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落花生的道理:借物喻人,学做有用之人

落花生的道理:借物喻人,学做有用之人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体会作者从落花生身上所领悟到的道理吧。(重点)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那样不计名利、默默奉献、造福他人。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做人要做对社会和他人有用的人,不能只讲体面而没有用处。

落花生的道理:借物喻人,学做有用之人

花生,也叫长生果,种子富含蛋白质、脂肪,主要用作油料。本文通过全家人谈论花生的好处,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题直接点明了所要说明的对象。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体会作者从落花生身上所领悟到的道理吧。

1.认识6 个生字,会写9 个生字。正确读写“播种、浇水、吩咐”等词语。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重点)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难点)

许地山(1893—1941)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笔名华生,原籍台湾台南。许地山从1921年起开始写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并从事翻译工作。著有《春桃》《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作品,抗日小说《铁鱼的鳃》被认为是“中国小说界不可多得的作品”。

①可惜:值得惋惜;对发生的情况表示惋惜。

②开辟:开拓发展。文中指把原来荒着的地开垦出来。

③翻地:用工具把土翻松。

④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⑤收获:农作物成熟时,收取果实。也用来比喻心得、战果,本文中指前者。

⑥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⑦便宜:价格低。

⑧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如:爱慕虚荣。

⑨分辨:辨别。

⑩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

近义词

可惜—惋惜 开辟—开拓 居然—竟然 吩咐—命令

反义词

便宜—昂贵 爱慕—厌恶 体面—丢人 希望—失望

①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句解:“高兴”说明姐弟几个都很愿意种花生;“居然”则说明对于收获花生有点喜出望外。朗读时,语调轻快,读出姐弟几个的惊喜与兴奋之情。]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写“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开辟空地,种花生,居然收获了。

②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句解:一种花生,母亲就做了好几样食品,说明母亲很能干,也很重视这次活动。]

第二部分(第2 自然段):写母亲提议开一个收获节,并定下过节的地点。

③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④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⑤我们争着答应:“爱!”

⑥“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www.xing528.com)

⑦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⑧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⑨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⑩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句解:这是父亲对花生的第一次议论。“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

⑪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⑫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句解:这是父亲的第二次议论,由物及人,由花生的特点教育“我们”做怎样的人。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那样不计名利、默默奉献、造福他人。然后用“虽然……可是……”的转折句式突出花生虽然外表不美,却有内在美——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给别人带来好处。朗读时,要体会父亲对下一代满含期望的感情,语速缓慢些,读出殷切期望之情。]

⑬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句解: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得到的感悟。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价中,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并非针对桃子、石榴、苹果等);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⑭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⑮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第三部分(第3-15 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

本文通过写一家人一起庆祝花生收获时对花生的议论,借物喻人,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在习作中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

借物喻人就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比喻人的性格、气质、品格等,本文就运用了这种写法。作者借落花生表明自己的态度:做人要做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人。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如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一样,必须注意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抓住相似的连接点,写出物的特点,再由物及人,联想到人的品质。在这样的文章中,使用恰当而得体的比喻能达到准确比喻、寓意深刻的效果。

小小的花生,短小的篇幅,给我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使我们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以此为鉴,学会做人。

2.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花生的特点: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无私奉献。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做人要做对社会和他人有用的人,不能只讲体面而没有用处。

名师点拨

1.文章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

2.文章采用的最主要的写作方法是借物喻人,借写花生比喻做人。

3.为什么作者说“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平时公务繁忙,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在一起,因此过节还要去请他,这句话说明父亲很重视这个收获节,很爱这群热爱生活的孩子。

4.父亲把花生和哪些事物相比?突出了花生怎样的品格?

父亲把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表美丽,但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5.课文是如何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课文在详略安排上十分得当。作者是这样安排的: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课文只用了“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几个词一笔带过;花生收获节的晚上,一家人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文章一字未提用花生做成的食品味道怎样,这部分为略写。议花生,只是一个晚上的事,文章却用了很大篇幅,属于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够做到主次分明,使文章主题能够鲜明地表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