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研究成果

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然,随着融合培养条件的完善和企业等用人单位对技术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要求的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最终应该采取“统筹安排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培养”这一方式。

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研究成果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统筹安排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培养”最符合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培养的规律,培养效果最好,但若采取这一方式,规模庞大的高职教育需要对现有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活动进行颠覆性改革,付出的代价将会很大;“将职业技能培养融入职业精神培养”与“将职业精神培养融入职业技能培养”两种方式,都属于对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的“改良式”变革,二者的培养效果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没有区别,但是,由于在当前的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职业技能培养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而职业精神培养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若采取“将职业技能培养融入职业精神培养”这一方式,高职院校需要做很多的建设与调整工作。因此,综合考虑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和效果,笔者认为当前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应采取“将职业精神培养融入职业技能培养”这一方式。当然,随着融合培养条件的完善和企业等用人单位对技术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要求的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最终应该采取“统筹安排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培养”这一方式。

【注释】

[1]马树超,郭扬,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0-21.

[2]何应林.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研究[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47-48.

[3]如果按照《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的说法,将成人高等教育也纳入“高职高专教育”,高职教育在校生的规模将更加庞大。不过,笔者不大认同这一做法。在笔者看来,成人高等教育应该属于继续教育,它与高等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区别。

[4]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54.

[5]何应林.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研究[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47-48.

[6]贾海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视阈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36):72-73.

[7]梁惠茵,杨素娟.现代教师职业精神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3(31):76.

[8]韩红梅.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育体系构建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4):247-249.

[9]郭一盟.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22.

[10]薛栋.职业精神与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J].现代教育管理,2017(5):108-110.

[1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彩图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058.

[12]刘尚明.石化专业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的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2):9-10.

[13]何应林.机械类高技能人才操作技能形成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2006.

[14]在职业技能被当作“专项”来强化的情境中,职业精神培养不受重视,它以碎片化、非系统的形式存在,此时的职业精神与真实的职业精神存在差异。

[15]何中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难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0(1):4.

[16]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20周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5):11.

[17]许正中.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7-21.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中发〔1999〕9号,1999-06-13.

[19]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编报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Z].教发函〔2009〕87号,2009-03-31.(www.xing528.com)

[20]刘洪一,李建求,徐平利,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5-26.

[21]张衡.集体行动与秩序生成:高职学制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151.

[22]克雷斯威尔.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M].崔延强,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95.

[23]郭晓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初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2):28.

[24]吴向东.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1):32.

[25]吴向东.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1):32.

[26]郭晓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初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2):33.

[27]郭晓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初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2):30-31.

[28]郭晓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初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2):32.

[29]郭晓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初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2):31.

[30]胡飒.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9.

[31]马宇.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23.

[32]雷江华.融合教育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3.

[3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6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13.

[34]雷江华.融合教育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7.

[35]King-Sears M E.Best academic practices for inclusive classrooms[J].Focus on Exceptional Children,1997,29(7):1-23.

[36]李宜学.“融合教育”融什么?合什么?——融合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心理调适之研究[D].台南:台南大学,2006:16.

[37]Booth T,Ainscow M.From them to us: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inclusion in education[M].London:Routledge,1998:15.

[38]邓猛.融合教育理论反思与本土化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3,115-117;邓猛.融合教育理论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70-177.

[39]Janney R,Snell M E.Modifying school work[M].Baltimore:Paul H.Brookes,2000: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