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华大学公费留学政策:1912-1937

清华大学公费留学政策:1912-1937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这其中不能不提的是清华培育选拔的“公费”留学机会。凡是考上清华学堂就取得了留学资格,“加工”期满后,照例能出国留学。此时,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也不再具备公费留学的资格,但清华还是每年要为美国遣送一批留学生。另外,清华还保留一些公费名额给自己研究院的毕业生和各系的助教。类似清华的庚款留美考试之外,当时这种性质的公费留学,还有中英庚款的留英考试,中法大学的类似的公费遣派留学生的办法。

清华大学公费留学政策:1912-1937

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国家体制的改变和工商业的发展,在当时的氛围下,对留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一方面近代外交、工业、科技教育各项事业需要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青年,这也促使留学生变得身价百倍。在大学里,许多人都把出国留学作为毕业后最理想的去处。这当然有现实的考虑,动荡的社会现状下,大学生尽管是百里挑一的“稀罕物”,但抢到一只稳定的饭碗并不容易。毕业即失业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单靠一张大学文凭,到社会上去,生活、职业都没有保障。而要捧上一只摔不破的铁饭碗,还是得去铁路、邮局这些洋人控制的地方。要向上爬到生活比较优裕和稳定的那个阶层里去,出了大学的门还得更上一层楼,那就是到外国去跑一趟。不管你在外国出过多少洋相,跑一趟回来,就会身价翻倍,被人刮目相看了。当时甚至流行着一种说法,女学生找对象的公式是“中学找大学,大学找留学”。

在这种背景下,留学多少成了变相的科举,虽然科举已经废除,但在不少传统的“书香门第”、传统士大夫家庭,上大学如同考取举人,那是身份进阶的第一步。而出洋留学,便如同得了“洋翰林”,拿着文凭回来终究是光耀门楣的事。钱锺书在小说《围城》中便有这样的描述:方鸿渐出洋留学,可缺乏毅力和方向的他浑浑噩噩竟没有专业,也拿不到文凭,为了应付家中老父和资助他的岳丈的期待,他去花钱买了“克莱登” 大学的文凭。而回国后,他岳丈便立马安排他拿着这纸文凭拍照登报,还到处去演讲出风头。而当时不少专业执业的医师律师等,都会在事务所醒目处标明自己留学某国取得的学位,一个留美博士、留英博士的头像往往就是个金字招牌,让人肃然起敬,自然而然地认可其专业性。可见,那时候“洋学生”的名头有多大。

出国留学固然热门,可是对于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却也不那么容易达成。因为出国是要一笔花销的,留学东洋相对便宜,一年也得五六百块银圆,要留学西洋就得五六千块。要取得个洋博士学位,至少也得花费两三年时间。出身富裕家庭的学生可以选择自费留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没有成千上万银圆,只好望洋兴叹了。

那么想要上进的子弟有什么机会呢?留学除了自掏腰包之外,还有“官费”“公费”等方式。起初,清朝政府为了培养洋务人才,决定派留学生出洋,但是当时社会上有地位的人很多不愿离父母之邦,入洋人之国,因而响应者寥寥。因此,留学生的费用全部得由官家负责,这些学生被称为官费生。后来大家逐渐发现,留学回来的人官运亨通,洋翰林比土翰林更吃香。学而优则仕,本是当时知识分子的守则,见留学回来有官可当,官费留学的机会就逐步被达官贵人所把持,用来培养他们自己的子弟,扶植自己的势力,一般人家子弟自然没有机会。

此外,如上海圣约翰、燕京这样的教会学校,以及青年会等组织,因与国外高校联系较密切,英文授课的模式也得到认可,他们的学生或有机会得到推荐机会,受美国大学的助学金和奖学金资助,赴美学习。除此之外,还有靠自己积蓄,到外国去半工半读的留学生,以及更有组织的“勤工俭学”等方式。(www.xing528.com)

而这其中不能不提的是清华培育选拔的“公费”留学机会。清华的建立源自美国退还清政府的部分“庚子赔款”,当时指定用于选拔培育人才赴美留学,它最初叫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后来改称清华学堂。“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或后来的“清华学堂”时期的清华,还不能视作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近代高等学堂,它差不多是一个专门为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进行补习的学校,就像一个人才“加工厂”。开始时招收的对象是十四五岁高小毕业程度的学生,要在清华经过中等科、高等科七八年的学习才送去美国留学。凡是考上清华学堂就取得了留学资格,“加工”期满后,照例能出国留学。

1925年清华学堂成立了“大学部”,至1928年学校的名称也改成了清华大学,标志着清华已具备大学的规模,也不再是人才“加工厂”,而是独立培养人才了。此时,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也不再具备公费留学的资格,但清华还是每年要为美国遣送一批留学生。于是,另外制定了一个留美考试的办法,报考的资格也由小学毕业提高到了大学毕业,而且不仅清华大学毕业生可以报考,其他大学的毕业生也同样可以报考。每年会在报上公布当年招考哪些科目,每科多少名额,这便是“留美考试”。另外,清华还保留一些公费名额给自己研究院的毕业生和各系的助教。清华的研究院招收大学毕业生,规定至少学习两年,提出论文,经过考试及格就可以毕业。每年在毕业生中按平时的学习成绩和最后毕业考试的分数,经各科系的推荐,挑选若干,给予公费留学的机会。

类似清华的庚款留美考试之外,当时这种性质的公费留学,还有中英庚款的留英考试,中法大学的类似的公费遣派留学生的办法。在20世纪30年代下半期,这类公费留学生的数目在留学生的总数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