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西区志:沙朗公社粮食种植成果

中山市西区志:沙朗公社粮食种植成果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至民国时期,长洲片乃至沙朗片农民,据于耕地土壤熟化程度和水利条件种植水稻。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鼓励、帮助农民种好粮食。自此沙朗、长洲为完成上述任务,以水稻为主、倍以努力种粮。是年,沙朗公社稻谷种植面积10529.55亩,年亩产1174.4斤,总产量1936.59万斤,被评为中山县农业生产先进单位,获特等奖公社,沙朗大队获特等奖大队,郊区公社后山大队三队获特等奖生产队称号。1981年,沙朗公社大面积种植杂交水

中山市西区志:沙朗公社粮食种植成果

(一)水 稻

西区境域,长洲片自南宋而元、明两朝,围垦海坦、筑田耕作,至清朝形成围绕狮、马两山四周的大片耕地,名为“长洲沙”。计其东起岐江河西岸,西至西河外,南起三丫涌和沙仔尾一带,北到新涌、马涌,面积约23000亩,其中属于长洲村黄姓者约18000亩。沙朗片在清代淤浅成朗窖、中流、沙腰诸沙,嘉庆年间(1796-1820)始筑围垦耕、种植水稻

明清至民国时期,长洲片乃至沙朗片农民,据于耕地土壤熟化程度和水利条件种植水稻。其水稻品种形成以茎秆高硬、根系发达、耐浸、耐咸、耐肥、抗风、抗倒伏的粗生型高秆、迟熟稻种为主,早造以新兴白,晚造以金风类型为代表。长洲片采用耐浸的高杆品种有钦风、新兴白、赤米等,每年上下两造采取尺八大行“挣稿”插植,年亩产400-500斤之间,低者300斤左右,产量不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鼓励、帮助农民种好粮食。1951年,长洲片共有稻田6218亩,平均亩产425斤,总产264万斤;1952年,沙朗片农民罗协全,将所种的3.85亩挣稿田改为翻耕,年亩产由300斤提高到1150斤,被评为粤中区农业劳动模范。1953-1957年,沙朗、长洲、后山乡农民从完成土地改革走向农业互助合作,改单造为挣稿两造制,调整行距株数,插植南特16、花腰粘、龙牙粘、金山红、油粘、硬稿粘、花壳金凤等良种,兴修水利,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获得稻谷增产。1954年11月,广东省农业厅在沙朗乡建立全省第一个拖拉机站,代耕土地面积5600亩,有力改善沙朗乡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产力。同年,国家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中山县按国家计划下达各乡各年交售公余粮任务。自此沙朗、长洲为完成上述任务,以水稻为主、倍以努力种粮。1956年,长洲乡农业社生产稻谷262.71万斤,沙朗乡6个合作社,早造面积5.96万亩,亩产234.3斤,总产1396.72万斤;晚造面积5.99万亩,亩产308.7斤,总产1848.90万斤,全年面积11.95万亩,亩产271.6斤,总产3245.62万斤,两个乡均稻谷增产。

1958-1962年,实施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响应县政府“奋战三年,改变中山面貌”号召,沙朗公社和时属环城公社的长洲、后山大队,贯彻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农业生产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总称),大力积肥、改土深耕、兴修水利、改革耕作制度和推广良种,促使水稻增产。其中,1958年“人民公社化”搞“大跃进”,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错误叠相出现,深翻农田底土为面土,秧苗高密度插植。适值期间连续几年遭遇台风自然灾害,水稻产量连年下降。1958年,长洲、后山两大队的水稻平均亩产由1957年的900斤降至700斤。1961年起,贯彻中央先后发布的《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指示》、《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简称十二条)、《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六十条)等系列政策和措施,吸取教训,纠正错误,稳定生产秩序,水稻的正常生产逐步恢复。

1963-1965年,加大水利建设,早造推广以“广矮”为主的矮秆品种,水稻生产渐次发展。1963年遭遇百年罕见大旱,西北江流量减少致咸潮上涌,成旱、咸夹击之势,但因有上述生产条件改善,是年粮食仍获增产,长洲大队、后山大队的稻谷年亩产分别提高到900斤、1100斤。1964年,沙朗耕作区早造、晚造的良种播种面积同为0.8万亩,各占当造播种面积的71%、62%,全年稻谷亩产量提高到766斤。

