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非言语交际的文化特征及构成要素

大学英语教学:非言语交际的文化特征及构成要素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言语行为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不同国家、民族对非言语行为的社会规范区别很大,甚至表示的意义正好相反。非言语交际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总的来说,非言语交际所涉及的体态行为内容可以总结为面部表情、手势和姿势三个方面。副语言行为属于有声的非言语行为。

大学英语教学:非言语交际的文化特征及构成要素

非言语交际(non.verbal-communication)既包括手势、表情等,还包括不同文化对时间、空间、色彩的不同看法以及在听觉、嗅觉、视觉、触觉等感官方面的不同感知特点。与非言语交际有关的文化也是英语文化教学应该涉及的内容之一。一种文化的传播不仅靠言语行为,有时非言语行为也是传递文化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常用手段。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交际者和交际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交际参与者都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或意义,一旦这些刺激被对方感知就产生了交际意义。非言语行为包括说话时的语调、语气、语速、音量、身姿、手势、表情、服饰、体距(交谈时的身体距离)等。这些非言语行为都可用来作为交流信息、传递思想、表达感情的手段,在交际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有效地辅助了言语行为的实施,有时甚至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应。非言语行为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不同国家、民族对非言语行为的社会规范区别很大,甚至表示的意义正好相反。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就特别显著,对对方的文化习俗不熟悉或不了解,在编码、译码过程中处理不好,就会导致交际障碍,甚至引起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非言语交际涉及文化、民俗社会学人类学等许多领域,运用范围广泛,其语义也很复杂。非言语交际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体态行为

体态行为指人的身体各部位的行为动作,表现为说话时的身姿、手势、表情等。这些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表现都可以交流信息、表情达意,而且往往起到言语所起不到的作用,因此有的学者认为“身体即信息”。体态行为的熟练掌握能帮助人们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由于不同文化中动作的习惯不同,学习者要加以注意并用心领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将中西体态行为不同的地方加以强调,让学生能更深刻地进行理解。

一般来说,体态行为大多是无意识或下意识的。《三国演义》中说刘备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自我控制能力强。曹操同他青梅煮酒论英雄,当曹操说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时,刘备大吃一惊,手一颤,不觉把手中的筷子掉落在地。幸好此时空中响起一声雷,刘备借雷声掩盖了过去。“大吃一惊”在刘备身上的反应仅仅是手微微一颤,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从这一角度来看,非言语行为最能吐露真情,难以控制和掩饰。有研究表明,有时候人体语言会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字表意(主要指口头表达)相矛盾。总的来说,非言语交际所涉及的体态行为内容可以总结为面部表情、手势和姿势三个方面。

1.面部表情

在言语交际中,无声的体态行为和有声的言语行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人们谈话时不但动嘴,而且伴有脸部表情和其他相应的姿势、动作。面部表情是人们传递感情和分析他人感情的主要渠道。这也正是为什么影视作品中经常使用特写镜头来表达角色感情的缘故。面部表情是交际过程中加强或削弱谈话内容的基础,也是对外传播内心感觉和感情的主要途径。正如《礼记》所云:“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有效的言语交际,不但要求说话者说话时应伴有相应的身姿、手势、表情等体态行为,而且要求他能察言观色,不断地观测听话者的各种反应,通过对方的反馈信息来检验自己的话语效果,并确定下一步的言语策略和方式。古人就注意到言语交际中信息反馈的重要性,比如《论语·季氏》中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意思是说,与人交际要避免三个弊病:没轮到你说就急不可待地说,这是急躁的表现;该轮到你说了你不说,这是隐瞒自己的想法;不察言观色就随意说话,那就好比睁眼瞎。孔子强调的就是在交际中要善于捕捉对方的体态行为,作为控制自己说话的依据。

2.手势

相同的手势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能代表不同的含义。同样,在表达相同的含义时,中国和西方国家也可能使用不同的手势。这就体现出非言语交际符号与其代表含义之间的任意性。

3.姿势

姿势是人的肢体用来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通常可以透过不同的姿势得到不同的潜在信息。例如,双肩低垂可以表示人正承受压力或是身负重担,双肩高耸有时可以表示一个人很自信或是正受人重视。双肩平放在美国人眼中是充满力量的表现。

体态行为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之间的联系,有的是任意的,有的则是规约的。有的动作一样,意义相同,以“跺脚”为例,在英语中“跺脚”的含义是“不耐烦”,在汉语中则表示“气愤,恼怒,灰心,悔恨”。有的意义相同,动作不同,例如,同样要表示“叫别人过来”的时候,中国人习惯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几个手指同时弯曲几次;而美国人则会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食指弯曲几次。体态行为的表露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是后天习得的。从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来看,体态行为中最敏感的是身姿语、手势语和表情语。这些领域是言语行为学研究的最多的,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特别要注意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将中西体态语不同的地方加以强调,让学生能更深刻地进行理解。(www.xing528.com)

(二)副语言

副语言(paralanguage)又称“辅助语言”,是指伴随话语发生或对话语有影响的有声现象,是一些超出语言特征的附加现象,如说话时的音高、语调、音质等都属于此范畴。“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往往具有一定的含义。副语言行为属于有声的非言语行为。语言学家将这类现象分成三种情况:作为言语基础的声调(voice set),作为言语伴随的音质(voice question),浊音化现象(vocalizations)。“声调”指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长短、声音的响度和力度,这种现象既包括语音系统的规约性,也包括一些人为的特征。“音质”指音调、节奏、语速、发声共鸣等语音特征,比如尖叫、鼻音、孩子气的声音、有节奏的声音等,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能传递感情。“浊音化”指非表意自然声音,诸如笑声、哭声、清嗓子声、啜泣声、喷嚏声、呼噜声等。例如,将某个字音拉得很长表示强调或暗示,说话口气尖酸表示冷嘲热讽,整句话带鼻音可能表示对方生气了,压低嗓音表示谈话内容较为机密,说话结巴则暗示对方在说谎或紧张等。此外,诸如喊、叫、哭、笑、叹气、咳嗽、沉默等也可以看作副语言现象。

