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足音:探索学做教师之路

足音:探索学做教师之路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明两强”的校训,更是在“明强人”的身上得到了体现。吴校长说了很多,我清楚地记得一句话:“你在民办学校的老本已经啃完了,需要有新的努力,新的学习……”来到“明强”以后,我也主动借来“新基础系列丛书”开始自学,力求尽快掌握新基础的理念,但是,毕竟需要时间去消化、积累和实践。2007年4月5日,区里的“男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如期在“明强”举行,来自全区几十所小学的200多位教师齐聚“明强”。

足音:探索学做教师之路

2006年8月,我来到了百年老校——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下文简称“明强”)。

记得第一次走进“明强”的时候,我就被学校的文化气场所感染,觉得这就是我向往的学校。校园里充满浓浓的人文气息,一树、一花、一草仿佛皆具灵性。百年桂花树、紫藤架、喷水池、凌霄长廊,仿佛在向你诉说百年“明强”经历的风风雨雨,又处处彰显“审美·超越”学校核心办学理念。“两明两强”(明事理,明自我,强精神,强体魄)的校训,更是在“明强人”的身上得到了体现。

刚进“明强”的时候,我负责三年级一班语文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有一次,闵行区要开展“男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示”,学校把我报了上去。我既欣喜,又紧张。欣喜的是有这样一次锻炼的机会,紧张的是刚到“明强”不久,担心上不好丢“明强”的脸。

接下来开始选课文,经过再三思虑,我选择了秦牧写的《我喜欢小动物》一课,理由有三:一是按照进度,基本就到这个单元;二是从班级学生前期的学习兴趣看,我班学生更喜欢有故事情节的课文;三是从我个人的教学倾向看,更擅长教学带有故事情节的文章。

课文确定后,我根据以往的备课经验进行了教学设计,制作了课件

我清楚地记得,2007年3月28日下午,我的试教课上,吴校长把区教研员朱新亚老师也请了过来,一起听我的试教。

那是我进入“明强”以来,第一次上研究课(在“明强”,没有公开课一说,因为每一节课都是带着研究精神去上的,没有十全十美的课)。课堂上,我不但对教案不熟,而且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把控、课堂生成资源的再利用、学法指导等方面,感觉完全不在状态。课堂上,我瞟了吴校长和朱老师一眼,两位表情严肃,一脸的不满意,我的心里七上八下。

下课了,我跟随大家来到四楼大会议室,静静地等着“暴风雨”的来临。果不其然,还没等朱老师开口,吴校长(吴校长是一位特级校长,也是语文出身)首先劈头盖脸地把我说了一通,我当时的脸上火辣辣的,简直无地自容,起先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吴校长说了很多,我清楚地记得一句话:“你在民办学校的老本已经啃完了,需要有新的努力,新的学习……”

这里要补充一下,来“明强”之前,我在闵行区一所新创办的民办学校。确实如吴校长所说,那几年是在“啃”前面积淀的老本,一是因为民办学校的教师培训几乎为零,按照民办学校董事长的说法:“我把你招进来,是因为你行,我是要用你,而不是要培养你!”二是那几年学校不断更换办学法人、校长,教师队伍流动也快,整天提心吊胆。风雨飘摇的学校,自己根本没有心思去学习、提升。(www.xing528.com)

来到“明强”以后,我也主动借来“新基础系列丛书”开始自学,力求尽快掌握新基础的理念,但是,毕竟需要时间去消化、积累和实践。吴校长的一席话一下子“浇”醒了我。吴校长说完后,朱新亚老师没有对我做太多的批评,而是给了我很多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我一一做了记录,那天一直交流到很晚,吴校长也一直陪伴到研讨结束。晚上回到家,我把自己关进书房,又认真地把吴校长、朱老师的建议看了一遍,然后开始研读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因为明强小学参加新基础教育研究,教案格式相对于传统的备课格式要更全面、更详细。既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也有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还有教学设计的意图。备课的时间要比传统的备课多出好几倍,但是,就是这样的备课过程,倒逼着我对教材、学情进行深度分析,对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做深入思考。经过一个周末的“打磨”,教学设计总算完成。

在接下来的清明假期里,我又对教学设计反复斟酌,反复试讲。假期一结束,我又在放学后,留下班级七八个基础一般的同学进行了试教。

2007年4月5日,区里的“男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如期在“明强”举行,来自全区几十所小学的200多位教师齐聚“明强”。那一天,我和花园小学葛亮老师、日新小学陈政老师分别执教了《我喜欢小动物》《家是什么》《秦陵兵马俑》三篇课文。课堂上,我们三位男教师干练、洒脱的教风,独特新颖的教学设计,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幽默简练的语言深深吸引了大家。我的课,无论是教学的设计,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恰到好处,得到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我看到听课的吴校长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课后,我们三位男教师获得了听课教师给予的热烈掌声和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养基地三位学员献上的一大束玫瑰花。那一天,我又一次感受到成功需要辛勤的付出,心里更是对吴校长和朱新亚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指导充满感激之情。

那天下班后,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反思当天上课的过程,总结自己成功的原因,写了一篇《对有效教学的几点认识——由一堂研究课引发的反思》的文章,此文后来发表在上海《基础教育》杂志上。

此后的几年中,我又陆陆续续上了不少研究课,比如,为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上宏中学老师们执教了《信任》一课;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50周年院庆的时候,执教了作文指导课《护蛋》,得到了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的肯定。

一个老师的成长,常常有一些关键节点,抓住了关键节点,获得的成长常常呈几何倍数递增。一次公开课的收获与成长可能是几年的教学也不能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