1966年6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思想严重干扰沙朗片(公社)、长洲片的稻谷生产,但在曲折困难中,仍然扩大面积,提高产量,增长总产。1966-1968年,农技人员遭受打击,农村大破“四旧”,但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错误、自觉生产,以及实现水稻品种矮秆化,推广良种,基本保持粮食生产稳定。1969-1970年,社队的劳动记分开始搞“政治评分”,轻视甚至无视社员田头出勤、完成的工作量和质量,而将学习“老三篇”毛泽东主席《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三篇著作的合称、背诵毛主席语录和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态度,乃至家庭成分或个人出身等列为评劳记分表准之一,严重挫伤社员的劳动积极性,但执行国家“备战备荒为人民”方略和“以粮为纲”纲领,水稻种植面积相对稳定,总产得到保证。此间,长洲大队水稻的年亩产提高到900-950斤,后山大队保持在1100斤水平以上。1969年冬,撤销中山农场,县农科所从中分出续办,其余耕作区改制为集体所有,归沙朗公社管理,翌年1月恢复沙朗公社建制。1970年,沙朗公社稻谷播种面积2.52万亩(早、晚造为1.23万亩、1.29万亩)、收获面积2.52万亩,年亩产870斤(早、晚造461斤、409斤)、年总产1094万斤(早、晚造564万斤、530万斤)。

1971年,沙朗公社以及长洲、后山两大队在批判所谓资本主义风潮中,群众思想常受扰乱;又“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允许社员家庭种养。但农民自知“以食为天”,仍然踏实种田。是年,沙朗公社水稻高产的广丰大队年亩产1008斤,全社平均年亩产854斤,比全县平均年亩产高出24斤。1976年10月后国家开始拨乱反正,农业生产趋向正常。1977年,沙朗公社水稻年均亩产1182斤,比全县平均亩产1038斤高出144斤。

1979年,抓紧杂优水稻推广,组织农技站农技人员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是年,沙朗公社稻谷种植面积10529.55亩,年亩产1174.4斤,总产量1936.59万斤,被评为中山县农业生产先进单位,获特等奖公社,沙朗大队获特等奖大队,郊区公社后山大队三队获特等奖生产队称号。1980年,试行农艺师责任制,调动农艺人员积极性;推进科学种田,干部、民兵妇女共青团大搞高产田试验。至是年早造,沙朗公社获得4年6造的杂交水稻连续丰收。是年,沙朗公社种植水稻面积10593亩(两造),总产7940吨,平均亩产750千克,被评为佛山地区农业先进单位,获一等优胜奖,是中山县独获此荣者。1981年,沙朗公社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进行水稻氮肥控制实验,早造获得亩产超800斤的丰收。1982年,按照中山县的计划指导,调整水稻种植面积改种植其他经济作物。1983年起,沙朗公社和长洲片的长洲、后山两个大队均加大科技种田力度,其中早造杂交稻制繁种,沙朗公社制种面积870亩、繁种面积130亩。同年,沙朗公社调整水稻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为67.2% ,1984年、1985年下调为65.1%、59%。

1988年,长洲、后山划归西区后,两者逐步减少耕地减少稻谷生产,沙朗镇继续开展水稻创高产活动。1989年,沙朗镇以隆昌村六队和隆平村种粮专业户吴炳全为高产示范点,示范带动。是年,沙朗镇、西区分别种植水稻9300亩、3200亩,年亩产1765斤、1750斤,总产量1640万斤、560万斤。1990年克服不良天气影响,沙朗镇、西区粮食收成基本稳定,其中西区稻谷亩产1663斤,比上年略有减产。

1991年起,西区明显减少稻谷生产,1993年水稻种植面积1660亩,总产671吨(134.20万斤),平均年亩产808斤;1995年起,不再进行粮食生产,保有的耕地用于鱼塘养殖和蔬菜生产。1991-1998年,沙朗镇加大调整生产布局,优化品种结构,增加资金投入,不放松稻谷生产,1994年把确保全镇水稻种植面积3000亩的任务分解到各管理区,着其保证落实,并重申禾田改鱼塘的报批制度,1998年水稻种植面积3100亩,平均亩产1620斤,总产稻谷502.40万斤。

1999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后,西区稻谷生产只在沙朗片进行。此时,沙朗片农业用地17484亩,其中耕地面积7773亩,用于水稻种植面积3100亩。2000年起,西区进行农业示范区建设,稻谷种植面积继续减少,优良品种仍然引进,2002年引进推广水稻新品种2个。2007年西区耕地面积3782亩,其中用于水稻种植面积1431亩,2010年、2011年稻谷生产面积各年的早、晚两造同为237亩,早造亩产同为802斤、晚造亩产514斤,年总产量同为31.20万斤。

