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君子文化中朋友之信与责任

君子文化中朋友之信与责任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君子的人际交往中,还有一层“朋友”关系。朋友之间也要承担责任,即“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把“朋友信之”作为君子的品行之一。孟子也重视“朋友有信”的原则。朋友有信虽然是指朋友之间的相互信任,是个体忠直可靠的德性,但却内含着个体的独立性,以个体能决定和主宰自身为前提,这样个体才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失信于朋友。因此,朋友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依附关系,而是彼此独立、平等的关系。

君子文化中朋友之信与责任

君子的人际交往中,还有一层“朋友”关系。这是建立在彼此志同道合基础上的平等互助的关系。朋友关系不是固定的,而是可疏可密,可以相互自由选择。君子之交不是以某种利益为关节点,而是以道德志向将彼此联系起来,如孔子要君子“友直、友谅、友多闻”(《季氏》),“无友不如己者”(《学而》)。如果君子多贤友则是一件乐事。孟子认为君子如“友也者,友其德也”(《万章下》),如果二人德性品格相当,那么“天子而友匹夫”,只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如果君主的德性不高,那么欲做君子的朋友还不够格,因为以位而论,“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予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万章下》)由此可见君子之交主要是以精神为纽带的高尚关系。君子之交是为了相互砥砺道德品性,互相帮助,“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论语·子路》)。朋友之间可以相互“责善”,如果看法不同应该“忠告而善道之”(《论语·颜渊》)。朋友之间也要承担责任,即“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孔子把“朋友信之”(《公冶长》)作为君子的品行之一。孟子也重视“朋友有信”(《滕文公上》)的原则。朋友有信虽然是指朋友之间的相互信任,是个体忠直可靠的德性,但却内含着个体的独立性,以个体能决定和主宰自身为前提,这样个体才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失信于朋友。因此,朋友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依附关系,而是彼此独立、平等的关系。

君子在社会交往中的品格与君子的自我品格一样,凝聚和体现新时代精神,表现君子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宽容博大的人道情怀。君子的新型品格将不知不觉地参与社会面貌的改变。但儒家认为,改变社会面貌,推动社会发展更主要是通过政治活动来实现。在人际交往中,君子主要表现主体的道德实践,只有在政治领域,君子才能发挥、外显自己的品格才能。而且,儒家培养君子才能的主要目标是管理国家公共事务,完成匡世济民之功。(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