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凤城的东西河,河源丰富多样

凤城的东西河,河源丰富多样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凤城东、西各有一条河,在城南相汇合,南流一百多里,注入泾河。另一支向东北延伸进入陕西省的定边县境内,定边人称为十字河,流入环县称为东川,要长于前一支。凤城之东的河俗称东河,曾称为白马水,现称为柔远河,因此河一条支流经华池县城柔远镇而得名,但华池人称这条河为元城河。

凤城的东西河,河源丰富多样

谚云:“庆阳(凤城)本是水围城,两河南汇文笔峰;城西河岸娘娘庙,城对东山不窋坟。”凤城东、西各有一条河,在城南相汇合,南流一百多里,注入泾河。如果站在山上向北望,两河形似燕尾。明代万历年间南京兵部尚书李桢诗曰:“山色娥眉秀,河流燕尾分。”民间有人干脆这样说:“一座龙头向北拱,二水绕城燕翅叉。”

凤城之西的河流,俗称西河,从凤城西北部的山谷中流出,因环绕环县城流过,被称为“环江”“环河”;又流五六十里进入庆城县,西抱马岭镇而下,因此在《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皆有“马岭水”名称。它的发源地有三种说法。其一《环县志》:“发源于甜水(铺)樊沟泉,流经本县140公里,是县内主要河流。”其二为1993年新编《庆阳县志》:“环江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因流经环县,又称环江。”其三为《庆阳县志》(1942年版):“有二源:一出环县北青岗峡;一出宁夏豫旺县界。”这三种说法,我认为后一种说法较为准确。因为环江在洪德南分岔,一支向西北延伸到甘肃与宁夏两省(区)的交界处,可说为甘肃省环县甜水铺,也可说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麻黄山)。另一支向东北延伸进入陕西省的定边县境内,定边人称为十字河,流入环县称为东川,要长于前一支。按惯例,那一条支流长就应算为源头,因此东川应为源头。需要说明的,青岗峡不在环县,而在陕西省定边县西南部境内。

环江入环县境内,在山城堡周围,武家沟(又称芦州沟,水苦)之水东来注之,大、小西沟(水苦)、罗山川(水苦)、清平沟(水苦)之水西来注之;在洪德城周围,耿湾川(即东川,水苦)、代城沟(水微苦)之水东来注之,玄城沟(水苦)、马坊川(水微苦)之水西来注之;在环县县城周围,城东沟之水东来注之,城西川、鸳鸯沟之水西来注之;在环县南、木钵、曲子周围,安山川(即安塞川)、曲子东沟之水东来注之,合道川、孙家河之水西来注之。共15条大的支流入注,流域面积7116.95平方公里。其中耿湾川,北宋时称归徳川,清时称黑河,上游为陕西省定边县十字河,环县境内长30公里,流域面积763.53平方公里,基流量0.031;玄城沟,发源于小南沟白羊井,长40公里,流域面积361.4平方公里,基流量0.022;代城沟,发源于断岘子,长40公里,流域面积190.58平方公里,基流量0.013;马坊川,发源于毛井乡红土嘴,长52公里,流域面积878.67平方公里,基流量0.06;城西川,发源于车道乡樱桃嘴东麓,长42公里,流域面积478.92平方公里,基流量0.037;安山(塞)川,发源于四合塬天桥掌,长43公里,流域面积582.68平方公里,基流量0.048;合道川,发源于车道乡苦水掌,长45公里,流域面积918.83平方公里,基流量0.087。环江南入庆城县境内,在马岭镇周围,马岭东沟、安家沟、蒲沟之水东来注之,纸坊沟、杨家小沟、官厅沟、寺儿沟之水西来注之;在三十铺镇境内,辛家沟(又称杨家集沟、柳树河沟)、解家沟(解放沟)之水东来注之,野狐沟、纸坊沟、蔡家庙沟之水西来注之;在庆城镇西北,窜胡沟之水西来注之,共12条大的支流入注,县境内干流长61公里,坡降比例千分之1.54,流域面积1159.06平方公里。其中纸坊沟长18.5公里,流域面积147平方公里,坡降比例千分之18.81,基流量0.037;马岭东沟,长22.5公里,流域面积279.87平方公里,坡降比例千分之8.64,基流量0.096;野狐沟,长23.75公里,流域面积156.42平方公里,坡降比例千分之5.43,基流量0.033;辛家沟,长22.5公里,流域面积139.91平方公里,坡降比例千分之11.33,基流量0.06;蔡家庙沟,长22.5公里,流域面积320.67平方公里,坡降比例千分之11.55,基流量0.093。

