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京·美丽之城:四五朵金花再升级

南京·美丽之城:四五朵金花再升级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江宁打造第一批金花村,就是人们所熟悉的“五朵金花”,石塘村就是其中之一。辛劳的付出终有收获,2014年,许红艳的农家苑获得“江苏省巾帼英雄示范基地”称号,备受村民称赞。除了串联“金花”,绿道还将沿途红庙水库、高山水库等六个水库揽入怀中,骑行其中,沿途可以饱览山水风光。目前,江宁区西部片区绿道已经建成并通车约有100公里。一个名为“乡伴”大咖团队,正在这里打造南京首个新乡村生活示范区。

南京·美丽之城:四五朵金花再升级

探访江宁美丽乡村的第一站,是位于谷里街道的银杏湖乐园。这个由在宁台商林铭田开发的银杏湖乐园,于2000年开始开发建设,已成为谷里街道美丽乡村规划中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地点。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原本形容西湖的诗句,放在雨后的银杏湖,却是那样契合,眼前这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令人心旷神怡。然而,你能想象,十几年前的这里,荒芜而贫穷吗?

银杏湖乐园

银杏湖风景(组图)

江宁区谷里街道银杏湖属于大金山脉,《江宁县志》中记载,此处“破田低山丘,十年九不收,米缸挂在扁担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主题乐园。三千多亩的面积,主要分为游乐区、休闲生态区、商务区、高尔夫球场和酒店别墅区。在新建成的儿童游乐场里,百花谷、沙滩、步步高升桥,错落有致,虽是人工搭建,却浑然天成,三步一景,五步成诗,十步入画。

银杏湖游园活动

欢乐的游人

银杏湖公园内景观

春牛首秋栖霞,四季银杏湖。的确,走在这里,满满都是生态与自然的气息。即使只是走一走这步步高升的天梯,也会感受到满满的大自然感觉,让人沉醉其中。

在银杏湖,湖水被打理成一块干净水域,可以自然循环、自然回收利用。银杏湖乐园总经理陈钧坤说:“我们希望在江宁谷里地区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态景区。”

银杏湖建设日益完善,又恰逢江宁打造美丽乡村,周边的配套也随之发展起来。银杏湖旁的公塘头村,借力发展了特色民宿,高达八百多元一晚的民宿常常是一房难求。

江宁区规划局局长王德家说:“当时规划测算考虑的银杏湖是六百万客流量,我们当时想,只要当中有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人能延伸到我们的乡村,就足以支撑我们的乡村旅游发展。银杏湖周边几个村庄也全部做了旅游村,有苏家、公塘头,还有观音殿。”

从银杏湖驶入正方大道再驶向江宁绿道,顺着绿道向南,沿线串联了大塘金、新塘寻蜜村、黄龙岘、石塘村。2011年,江宁打造第一批金花村,就是人们所熟悉的“五朵金花”,石塘村就是其中之一。如今,走近石塘人家,远远可见一幢幢宋代风格的苏派建筑点缀在水墨画一般的山水之间。

别看如今的石塘村是青砖黛瓦、小桥流水,充满复古的气息,游人也是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但在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之前,这里户籍人口有496人,实际居住却只有67位老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像我现在所在的这户农家苑,之前家中只有老人,年轻人全部在外打工。

石塘村

农家苑的女主人叫许红艳,当年和石塘小伙程浩相识相恋后嫁到了石塘。她原本在外做服装生意,在石塘村打造初期放弃生意带头回乡创业,领着全家人投入数十万元,打造了这个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农家苑。

许红艳说:“当时我就想,如果你不尝试,就永远没有机会。你尝试了以后,如果失败了,那也是你人生的一次经历。何况如果成功了呢?”(www.xing528.com)

开办农家乐之后,徐红艳年收入达到了30多万元,比之前翻了十倍多。在许红艳的带动下,石塘又陆陆续续开办了三十几家农家乐。她还会经常给村民们上课,传授农家乐经验。辛劳的付出终有收获,2014年,许红艳的农家苑获得“江苏省巾帼英雄示范基地”称号,备受村民称赞。

