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油船研发史:早期专业化油船的艰难诞生

中国油船研发史:早期专业化油船的艰难诞生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早人们运输桶装的石油主要依靠驳船,后来又利用帆船来进行运输,这些早期的简易运输船舶为专业油船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该艘散装油船的出现,使得运往欧洲的石油有99%转为散装。该船还是第一艘装载巴库煤油、第一艘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散装油船。新航道的开辟,专业化油船船队的建立,使马库斯寒缪尔船队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

中国油船研发史:早期专业化油船的艰难诞生

1859年8月27日,美国艾德温•德雷克上校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村运用钻盐井技术开采出了美国第一口油井,这就是现代石油工业的发端。第二年油井产量就达到了9万吨,到1862年增至27万吨,原油运输和储存成了问题。当时人们用啤酒桶来分装石油,然后用马车拉到河边,装船运至各地的炼油厂。最早人们运输桶装的石油主要依靠驳船,后来又利用帆船来进行运输,这些早期的简易运输船舶为专业油船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也由于早期的石油主要以桶装石油为主,因此在 1876年,美国正式统一了石油计量标准,将1桶确定为42加仑(1加仑=3.785升)。

1861年,美国第一次进行跨海运输,一艘双桅帆船“伊丽莎白•瓦特”(Elizabeth Watts)号用木桶装载了224吨石油从美国东海岸的费城运到英国伦敦。但这样运输存在不少问题:木桶自身的质量及不规则的形状造成亏舱,减少运载量;运输过程中存在因木桶破损或油品漫漫浸润木桶造成的石油泄漏和货损,甚至会引起火灾

这些问题后来在采用了铁制油柜后得到了解决。1869年,载重量为800吨的“查尔斯”(Charles)号油船装运了 59个铁制油柜,每个油柜可装 13吨油品,安放在货舱内和甲板上,航行于欧洲与美国之间。但因该船为风帆船,货油泵无蒸汽可用,其卸货方式只能以手摇泵抽送,所以危险性仍然较大。因此,航运界只能继续解决运输石油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直到最终研究出了专业化的油船。

1878年,英国建造了一艘专门运载油类的船舶——“佐罗斯特”(Zoroaster)号。该油船以蒸汽机为动力,长56米。它们不再使用木桶、铁桶装运油料,而是直接将油料装在货舱内,这对专业油船的建造是一个成功的尝试,也标志现代油船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

1886年7月13日,第一艘具有现代油船特征的散装油船“好运”(Gluckauf)号终于诞生,它属于德国-美国石油公司。该型油船全长97米,采用风帆助推和蒸汽机为动力,设置了专用的货油泵和管道系统装卸石油,可装载约3 000吨石油。其船体结构与设计,全以载运油类货物为主,货油舱分隔成许多个大小油舱,船壳即为容器。“好运”号油船作为一艘比较专业的油船,它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活动油槽,首次改变了纵向隔板的建造结构,成为现代油船的先驱,从而带动了油船的迅速发展。该艘散装油船的出现,使得运往欧洲的石油有99%转为散装。“好运”号油船在欧洲与美国之间来往运油,但不幸于1893年在美国长岛触礁搁浅。

由于油船在运输过程中受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存在很大风险,因此要打造一艘更加专业化的、安全的油船远没有这么简单。

1892年7月22日,在英国壳牌运输贸易公司所有人马库斯•塞缪尔的推动下,世界上第一艘专用油船“骨螺”号终于在翰德普尔造船厂建成。该船还是第一艘装载巴库煤油、第一艘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散装油船。该船长103米、载重量5 010吨,采用蒸汽机驱动,可以用蒸汽来清洗货油舱,使油船除了装载石油外,在回程时不必空载,可以装载食品和其他货物。(www.xing528.com)

1893年底,马库斯•塞缪尔已拥有十几艘类似于“骨螺”号的油船,他组建了一支船队。这些船都是以海洋贝壳类生物命名的,如螺、蛤等,以纪念他的父亲。到1902年,经过苏伊士运河运送的全部石油中有90%属于马库斯•寒缪尔及其公司的油船。新航道的开辟,专业化油船船队的建立,使马库斯•寒缪尔船队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

早期的油船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提高油船的装载能力和续航力,油船动力燃料从煤炭改为燃油,并采用以蒸汽为动力的大排量往复泵来提高货油的装卸速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船体结构焊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减少了油船铆接船体的自然泄漏,为油船向大型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随着船体采用新型材料,油船对石油中有害成分的抗腐蚀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原油和成品油的运输更趋向专业化,出现了更加专业的原油运输船、成品油船,以及化学品运输船等多种特种油船。

在原油运输方面,为了克服单向运输经济效益差的缺点,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能兼运石油和其他大宗散货的多用途船。

在化学品运输方面,伴随着化学工业特别是石化工业的发展,其所需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业务日益增加。例如,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人造丝工业发展迅速,需要消耗大量的氢氧化钠,原有的以固体方式运输,由客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固态的烧碱配置成所需浓度的溶液的使用方式,在安全和效率方面有所欠缺。为了大量运输烧碱溶液,便出现了运输以烧碱溶液为货物的船舶。公认的世界最早的化学品船,即第一代化学品船,是美国从1948年开始,将数艘万吨级油船改装而来的。典型的代表是载重量9 073吨的“R•E.Wilson”号油船,其设置有双层底和三列货舱,中间的货舱可以运输9种不同的化学品,边舱装载煤油。这批化学品船虽然没有脱离典型油船的模式,在装运化学品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但也具备了化学品船的一些典型特点,比如使用了深井泵和灵活的甲板管系,对装载化学品的货舱采用较为严格的保护方式,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