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兴趣:创新的驱动力-思维与汽车维修

兴趣:创新的驱动力-思维与汽车维修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兴趣是从事创新思维的内驱力。兴趣是创新活动的向导。兴趣是人在知识学习和创新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伴们对李四光的兴趣难以理解,认为一块石头绝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奇迹。兴趣的广度、兴趣的深度、兴趣的稳定性对创新活动的作用最终是通过兴趣的效能的发挥来体现的。总之,兴趣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心理推动力之一,是激发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内部

兴趣:创新的驱动力-思维与汽车维修

1.兴趣是创新的向导

兴趣是人们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带有积极情绪和极度向往的特殊认识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人们在探索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使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使人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甚至达到忘我的程度。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便会主动趋向于接近、认识和掌握这种事物,并从中体验到愉快和心理上的满足。随着兴趣活动的进行,兴趣的满足并不会使这种兴趣消失,而是会使兴趣丰富、深入和强化。正如居里夫人所说:“科学的探究和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们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欢乐。”假如一个人对科学的创新毫无兴趣,必然视其为畏途,只会把它当成沉重的负担,是寻不到科学探索中的乐趣的,也不可能有如痴如醉、废寝忘食、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动力。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兴趣是从事创新思维的内驱力

在历史上,许多在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都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方面,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公元前212,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叙拉古,是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名列希腊三大数学家之一)和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希腊哲学家)是相当典型的。当罗马士兵的利剑伸到阿基米德眼前时,阿基米德还在聚精会神地在沙地上画着几何图形,在他明白罗马士兵要杀害他时,竟毫无惧色地推开利剑,请求给他一点时间,以便证完一条几何定理。德谟克利特蔑视皇家的权势和宫廷中的豪华生活,心甘情愿地在贫穷中潜心进行科学研究,他的坚定不移的信条是“宁肯找到一个因果解释,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

有位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中了解了酸性物质的一些特点后,产生了用食醋试一试其应用范围的想法。在兴趣的指引下,他收集了报刊上对食醋各种功能的介绍,并一一进行了验证。从中他体会到了化学的巨大价值,立志要从事化学研究,并考上某大学的化学专业,后成为一个化学研究者。兴趣是创新活动的向导。科学工作者对科技创新有兴趣,艺术工作者对艺术创新有兴趣,作家文学创作有兴趣,兴趣会使他们热心于相应的创新活动,并以能从事这种活动为乐,而丝毫体会不到创新过程中的艰苦。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经常在实验室里连续几天几夜地工作。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一点儿也不苦。正相反,我觉得很快活,因为我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质世界的秘密。”这些生动的事例充分说明了形成浓厚专业兴趣的极端重要性。

兴趣是人在知识学习和创新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达尔文学医学、数学、神学都只能算“慢班生”,可是对打猎、旅行、收集标本却有特殊爱好——正是这种被视为“不务正业”的兴趣,成为他登上科学高峰的一条捷径。陈景润上高中时,老师的一番话令他对哥德巴赫猜想产生了最初的兴趣:“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数论,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在后来多年的数学研究中,他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兴趣不断加深,并最终在这上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2.兴趣影响创新能力的发挥

兴趣作为一种认识倾向,通过其广度、中心、稳定性和效能等特征影响思维个体创新能力的发挥。

(1)兴趣的广度

兴趣的广度是指兴趣范围,它对个体的创新活动很有意义。兴趣广泛会使个体眼界开阔,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创新信息,为创新中联想思维的活动提供有利条件,使得思维富有广度,想象丰富。兴趣广泛的人对多种事物感兴趣,能够获得广博的知识、联想丰富、想象多样、思维灵活,从而更容易在创新活动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张衡沈括李时珍郭沫若竺可桢等杰出的创新人才的兴趣非常广泛,他们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文学、考古学气象学等多个领域取得过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外著名科学家中,如牛顿爱因斯坦、维尔纳(1749—1817,德国地质学家,水成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等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兴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在计算机、心理学人工智能等方面都有创新。

(2)兴趣的中心(www.xing528.com)

兴趣的中心是指在广泛的兴趣基础上,对某一方面具有相对深的兴趣。兴趣中心可以促使人们在这一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促使思维深度和想象强度的发展,为人们在这一方面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提供条件。古今中外,很多创新人才既有广泛兴趣,又有中心兴趣,这不仅使他们成为通才,也使他们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从而在该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如汉代科学家张衡在天文学、地理学、数学、机械学、文学、绘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但他的中心兴趣是天文学和地震研究,他发明的浑天仪和地动仪举世闻名。

(3)兴趣的稳定性

兴趣的稳定性是指人对某事物的认识倾向保持的长时间的持续。凡是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科学家,对自己的研究课题的兴趣都非常稳定、专一和持久。凡在创新活动中取得重要成就的人,他们对其目标都抱有持久甚至终生的探索兴趣,无一例外。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就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石头有着非常稳定的兴趣。还在少年时期,他便对村里一块来历不明的大石头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常常靠在那块大石头上沉思:这是一块什么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同伴们对李四光的兴趣难以理解,认为一块石头绝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奇迹。然而,奇迹还是有的,长大后的李四光对奇怪的石头情有独钟。有一次,他从大同盆地采回一块石头,并发现太行山麓也有这种冰川条痕砾石。受好奇心驱使,他决心揭开这个秘密。经过仔细观察与研究,李四光断定这是冰川的漂砾,结果第一次发现了中国发生过第四次冰川,而外国的专家学者曾断言过中国不可能有这种过程。

许多汽车维修专家和从事汽车维修事业的精英,他们之所以获得今天的成绩,和他们对汽车维修事业的兴趣爱好是分不开的。

(4)兴趣的效能

兴趣的效能是指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的驱动作用。兴趣效能差的人,他们的兴趣只是停留在观望和等待状态,或者只是口头讲讲,很少有具体行动。这种缺乏推动力量的兴趣实际上对创新活动并没有什么价值。兴趣的广度、兴趣的深度、兴趣的稳定性对创新活动的作用最终是通过兴趣的效能的发挥来体现的。一个效能高的兴趣能够推动研究者勇于探索,坚持不懈地为实现创新目标而奋斗。因此,必须重视兴趣效能的发挥。

总之,兴趣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心理推动力之一,是激发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内部动机。它能够使创新者感知力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提高创新的效率。同时兴趣能激发人们强烈的创新热情,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志于从事创新活动的人们要培养自己既有广泛兴趣,又要有中心兴趣,并能保持兴趣的稳定和兴趣效能的发挥,因为这是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