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东合作研究:促进校际师生交流

中东合作研究:促进校际师生交流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促进中新高等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双方政府签署了制度化的教育交流合作框架。中新两国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最初的形式是中国公派人员赴新加坡学习。2019年起,中国每年另派15名来自高等职业院校优秀教师赴新加坡理工学院见习交流3个月。除此之外,中新各级政府、学校以及非政府组织还发起许多教师交换、培训项目。校际交流最大的群体是学生,中新双方为学生交流合作搭建了各种双边、多边平台。

中东合作研究:促进校际师生交流

为促进中新高等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双方政府签署了制度化的教育交流合作框架。中新双方搭建了丰富的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新加坡从中新建交次年起便设立了专门招收中国学生到新加坡公费留学的新加坡教育部奖学金计划。1999年6月,中新双方签订了《新加坡共和国教育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交流与合作备忘录》(简称《备忘录》)。两国在2003年成立中新双边合作联委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在2019年的会议上,两国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青年实习交流计划的协议》,为中新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提供实习交流机会,这是新加坡与他国签署的第一个双边实习交流计划。

中新两国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最初的形式是中国公派人员赴新加坡学习。1999年,《备忘录》协定两国每年互换语言教师进修奖学金名额。2019年起,中国每年另派15名来自高等职业院校优秀教师赴新加坡理工学院见习交流3个月。除此之外,中新各级政府、学校以及非政府组织还发起许多教师交换、培训项目。

校际交流最大的群体是学生,中新双方为学生交流合作搭建了各种双边、多边平台。《备忘录》协定两国每年互换10个为期1年的奖学金学生(含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生)。2002年5月,两国订定了“中新本科生交流计划”,双方同意每年交换50名优秀大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访问交流。除此之外,双方鼓励和支持本国有关机构和大学为对方的学生提供奖学金或其他资助。新加坡各大高校也积极与中国高校建立合作机制,搭建各种合作平台,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多所国内重点大学有合作项目。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前往新加坡留学的规模更为庞大。2002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当时在新加坡留学的中国大陆学生就有1.3万至1.5万名,占到新加坡留学生总数的1/3。近年,新加坡的国际学生中超过半数的学生来自中国大陆,达到约5万人。据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新加坡2015—2018年来华留学生人数也达到5 000人左右(见表3-9)。(www.xing528.com)

表3-9 2015—2018年新加坡来华留学生数据

数据来源: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