环江共有大的支流27条,流域面积10606.5平方公里。径流量年平均大约为4立方米/秒,枯水期水深0.52米,洪水期平均水深7.6米。河水苦咸,不能饮用与灌溉。

凤城之东的河俗称东河,曾称为白马水,现称为柔远河,因此河一条支流经华池县城柔远镇而得名,但华池人称这条河为元城河。《华池县志》:“元城河,纵贯县西,是县内最长的河流。汉至隋代称为泥水,唐代称白马水,宋、金称延庆水,今为东河上游主干渠。源于陕西省定边县白马崾岘乡章阳山,由铁角城自北向南入境。”元城河纵贯乔川、元城、怀安、五蛟、李良子、悦乐等六个乡镇,南入庆城县,全长101公里,县内长92公里。沿途西接范陈沟、任掌沟、雷家沟、松沟、武家沟、龚河沟、吕家沟、黑柳沟、白马河、方渠沟、毛家沟、刘家沟、旋涡沟、寇家沟、见沟门沟、新堡沟、大林沟水,东接洪沟、鱼儿掌沟、清水沟、张家川、高岐沟、怀安河、柳沟、肖沟、汪沟、夏沟、九条沟、柴家沟、兰家沟、赵家沟、寺沟门沟、柔远河、辛家沟、城壕川之水。其中柔远河发源于本县乔河乡小马岔村,经乔河、柔远、温台、悦乐等四个乡镇,依次接纳武家河、乔河、柔远东沟、柳湾沟、钥匙沟、芋子湾、小西沟、火烟沟、土坪沟之水,在悦乐镇北注入元城河,是元城河的最大支流,全长49公里,流域面积593平方公里;另一大支流是白马河,在县西北,发源于环县樊家川乡阎塬行政村堡子坟湾,经白马、五蛟两个乡镇,在五蛟乡注入元城河,长49公里,流域面积442平方公里;第三大支流是城壕川,发源于子午岭的西部,经定汉、城壕两个乡镇,在悦乐镇新堡行政村注入元城河,全长37公里,流域面积432平方公里。东河在华池县境内流域面积2664平方公里,加上县西属环江流域的204平方公里,马莲河水系在华池县境内的流域面积是2868平方公里。

东河南入庆城县,西接小林沟、玄马西沟、桐川沟、孔家沟、桥沟之水,东接刘巴沟、九里沟、刘家沟、亨泉沟之水,然后东绕凤城城墙,在城南与环江汇合,为马莲河。县境内长34公里,流域面积353.23平方公里。其中林沟,长10.75公里,流域面积43.61平方公里,坡降比例千分之17.95,基流量0.023;刘巴沟,长19.25公里,流域面积94.25平方公里,坡降比例千分之12.52,基流量0.011;桐川沟,长9公里,流域面积27平方公里,坡降比例千分之20.43,基流量0.002;刘家沟,长7.5公里,流域面积24.82平方公里,坡降比例千分之18.40,基流量0.004。

东河总长135公里,坡降比例千分之2.7,径流量年平均不到3立方米/秒,枯水期水深与洪水期平均水深次于环江。总流域面积3030.85平方公里。东河水甜,可饮用和灌溉。

西河即环江曾名“马岭水”,东河曾名“白马水”,二水在凤城南汇合,二马相连,其下称为“马连河”,有人在“连”字上加草头,“马连河”便成为“马莲河”。这就是马莲河名称的由来。马莲河下流15.5公里,沿途西接教子川、昔姬沟之水,东接岬浴沟、冉河沟之水,到孟家桥入合水县界。其中教子川,长25公里,流域面积140.57平方公里,坡降比例千分之11,基流量0.039;冉河川,长23.75公里,流域面积127平方公里,坡降比例千分之10.95,基流量0.025。