石塘村村民

江宁打造“美丽乡村”

让石塘美名在外的还有美不胜收的竹海。三万亩连绵不绝的翠竹与九龙湖相依相偎,被誉为“南京小九寨沟”。九龙湖水来自山涧水,经过云台山来到竹海,水中富含硫矿,因此湖水色如碧玉,炎炎夏日里让人心旷神怡。而湖边,翠竹竞势向上,沿着着山势直指苍穹。此地横跨江苏、安徽两界,吸引了两省许多游客。大学生村官束珊珊从这满山翠竹中看见了商机,她开的“竹门巧匠”竹器店中,各种各样的竹器让人爱不释手。

束珊珊说:“开这个店,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当地竹文化的竹产品,给他们更多的体验。另一方面,帮助我们当地的竹匠,增加他们的销售渠道,以这个为平台,把他们的手艺慢慢传承下来。”

每逢周末,束姗姗特聘的竹器老艺人就会来到竹器店,现编各种竹器,俨然成了石塘人家独特的风景线。此时已近傍晚,店里还有两位竹匠在不慌不忙地编织手中的竹器,娴熟的手法充满韵律感。

随着美丽乡村的发展,最初的农家乐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江宁区整体规划的需求。2013年,江宁提出“绿道复兴乡村”的概念,以绿道为轴线,以绿道沿线景观、生态修复、水体整治、旅游开发为重点,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区。以前,山坳坳里的村民难以和外界沟通,如今,绿道链接了城市和乡村。而大学生李飞和他的小伙伴又用网络为全村村民打开了通往全世界的大门,通过网络卖西瓜、用手机“电子导游”指引游客下乡找路……石塘人家正走上“互联网+”的特色小镇之路。

束姗姗说:“主要就是实现美丽乡村的提档升级,然后将‘美丽乡村+’‘互联网乡村+’的发展模式应用在石塘村。通过互联网这个产业,带动村民更加增收致富,带动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被江宁绿道串联起来,宛如散落在林间的一颗颗珍宝。绿道的打造依照自然景观而建,顺着山势建造,蜿蜒曲折,与周边自然环境高度融合,体现绿道景观的乡野性。除了串联“金花”,绿道还将沿途红庙水库、高山水库等六个水库揽入怀中,骑行其中,沿途可以饱览山水风光。目前,江宁区西部片区绿道已经建成并通车约有100公里。

在这条绿道上,还有一个特色小镇,就是位于江宁秣陵街道的苏家,驾车从新建的江宁西部旅游大道可以直达。一个名为“乡伴”大咖团队,正在这里打造南京首个新乡村生活示范区。

江宁区乡村绿道

“乡伴苏家”的第一个项目叫做“原舍平湖”,山东长大的董天姝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她在西湖边爱上了南方的山水,并在那里安了家。在来到苏家之前,她的团队已经在浙江开出了多个民宿和乡村文创园。

董天姝说:“我来到苏家的时候,当我走到白鹭湖畔的时候,我被这片湖水和远山的宁静所打动了。我当时想,这应该是我特别想要的家的感觉。”

苏家的建设分两期,一期包括“原舍平湖”民宿和咖啡厅;二期包括文创市集、创客街区、集装箱营地等。我们到来,因为雨季,所有的工程都暂时停了下来,但即使如此,已经可以窥见未来“原舍平湖”的风貌。

董天姝说:“在苏家,我想把我的原舍打造成一个可以让人心灵真的可以放松的地方,然后让人能在这里安安静静地住上两天,看看书,喝喝咖啡,观观美丽的风景。”

如今的江宁,拥有“3个500”的规划:500平方公里的城镇功能版块、500平方公里的美丽乡村和500平方公里的生态涵养不开发区。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江宁区已经实现了“农村变大景区、盆景变百花园、大学生变创业者、农民变富裕户”的四个转变,初步实现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和乡村优化提升,田园牧歌在这片土地上正在奏响动人的乐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