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凤城漫忆:丰富珍贵的馆藏文物

凤城漫忆:丰富珍贵的馆藏文物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凤城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不仅在历史文献中有记载,而且出土文物也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从此地出土的文物,异常丰富,由县博物馆收集到的达47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4件,国家二级文物53件,国家三级文物250件。范仲淹去世后,又在凤城南街修有范文正公祠堂。釜罩盘式组合炉 国家一级文物,是元代富贵人家冬季取暖的器物。

凤城漫忆:丰富珍贵的馆藏文物

凤城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不仅在历史文献中有记载,而且出土文物也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从此地出土的文物,异常丰富,由县博物馆收集到的达47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4件,国家二级文物53件,国家三级文物250件。现将其中精品文物简介如下:

玉璜 出土于庆城县玄马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家岭遗址新石器古遗址中。半圆环状,共两块,环端各有一小孔,用细绳可连成一个圆环。内径6.5厘米,外径11.5厘米。质地细腻光滑,色黄灰。玉璜是古人祭祀、丧葬时的用品,也可做装饰品。

玉刀 国家一级文物,1981年出土,是新石器时期的仪仗用品,也可做随葬品。玉刀为扁平长方形,玉石为灰褐色,顶部平列对钻三个圆孔,双面弧刃。刀长42厘米,前宽后窄,宽处9.3厘米,窄处7.7厘米。制作精细,色泽清雅,是一件难得的珍品。

王莽铜诏版 国家一级文物,长25.5厘米,宽25.3厘米,厚0.7厘米,重950克,基本呈正方形,上阴刻篆字为9行,每行9字,共81个字。右至左依次为:“黄帝初祖德沛于虞虞帝始祖德沛于新岁在大梁龙集戊辰戊辰直定天命有民据土德受正号即真改正德长寿隆崇同律度量衡稽当前人龙在己巳岁次实沉初班天下万国永尊子子孙孙享传亿年。”

游击将军穆泰墓出土的陶俑 2001年4月23日,陶俑出土于凤城北赵子沟的台地上。从2000年开始的庆城北区开发中,发掘清理土洞式和砖砌式墓葬22座,出土以盛唐时期为主的文物242件,其中以黏土烧制成形、上施彩绘的武士俑、镇墓兽、文官俑、仕女俑、骆驼、马牛羊等彩绘俑达100多件,彩绘的人面兽身镇墓兽、武士俑、胡人俑、丑婆俑等都为精品。

道教奇珍石经幢 在县博物馆石刻馆内,矗立着八楞经幢一对,原为凤城北街德佑观(即天庆观)老君殿前的古物。初创刻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刻成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历时22年之久。经幢为八楞石柱,分顶、身、座三部分。顶高1.6米,有两层出檐:第一层檐上仰莲中置石质宝珠,檐底浮雕二龙戏珠;第二层出檐间各面凿有小龛,内雕老子或坐或立造像多身。幢身高2.19米,周长1.67米,每面宽0.2米,每面阴刻文字6行,每行76字。一幢上刻《道经》37章,并在经文前刻创修纪事;另一幢刻《德经》44章,后附刻创修职官人名录。底座高0.88米,为鼓形。《道德经》文是按北宋前的文本刻制的,是目前校正和研究《道德经》的重要资料。(www.xing528.com)

宋时镇朔楼木大梁及明时“范韩二公祠堂碑记”的石碑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范仲淹任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兼庆州知州,在凤城北城门上修建了镇朔楼。在以后维修时,替换了大木梁,将原木梁置于府署的二门之上。镇朔楼毁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但这条大梁保存至今,上留有范仲淹次子范纯仁的题字,以及陕甘宁边区时庆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民选县长陆为公的跋语。

从《宋史·范仲淹传》《庆阳府志》《庆阳县志》上看,在范仲淹知庆州时,凤城修有范仲淹生祠。范仲淹去世后,又在凤城南街修有范文正公祠堂。宋徽宗宣和年间,诏改“范文正公祠”为“忠烈庙”。明代又恢复为“范文正公祠”。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重修时,增祀忠献公韩琦像,改原祠名为“范韩祠”,现存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左副都御史马文篆刻的“重建有宋范韩二公祠堂之记”石刻碑一通。石碑为青石质,高2.4米,宽0.97米,厚0.21米。石碑正面刻字24行,每行52字;碑阴刻字三层,每层38行,每行24字。字迹清晰,保存完整。碑上不但记述了重修祠堂的意义和过程,而且刻绘了当时的庆阳军事防御地图,并对地图上的军事要点进行了记述。

釜罩盘式组合炉 国家一级文物,是元代富贵人家冬季取暖的器物。出土于庆城玄马镇林沟村拐子塬。通高34厘米,口径48厘米,腹径34.5厘米。本物分为四部分,即釜、盘、盖、罩。

鎏金十一面铜观音菩萨 从普照寺塔中拆出。观音菩萨盘腿跣足坐在莲花座上,共11张三面重叠而上的脸和8只手,身后为葫芦形屏风,屏风的两边雕有藤叶。佛像置于稍大的紫铜须弥座上,通高22.5厘米。

凤城出土和收集唐至明代的瓷器众多。有唐代卷唇三彩瓶(高16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6.8厘米)出土于凤城北区开发区;宋代耀州窑青釉刻牡丹纹执壶,国家一级文物(高18.7厘米、口径4.3厘米、底径8.9厘米);宋代耀州窑青釉刻莲八角碟(高4.2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5.5厘米);元代白釉紫花双耳罐,国家一级文物(高37.8厘米、口径24.5厘米、底径15厘米);元代白釉孩儿灯(通高9厘米);明代祭红釉瓷瓶,国家二级文物(高37厘米、口径15.5厘米、底径14厘米);明代赭釉高足瓷香筒(高13.4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8.8厘米);清代白釉人物画敞口瓷瓶(高61厘米、口径17.7厘米、底径18厘米);清代青釉梵文瓷碗(高7.7厘米、口径18厘米、足径6.7厘米);清代青花冰渣纹瓷碗(高7.8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9.8厘米),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