注意如下几点:①培养兴趣;②眼脑并用;③多练,多积累经验。

可参考对如下类似问题的解答进行创新性思维的锻炼:

一辆捷达CL轿车和一辆普桑轿车,同时出了一个毛病,高速时机油警告灯亮,经检查各自机油压力传感器良好,机油泵良好,外接直压式压力表测量压力正常。为什么分别更换分电器发电机总成后,故障排除?并考虑以下问题。

1)在处理这两起故障过程中哪些是创新性思维?

2)仔细回忆你都有哪些类似的经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