马莲河全长374.8公里,坡降比例千分之1.45,总流域面积19086平方公里,其中东西河汇合后至合水县界面积1053.59平方公里。

平时东、西河水量很小,合起来不过7个流量,在干旱时比这更少,东河水少时人可以跳跃而过,但在夏季暴涨起来,水量呈几十倍增加,大得吓人。人说:马莲河是马瓜子河,瓜涨瓜涨的(庆阳话,瓜与傻同义)。两河暴涨时,满河床都是洪水,横冲直闯,冲击两岸石崖,发出惊天动地的声音,在凤城任何角落都能听到;有时洪水冲向两岸,冲毁土地、庄稼,带走人畜,造成灾害。我目暏过多次两河涨水的情景。河里发大水,多在夏天,初秋也有。无论什么时候发大水,都是上游下了暴雨才能形成洪水,连绵中、小雨都形成不了洪水。暴雨越急,面积越宽,河里的洪水越大。有时凤城未下雨而华池、环县下了暴雨,两河照样涨水。有时华池县某处下了暴雨,东河涨水而西河不涨水,反之亦然。我看见过涨水的河头(即洪水头),特别是河水清时,涨水的河头非常好看。河头有两种:一种是齐头河头,一种是散乱河头,尤以齐河头好看。洪水下来时,河中清水便成一堵高高齐齐的水墙,缓缓地向下移动。齐头河头能发大洪水,散乱河头这种现象不明显,而且洪水也发不大。洪水不是一下就涨得那么大,而是河头过后,沿途支沟逐步向河中增添洪水,洪水就越来越大。每当两河都涨水,在城南相汇,激起层层波浪,声势很大。当西河上游下了暴雨涨了大水,而东河上游未下雨或下的雨不大,在两河相汇处,西河洪水力量大,将东河水堵在河口流不下去,如同一座水坝,将河水拦起来,水便向后倒退,有时倒退三四里长,形成一个湖泊。当西河洪水过后,阻力减小,东河水才逐步下泄,湖泊消失。这种现象也会发生在西河河面上,可视为一大景观。

1956年,西河涨水将要淹没桥柱,时任县委书记马得邦观看洪水情况(手指者为马书记)。

两河发特大洪水,在《庆阳府志》《庆阳县志》上都有记载。在唐代有三次记载,在宋代有两次记载,在明代有四次记载。《庆阳府志》(嘉靖三十六年版)载:嘉靖“二十八年秋七月,大水。南关居民溺死者万余,夹河两岸仅数里许,死者亦万人。庐居货市,顷成沙碛。是年反不奏恤民灾,至今尤困也”。在这次发大水期间,陕西巡抚、都御史、代州人谢兰恰在凤城,目睹了这次大水,有感而发,写诗道:

七月二日雨如注,凌晨水涨川西东。

惊涛怒浪三十尺,倒海排山势欲陵。

况值夜深风雨恶,惊起居民如醉梦。

遂使关南数千家,须臾尽陷洪涛中。

少壮攀援间存活,老稚随波罔知终。

父子兄弟不相顾,一朝骨肉尽飘蓬。

满城哭声震天地,天昏云黒城欲崩。(www.xing528.com)

我欲登城不忍见,临风洒泪悲民穷。

吁嗟乎庆州之民,上天降罚胡遭逢。

昔日虏患今水患,闾阎十室九已空。

自惭奉职本无状,致伤和气于苍穹。

小民何辜灾我躬,□□□□□□□。

诗歌较为详细而生动地描述了这次大水所造成的灾害的严重性,与《庆阳府志》记载相吻合,而且表达了作者作为官员面对民众陷于大水之中却无能为力的无奈心情,这同《庆阳府志》上记载的地方官员漠视民众的苦难,没有将这次水灾上奏朝廷、使民众未能得到应有的救济的做法,判若天壤之别。那年任庆阳府知府的是山西翼城人钱士聪(嘉靖二十七年任,后丁忧去,三十一年始由山西泽州人杨谟接任),安化县知县为四川人唐廷珍(嘉靖二十七年任,嘉靖三十二年段复隆接任)。

清代的记载。《庆阳县志》(1942年版):“世宗雍正五年六月初九日,大雨,县城两川河水泛入南关(永春门外的南关)。”“穆宗同治二年秋七月,大水,两河泛溢,浸入南关(永春门外的南关),淹没禾稼无数。”时驻节凤城的陕甘总督熙麟诗云:“万里黄河万里愁,狂澜谁与挽东流。”

