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的探索阶段成果

高校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的探索阶段成果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笔者采用理论探索、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手段,首先回顾了天津地区高校面对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所作的尝试和努力。随后,利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分别对天津地区高校英语教师职业生存和发展现状以及教师职业发展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和访谈结论相互印证表明:天津地区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状况总体水平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校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的探索阶段成果

该阶段的总体目标旨在设计适合天津地区高校英语教师生活和职业发展现状,满足教师职业发展需求的合适的教师职业发展模式。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笔者采用理论探索、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手段,首先回顾了天津地区高校面对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所作的尝试和努力。随后,利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分别对天津地区高校英语教师职业生存和发展现状以及教师职业发展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问卷调查和访谈结论相互印证表明:天津地区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状况总体水平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就教学而言,大多数英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职业学习,以弥补他们原有知识体系中所欠缺的教育学本体知识和英语学科教学知识体系,致使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仍然采用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类社会生态因子间没能形成有效的动态组合和互动(崔婧婧,2014),没能成功实现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大学主体性文化。科研实践中,由于大多数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职业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再加上欠缺必要的研究方法,所以高校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较差。

在实证探究过程中还发现,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师有职业发展需求,但动力主要来自教师“外在”的各种形式的教师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牵引”着教师的职业发展,教师缺乏自主、自愿、自发的“内驱力”来“驱动”其职业发展。由于这些外在教师评价体系所带来的“无形”压力,加上生活压力、繁重的教学压力,以及缺乏支持教师职业发展的丰富的教师集体文化,大多数教师反映,他们感受到的是压力、孤独和无助,职业生活处在“亚健康”状态。所有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职业发展。

故此,教师希望在自主、自愿学习自己感兴趣以及所欠缺的教师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参加有经验教师引领的教师团队,在团队内协同合作,与同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分享和互动交流,促进个人和集体职业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www.xing528.com)

基于以上实证研究结论,通过进一步理论探究,笔者发现有效或成功的教师职业发展模式具有以下特点:职业发展项目必须与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有具体的学习内容,且持续时间要长;教师发展促进者应时刻与参研教师协商教师职业学习内容和职业发展活动,以满足教师的动态发展需求。同时,当地教师职业发展促进者应在教师学习了新的职业内容后,提供后续支持和指导;更为重要的是,应为同伴间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使他们相互间互动交流,以彼此支持各自的职业发展;教师互动交流的内容应基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实践,同时教师发展促进者须寻求合适的应对策略和技巧来帮助教师的职业发展等。

在这些有效或成功的教师职业发展项目中,笔者发现,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具备有效职业发展项目的这些特点,且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维系和运行,能够满足教师职业发展需求。鉴于此,笔者为参研教师设计了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