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凤城漫忆:古建筑全城护

凤城漫忆:古建筑全城护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原有五佛殿、三佛殿、佛塔、钟楼等建筑物,现存五佛殿。慈云寺钟楼 位于钟楼巷内的慈云寺钟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光绪年间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多次对木坊进行修葺,使这一饱经风霜的文物古迹历时500余年而雄姿犹存,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鹅池洞曾多次维修,保存至今,历来为民众游览胜地。在城郊保留的古迹有周祖陵、傅介子墓、清凉山等古建筑群及太和山通峰顶400余级石台阶。

凤城漫忆:古建筑全城护

除城墙与北关城城墙基本保护完好外,凤城还保留有以下建筑普照寺大殿、慈云寺钟楼与铁钟、周旧邦木坊、鹅池洞及三八五旅开挖的窑洞、陇东中学礼堂。

普照寺 位于凤城北大街的普照寺,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4年),由知州慕容德丰所建,元大德四年(1300年)、元至正二年(1342年),明正统五年(1440年)及天顺、弘治嘉靖等年间,清康熙八年(1669年)、二十年(1681年),咸丰二年(1852年)均予以重修。内原有五佛殿、三佛殿、佛塔、钟楼等建筑物,现存五佛殿。大殿坐北面南,面阔五间,为砖木结构,歇山顶,房脊两端有鸱吻饰;柱头斗拱为斜拱,其余各间补间各有一斗拱。民国九年(1920年),陇东发生七级大地震,大殿安然无恙,可见其建筑技艺之高超。普照寺五佛殿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五佛殿的基础上,现复修了山门、钟楼、鼓楼、配房等,恢复了庆阳“八景之一”的“普照昏钟”。

慈云寺钟楼 位于钟楼巷内的慈云寺钟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钟楼共三层,铁钟悬挂在钟楼的第三层上。铁钟高2.55米,口径1.57米,厚0.14米,重约4000公斤。钟纽以双龙口宝珠紧贴钟顶,双龙一体,弓腰,以穿铁纽而上悬。顶有五孔,肩饰莲瓣纹,腹部皆为大小不等的方格,内书女真文(又说为印度的悉昙文)56字及汉文若干,下书“皇帝万岁,臣佐千秋”8个汉字,字间各列一菩萨名。再下为铸钟时间、工匠人名与籍贯。钟耳8朵,耳上饰弧弦纹,弧弦角饰奔马、雄鸡、小兔、莲花牡丹等图案和2个女真文字。腹部铭文为“庆阳府彭原县盈仓广济院前监寺钟,时大金泰和元年岁次十月工毕”。泰和元年,即1201年。慈云寺建于唐代,钟楼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重建,钟楼前镶嵌有石碑。又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咸丰二年(1852年)八月两次重修。咸丰年间重修碑记记载捐款名录有以恒泰奎为首的商铺150家,以金兰当为首的当铺10余家,以德盛馆为首的饭馆12家,以公义店为首的旅店多处。

周旧邦木坊 凡是来过凤城的人,都被耸立在城内南街一座质朴庄重的牌坊吸引。牌坊坐南向北,四柱三门。原在府署门前,后移小南门南侧。牌坊为纯木质结构的建筑,长14米,高12米,由四根明柱直通顶部,明柱上部五层斗拱层层镶嵌,组合巧妙,如鱼鳞的层层青瓦覆盖坊顶,顶部五脊六兽,饰以花纹,造型奇特。坊匾上有“周旧邦”三个木刻大字,浑厚苍劲,格外引人注目。木坊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由庆阳知府郝镒主持修建。清光绪年间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多次对木坊进行修葺,使这一饱经风霜的文物古迹历时500余年而雄姿犹存,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鹅池洞 庆阳“八景之一”的“鹅池春水”人称“鹅池洞”。鹅池洞在凤城东南隅。上洞穿城墙而下,以卵石砌就曲折幽深。下洞石磴相连,极陡而险;洞底有泉,甘凉清洌;洞通东河,河水擦洞口而过。下洞洞壁之上遗存有摩崖石刻九方,分别为唐末安化从事李競新浚鹅池之碑;宋庆历七年(1047年),经略使施昌言“再浚鹅池泉”石刻;宋熙宁元年(1068年),庆州知事王举元“鹅池记事”石刻;明正德九年(1514年),兵备副使张澜“重浚鹅池”石刻;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同知府事白镒“鹅池记事”石刻;还有王荩“观鹅池”诗石刻,等等。两洞之间,为一平台地,悬于外城墙之间,上建有寺庙,有古柏数株。鹅池洞相传为周祖不窋养鹅之处,但从石碑为唐末安化从事李競新浚的记载看,最迟也在唐代。鹅池洞曾多次维修,保存至今,历来为民众游览胜地。在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时,这里曾分别为抗日剧团与陇东分区保安分处的驻地。

三八五旅修建的窑洞 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奉命驻防庆阳,担负起保卫陕甘宁边区的重任。为了解决官兵的营地问题,旅长王维舟和副旅长耿飚带领官兵于凤城北关城墙下开挖窑洞100多孔,三八五旅移居于内,一住就是八年。窑洞大部分保存完好,现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遗址。

陇东中学大礼堂 1940年,经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批准,由中共陇东地委领导的陇东中学在凤城成立了,担负起培养陕甘宁边区内青年和基层干部的重任。陇东中学校名由毛泽东亲自题写。陇东中学是在凤城文庙的基础上创办的。1948年3月停办。八年时间里,共毕业学员523人,其中大多数走上了革命道路,且不少人成为党和政府的高级干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原陇东中学有大礼堂(由文庙的大成殿改造而成)一座,保护完好,现已成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之一。(www.xing528.com)

在城郊保留的古迹有周祖陵、傅介子墓、清凉山等古建筑群及太和山通峰顶400余级石台阶

周祖陵 周先祖不窋的坟墓。1995年维修时,在今八卦亭处挖掘出土新石器时代清代的遗物。最引人注目且保存完好的有一个橘红色陶鬲,还有宋代周祖庙残碑、明代的两通墓碑。现周祖陵被修整一新,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傅介子墓 在凤城西塬七里庙的石人坳。明代诗人李梦阳在《华池杂记》上写道:“不窋陵,庆阳东山;傅介子墓,西山。”

清凉山 俗名菩萨山。在凤城西北三十铺的环江西岸,上建有保庆寺,供奉文殊菩萨。山上林木葱茏,山下清泉甘洌;水喧鸟韵,清雅幽静,擅一方之胜,号“灵岩滴翠”,为“庆阳八景”之一。

太和山 俗名桃花山,在凤城西北十五里铺。山顶曾寺庙林立,后被毁,今存通峰顶的400余级石台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