副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沉默是一种典型的副语言现象,同时也是非言语的交际方式。在英美国家,沉默往往被看作不礼貌的行为,有时甚至会引人反感。因为在他们看来沉默表示冷漠、反对或是藐视,一般带有负面的消极含义。在与他们交谈时教师应尽量避免使用沉默作答,否则可能造成对方的误解。而在中国,沉默却被赋予了积极的含义,它可以表示顺从、赞成、默许、敬畏等意思。在某些高语境文化中,沉默甚至被视为一种美德,中国人就常说“沉默是金”。另外,副语言行为在表达情感时往往与面部表情和动作有密切联系。表示气愤的声音特征是声大、音高、音质粗哑、发音短促、音调和节奏不规则;表示爱慕、温柔的声音特征为柔软、慢速、音低、均衡而略向上升的声调、有规则的节奏及含糊的发音。最有趣的现象是在说话时若逐渐把声音放低,头随着也会低下来;反之,若逐渐把声音提高,那么头就会慢慢地抬起来。常识说明,一般情况下,运用表示气愤的声音特征是表达不出爱心来的,而用缓慢而柔和的声调也是表达不出气愤来的。表情与声音是互相配合的,只要观察一下配音演员的工作,便可以体会到类语言同表情、动作的密切关系。由此可知,所有这些“副语言”都是伴随话语而发生,对话语有一定影响,或者有某种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掌握这些语言之外的副语言现象能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三)环境语

环境语是指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包括时间、空间、颜色、声音、信号建筑等。这些环境因素都能为交际提供信息,所以环境语也能展示文化特性。下面以时间为例进行说明。

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看待时间的观点各不相同。罗伯特·莱温(Robert Levine)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他通过观察和计时总结出不同国家的生活节奏情况,不同的国家对于时间的掌控各不相同,同一国家内不同地区的情况也不相同。赫尔教授指出人类时间观念有两种文化模式:时间的单一性(monochromic-time)和时间的多样性(polychromic-time)。相对来说,欧美国家属于单一性时间模式。欧美国家的人时间观念较强,非常强调时间的准确性,他们每一天、每一星期、每个月都做了精确的安排,他们厌恶浪费时间。因此,与欧美人打交道要注意守时,事先约定了时间就要遵守,早到没必要,迟到会惹麻烦,可能引起交际的障碍,甚至不欢而散。而亚洲和拉美地区一些国家属于多样性时间模式,人们对时间不太敏感,处理也有一定的随意性。在开会、约会、聚会等场合,有时并不刻意守时,大家也习以为常。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多元时间文化,他们认为时间是由点构成的,认为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做多件事情。做事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往往比较随意,不看重阶段性结果,只要在最终期限内完成所有任务就可以。他们认为时间是无形的,强调“以人为本”,不是十分讲究做事效率。认识到中西方对时间的不同态度,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在今后与英美人士交往的时候要注意,以避免一些误会的产生。

(四)近体距离

近体距离指的是人们在谈话交流中与他人保持的空间距离,以及人们对家、办公室、社会团体里的空间的组织方式。根据交流种类和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私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四种类型。私密距离是指从接触点到人之间46厘米以内的距离。私密距离的范围很小,身体接触十分常见。在进行文化教学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这样的近体距离下要注意,不能久久地盯着他人看,否则会带来不愉快的后果,异性之间尤其如此。个人距离的范围是46~120厘米。个人距离是人们之间保持得最为自然的距离。在这个距离内,人们同样可以进行日常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如握手或牵手等。在进行文化教学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这样的空间表明这是一般人际关系的间隔,是保护个人隐私的空间范围,所以人们都应自觉遵守,不能逾越。社会距离的范围是120~360厘米。一般情况下,社会距离保持在离他人一臂之长的地方,一般私人事务就在近距社交空间中。比如你与客户谈生意,接见来访者,或与同事谈论公务。在单位里,上司通常也用这种间隔来与下属人员保持距离。社交空间的远距状态在2米至4米之间,它适合于正式的公务活动、商业活动或社交活动。公众距离的范围是360厘米以外,是以上所有距离中最为安全的一种。在这一距离内,人们通常不会发生谈论或是交流,因为这样的空间距离往往是程式化的。

在不同的文化中,近体距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在英美国家,人们在并肩同行时,通常会保持三四英寸(1英寸=2.54厘米)的距离。在中国,异性同行时通常也会保持类似距离,但是同性之间则会更为亲近,近体距离也会更短。综上所述,教师在非言语交际文化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种情况。相同含义在不同的文化中行为不同。中国人在初次见面时,往往会用鞠躬或是点头的方式表达友好;而许多西方人则习惯于握手或是互贴面颊以示友好。同一行为在不同文化中所表示的含义不同。例如,在中国有人用食指在其太阳穴处旋转几下,这一动作通常被理解为“你要动动脑子,思考一下”;在美国可能理解为“这个人简直疯了或太古怪了”。有的动作是某一文化中特有的。例如,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行为举止方面有许多讲究,通俗一点来讲便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这在西方文化中是没有的,西方人的姿势较为随意,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傲慢无礼、缺乏修养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