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材基本性质及评定方法

钢材基本性质及评定方法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钢材的性质包括强度、弹性、塑性、韧性以及硬度等内容。因此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是钢材力学性能的主要检验指标。为了测量方便,常用伸长率表示钢材的塑性。冷弯有助于暴露钢材的某些缺陷,如气孔、杂质和裂纹等。在焊接时,局部脆性及接头缺陷都可通过冷弯发现,所以钢材的冷弯不仅是评定塑性、加工性能的要求,还是评定焊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筑钢材常以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冲击韧性等性质作为评定牌号的依据。

钢材基本性质及评定方法

钢材的性质包括强度、弹性、塑性、韧性以及硬度等内容。

1.抗拉强度

建筑钢材的抗拉强度包括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疲劳强度

(1)屈服强度(亦称屈服极限)。钢材在静载作用下,开始丧失对变形的抵抗能力,并产生大量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如图7-1所示,在屈服阶段,锯齿形的最高点所对应的应力称为上屈服点B);最低点对应的应力称为下屈服点(B)。因上屈服点不稳定,所以国家标准规定以下屈服点的应力作为钢材的屈服强度,用σs表示。中、高碳钢没有明显的屈服点,通常以残余变形为0.2%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用σ0.2表示,如图7-2所示。

978-7-111-50090-2-Chapter07-2.jpg

7-1 低碳钢拉伸σ-ε图

978-7-111-50090-2-Chapter07-3.jpg

7-2 中、高碳钢的条件屈服点

屈服强度对钢材的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当构件的实际应力达到屈服点时,将产生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这在结构中是不允许的,因此屈服强度是确定钢材容许应力的主要依据。

(2)极限抗拉强度(简称抗拉强度)。钢材在拉力作用下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如图7-1所示第Ⅲ阶段的最高点。抗拉强度虽然不能直接作为计算的依据,但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比值即屈强比,用978-7-111-50090-2-Chapter07-4.jpg表示,在工程上很有意义。屈强比越小,结构的可靠性越高,即防止结构被破坏的潜力越大;但此值太小时,钢材强度的有效利用率太低,合理的屈强比一般在0.6~0.75之间。因此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是钢材力学性能的主要检验指标。

(3)疲劳强度。钢材承受交变荷载的反复作用时,可能在远低于屈服强度时突然发生破坏,这种破坏称为疲劳破坏。钢材疲劳破坏的指标即为疲劳强度,亦称疲劳极限。疲劳强度是试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不发生疲劳破坏的最大主应力值,一般把钢材承受交变荷载106~107次时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作为疲劳强度。

2.弹性

从图7-1中可以看出,钢材在静荷载作用下,受拉的OA阶段,应力和应变成正比,这一阶段称为弹性阶段,具有这种变形特征的性质称为弹性。在此阶段中应力和应变的比值称为弹性模量,即:

978-7-111-50090-2-Chapter07-5.jpg

弹性模量是衡量钢材抵抗变形能力的指标,E越大,使其产生一定量弹性变形的应力值也越大;在一定应力下,产生的弹性变形越小。在工程上,弹性模量反映了钢材的刚度,是钢材在受力条件下计算结构变形的重要指标。建筑常用碳素结构钢Q235的弹性模量E=(2.0~2.1)×105MPa。

3.塑性

建筑钢材应具有很好的塑性,在工程中,钢材的塑性通常用伸长率(或断面收缩率)和冷弯来表示。

(1)伸长率是指试件拉断后,标距长度的增量与原标距长度之比,符号为δ,常用%表示,如图7-3所示。

978-7-111-50090-2-Chapter07-6.jpg

978-7-111-50090-2-Chapter07-7.jpg

7-3 钢材的伸长率(www.xing528.com)

(2)断面收缩率是指试件拉断后,颈缩处横截面积的减缩量占原横截面积的百分率,符号为ϕ,常以%表示。为了测量方便,常用伸长率表示钢材的塑性。伸长率是衡量钢材塑性的重要指标,δ越大,说明钢材塑性越好。伸长率与标距有关,对于同种钢材,δ5δ10

(3)冷弯是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冷弯是通过检验试件经规定的弯曲程度后,弯曲处外面及侧面有无裂纹、起层、鳞落和断裂等情况进行评定的。一般用弯曲角度α以及弯心直径d与钢材厚度或直径a的比值来表示。如图7-4所示,弯曲角度越大,而da的比值越小,表明冷弯性能越好。

978-7-111-50090-2-Chapter07-8.jpg

7-4 钢材冷弯试验

d—弯心直径 a—试件厚度或直径 α—冷弯角(90°)

冷弯也是检验钢材塑性的一种方法,并与伸长率存在联系,伸长率大的钢材,其冷弯性能必然好,但冷弯试验对钢材塑性的评定比拉伸试验更严格、更敏感。冷弯有助于暴露钢材的某些缺陷,如气孔、杂质和裂纹等。在焊接时,局部脆性及接头缺陷都可通过冷弯发现,所以钢材的冷弯不仅是评定塑性、加工性能的要求,还是评定焊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重要结构和弯曲成型的钢材,冷弯必须合格。

塑性是钢材的重要技术性质,尽管结构是在弹性阶段使用的,但其应力集中处,应力可能超过屈服强度,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可保证应力重新分配,从而避免结构的破坏。

4.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而不破坏的能力。规范规定是以刻槽的标准试件,在冲击试验的摆锤冲击下,以破坏后缺口处单位面积上所消耗的功来表示,符号为ak,单位为J,如图7-5所示。ak越大,冲断试件消耗的能量越多,或者说钢材断裂前吸收的能量越多,说明钢材的韧性越好。

978-7-111-50090-2-Chapter07-9.jpg

7-5 冲击韧性试验原理

a)试件装置 b)摆冲式试验机工作原理

1—摆锤 2—试件 3—试验台 4—刻度盘 5—指针

钢材的冲击韧性与钢的化学成分、冶炼与加工有关。一般来说,钢中的磷、硫含量较高、夹杂物过多以及焊接中形成的微裂纹等都会降低冲击韧性。

此外,钢的冲击韧性还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常温下,随温度的下降,冲击韧性降低很小,此时破坏的钢件断口呈韧性断裂状;当温度降至某一温度范围时,ak突然发生明显下降,如图7-6所示,钢材开始呈脆性断裂,这种性质称为冷脆性,发生冷脆性时的温度(范围)称为脆性临界温度(范围)。低于这一温度时,ak降低趋势又缓和,但此时ak值很小。在北方严寒地区选用钢材时,必须对钢材的冷脆性进行评定,此时选用的钢材的脆性临界温度应比环境最低温度低些。由于脆性临界温度的测定工作复杂,规范中通常是根据气温条件规定-20℃或-40℃的负温冲击值指标。

978-7-111-50090-2-Chapter07-10.jpg

7-6 温度对冲击韧性的影响

5.硬度

硬度是在表面局部体积内,抵抗其他较硬物体压入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通常与抗拉强度有一定的关系。目前测定钢材硬度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布氏硬度,以HB表示。建筑钢材常以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冲击韧性等性质作为评定牌号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