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原则与途径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原则与途径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学评价创新原则1.科学性思政课程评价体系建设要遵循课本的规律,不能使用其他一般专业课程的评价方法。(二)“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学评价创新途径1.明确评价目标一些高校不能正确地理解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目的,把指标肤浅定义,例如教师评比、评定职称和职位晋升,致使教师没有受到教学评价带来的积极影响,促进教学和改善教学的实施计划落空。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原则与途径

(一)“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学评价创新原则

1.科学性

思政课程评价体系建设要遵循课本的规律,不能使用其他一般专业课程的评价方法。思政课程可以围绕以下几点进行评价:包括长短期评价;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知识角度和价值角度评价;实际状况与隐藏潜能评价;思想和政治方面评价;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显性和隐性评价。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教师才能在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情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评价体系的主体、内容指标层次分明,思政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在“互联网+”时代较为烦琐,面临着新问题,要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衡量和考察,才能掌握其教学水平。单一客观或主观的评价体系,只会产生反作用而且还会打消教师和师生的积极能动性。全面规划系统,把高校思政课教学目的的重点落实在测查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培育新思维,增强逻辑判断等方面。

(二)“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学评价创新途径

1.明确评价目标

一些高校不能正确地理解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目的,把指标肤浅定义,例如教师评比、评定职称和职位晋升,致使教师没有受到教学评价带来的积极影响,促进教学和改善教学的实施计划落空。由此可得,明确教学评价体系的评价目标是重点,尽管在“互联网+” 时代社会各界都建议发扬创新评价体系,也要明白明确评价的目的不是求新立异和空有其表,而是为了推进思政课教学体系发展作铺垫,让学生的意识超前,结合社会主义价值观落实到实践当中去。(www.xing528.com)

2.创新评价方法

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需推陈出新,打破口头和纸质调查的传统打分形式,既客观又片面。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在社会上立足的速度,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新媒介,丰富思政课教学体系涉及面,形成多元化的交涉网。而且学校推出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评价,让学生在论坛、E ̄mail或在线答疑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实名或匿名评价。实时的客观评价可以真实反映教师的教育情况和教学水平,帮助教师及时整改和提高。

借助大数据分析处理思政课教学的正反面评价,可以通过对评价数据进行收集、整合、筛选、关联、分析获取评价数据的隐含信息,分析课堂的优缺点,判断出学生达到学习方向以及学生认为的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手段,切实提高评价数据利用效率。通过大数据的评价方法更全面地反射出思政课教学的实时情况和欠缺之处,效果大于传统评价方法。

【注释】

[1]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06):24-32.

[2]张正,骆建建,高严.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2):66-71+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