表4-2-1 1950-1991年长洲村、后山村水稻生产情况表

说明:1992年起,中山市全部征用长洲片土地,此后长洲片不再生产粮食

表4-2-2 1960-1970年沙朗公社水稻生产情况表

(续上表)

表4-2-3 1971-1998年沙朗镇(公社)水稻生产情况表

(www.xing528.com)

说明:1993-1998年,水稻面积为单造面积;平均亩产为早、晚造亩产合计数。1999年起统计于西区

表4-2-4 1999-2011年西区粮食生产情况表

(续上表)

注:水稻面积为单造面积

(二)小 麦

1970年恢复沙朗公社后,社内播种(间种)小麦19亩,亩产67斤,总产1275斤。1971年增至687亩,实收面积576亩,亩产53.8斤,总产3.10万斤。1972年,针对早晚两造稻谷减产,实行秋季损失冬种补、水稻损失小麦补,全社播种小麦面积从原来计划的360亩扩大到840亩。1974年种植1300亩,1975年,冬种小麦面积2660亩,其中间种720亩。1976年种植2186亩,1979年种植1970亩。1980年减少至664亩,总产47.10万斤,平均亩产71斤,1981年后基本不种植。

(三)番 薯

18世纪中期起,中山已有种植番薯。50-60年代初,各级政府重视番薯生产。1955年,沙朗二社月光花嫁接番薯平均亩产鲜薯6022斤。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番薯生产与水稻生产地位“同等”,中共中山县委提出全县开展千斤稻万斤薯运动。沙溪公社提出一手抓粮食,一手抓番薯,沙朗耕作区属其管辖,也响应种植。

60年代初,粮食短缺,口粮不足,番薯作粮食,群众利用五边地扩大种植。中山农场引种、试验、示范番薯种植,鉴定原有中山种植的品种20个,保留金山种、白花薯、香薯以及禺北白、雷州薯等外,新引进广薯5号,广薯15号等品种。1964年后,随着水稻产量不断提高,逐年减少番薯种植面积。1970年,沙朗公社番薯正种88亩、间种132亩,总产456116斤,其中间种总产226916斤;1971年番薯种植面积697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6%,收获面积661亩,总产126.80万斤,平均亩产1926斤。8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番薯成为次粮或用为饲料,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其中种植最多的1980年,沙朗公社种植122亩,总产67.40万斤。90年代,西区、沙朗农业用地不再安排种植番薯用地,有极少数村(居)民利用边角地种植少量番薯供自己食用或拿到集市交易,乃至不种。

除以上几项粮食生产外,沙朗公社曾有其他旱杂粮种植:1970年高粱间种,总产109.98万斤;马铃薯正种13亩、间种75亩,总产2.13万斤;木薯(鲜)17.5亩,总产4.10万斤。 1971年种植旱杂粮共2209亩,总产24.68万斤,与上年相比,减少69.10%,具体种植为:小麦、玉米、高粱的面积、亩产和总产分别是570亩、53斤、3.10万斤,98亩、328斤、3.22万斤,63亩、61斤、3900斤,蚕豆、番薯、马铃薯的面积、亩产、总产分别是290亩、17斤、5000斤,779亩、199斤、15.56万斤,386亩、45斤、1.75万斤,还有其他杂粮38亩、亩产45斤、总产1.75万斤。

表4-2-5 1963-1970年沙朗片杂旱粮生产情况表 单位:亩、亩产斤、总产担

(四)花 生

落花生(简称花生),又名地豆、番豆、长生果等。50年代后期缺少油料,中山县号召种植花生。1963年中山农场播种面积1088亩,亩产192斤,总产20.95万斤。1970年,沙朗公社花生种植(不含沙朗农场种植)705.3亩,亩产147.8斤,总产10.45万斤(其中秋收12亩、总产940斤)。1971年起,逐步推广甘蔗间种花生和推广秋植花生,并利用低产田改种花生,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是年,全社种植花生766.3亩,实收面积为747亩,总产13.60万斤,亩产182斤。但在“农业学大赛”中,强调“以粮为纲”,1974年花生种植面积700亩。此后,因产量低、效益低,逐渐减少种植,1980年全社的种植面积降至593亩,但总产提高至14.12万斤,平均亩产238.20斤,面积减少但亩产比1971年提高55.40斤。1985年取消油料统购统销,实行合同收购后,沙朗区农村不再种花生。

油料作物除种花生外,还种油菜。1974年种油菜467亩,1980年种油菜31亩,总产589千克,平均亩产19千克。因油菜产量低,1980年后,不再种油菜。

表4-2-6 1962-1970年沙朗片花生产量表

注:缺1964年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