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学生技能与精神融合:社会地位与收入水平

高职学生技能与精神融合:社会地位与收入水平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无尊卑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技工等技术技能人才所从事的职业能够创造具有高质量的产品,同样创造出社会价值,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德国有较高比例的适龄青年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可能就跟该国技术技能人才拥有较高社会地位与收入水平有关系。

高职学生技能与精神融合:社会地位与收入水平

技术技能人才拥有较高社会地位与收入水平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一方面,它有利于现有的技术技能人才安于本职工作,潜心钻研职业技能,不断磨砺职业精神;另一方面,它可以激励尚处于职前学习阶段的职业院校的学生努力学习,争取成为兼具较高水平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第一,有利于现有的技术技能人才安于本职工作,潜心钻研职业技能,不断磨砺职业精神。在德国,技工是一个很受尊敬的群体,享有较高的声誉,受到人们的尊重。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曾指出,“为保持经济竞争力,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师”。德国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无尊卑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技工等技术技能人才所从事的职业能够创造具有高质量的产品,同样创造出社会价值,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1]另外,完成了职业教育的德国人大部分都能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其收入和社会地位在德国社会都能达到中等水平,少数获得师傅资质的技术工人的收入也可能接近工程师或大学教授等高收入群体的收入。[2]正因为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收入水平,德国的技术技能人才愿意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本职工作,潜心钻研职业技能,不断磨砺职业精神,助力企业打造自身品牌,也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声誉和更多的收益。(www.xing528.com)

第二,激励尚处于职前学习阶段的职业院校学生努力学习,争取成为兼具较高水平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了生存,几乎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从事一定的职业,如果技术技能人才相关职业拥有较高社会地位与收入水平,对于处于职前学习阶段的职业院校学生无疑会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如果他们愿意走技术技能成才之路,就会努力按照相关职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去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德国有较高比例的适龄青年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可能就跟该国技术技能人才拥有较高社会地位与收入水平有关系。当然,德国职业教育近年来也面临着适龄学生倾向于读大学而非接受职业培训的挑战,原因是德国生源紧缩,年轻人接受教育的选择空间加大,而完成了双元制培训或学校职业教育人群的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完成高等教育人群的收入水平。[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