民国的记载。《庆阳县志》(1993年版):“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八月,东西川大水淹南关,冲走娘娘庙戏楼及河岸农家麦垛,漂没秋禾,淹死牛、羊牲畜甚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在凤城里设立了黄河水文站,专门测量与记录东、西河的水流情况,对每次发大水情况都有详细记载。在《庆阳县志》(1993年版)上也有重点记载,“1960年8月2日,14个公社普降暴雨,雨量50至120毫米,东、西河发大水,其中西河洪水达2500立方米/秒。冲毁1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10座(北干渠、杨洼、田沟、间沟等),百万立方米水库一座(王家湾渠道工程的清水沟)。”“1963年曾出现过6470立方米/秒流量,1965年曾出现过4860立方米/秒流量。”我曾多次亲眼看见过两河发大水的情况,有一两次西河洪水高过城南1954年建的大桥。《庆阳历史文化丛书·陇原金凤》载:“1977年7月4日至6日,全县暴雨。6日下午11时许,县城东河最大洪峰达4000立方米/秒,西河最大洪峰为5500立方米/秒,杨渠水电站过水量6500秒立米/秒,公私财产遭受严重的损失。”“2003年8月25日至26日,我县境内突降暴雨,累计降雨252.1毫米,仅25日晩19时至26日凌晨3时,8个小时降雨176毫米,占年平均降雨的32.59%。19个乡镇程度不同遭灾,其中庆城、玄马、卅里铺、蔡家庙、赤城、白马铺、驿马、熊家庙等8乡镇的149行政村、985村民小组、4.52万户、20.8万人受灾严重。城区停水96个小时,停电13小时40分,通讯中断。25日晩12时许,一辆载有10人的依维柯小客车在县境内七里湾滑入环江的洪水中,2人生还,8人遇难。”造成这种惨案是因为时值东、西河水暴涨,西河洪水淹没了公路,司机不辨路径,车被洪水冲走。

每次眼观特大洪水,其势其声,激发起我内心震撼,即景吟咏道:

黑云起山中,雷电贯长空。

万壑生浊浪,两川走蛟龙

水围安化县,波撼庆阳城。

一泻越千里,挟雷过三门。

名不见经传、在中国地图上都很难找到庆城的东、西二河,它诞生在茫茫的黄土高原上,其上游流域面积大,坡降比例大,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多年来两河的平均输泥沙量在7420万吨,平均每吨水含泥沙330公斤,就是说每公斤水有三分之一是泥沙。正因为如此,才使上游地段山脉起伏、沟壑纵横,耕地坡陡,自然条件极差。现今政府十分注意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种树种草,增加植被;弃耕坡度大的耕地,平整坡度小的土地为水平梯田;在各沟打坝淤地,拦截泥土下泄等人工与生物措施,治理效果明显。

庆城人在发洪水的河边捞柴

两河发大水时,从上游冲下许多柴草,河川两岸的民众用戳子捞柴(戳子,捞柴专用工具,自制。在一个直长杆头上固定一个一尺左右的木圆圈,用细绳织成大孔网兜,即成)。如果捞上二三次柴,晒干,够一年做饭燃料,这就是“庆阳三宝”之一的“龙王爷送柴烧不了”。有两个现象明显:一是东河冲下来的柴好,多是树枝,有时还有大树;西河冲下来的多是草蔓、草根。这说明东河上游靠近子午岭,植被好,西河上游植被差。二是每年头次发大水,河水冲下来的柴草多于后几次发大水冲下来的柴草,原因是经过一个冬春季的积累,才有此现象。捞柴要选好的地点,当地人称为“丈口”。“丈口”多在石崖处。洪水将柴草冲到靠近石崖边,戳子够得着水上漂浮的柴草,才能将柴草捞上来。在两河交汇的南岸,是捞柴最好的“丈口”。两水相冲,将柴草拦在那里盘旋几天,人们能捞几天柴。不过,捞柴是一个很费力气而危险的活路。捞柴,如果在发洪水时捞,这时柴草多,但水的冲力大,要费力将捞满柴草的戳子从洪水中拉出堆成堆。如果还在涨水,就要将已捞成堆的柴火及时转移到高处,不然会被继续上涨的洪水冲走。捞柴时,脚下要站稳,不然会滑入河中,被洪水冲走。两河发洪水,会给人们带来许多灾难,唯一好处是能为下游两岸民众带来烧用的柴草,但这种好处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淡化、消失,人们现已不再用柴草烧锅做饭,改用了煤、液化气、电。

凤城虽为水围城,但河水过小,形不成景致。政府商议投资,先从东河开始,搞橡皮坝,抬高水位,增宽水面,并将两岸切削整齐,用水泥衬砌。此工程想法很好,且已施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