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城市边缘旅游导向型村落的突围之路

我国城市边缘旅游导向型村落的突围之路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旅游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需从城市边缘村落自身特征和诉求出发。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解决的问题是,城市边缘村落是否能够承载旅游产业。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能够客观评价旅游产业介入城市边缘村落之后,确保不会对村落的生态、社会、文化传承造成不可控的负面影响。一般来说,人均建设用地较充足的村落旅游开发适宜性较高,能为旅游活动提供充足的场地空间。表3-1旅游开发适宜性指标(续上表)

我国城市边缘旅游导向型村落的突围之路

构建旅游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需从城市边缘村落自身特征和诉求出发。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解决的问题是,城市边缘村落是否能够承载旅游产业。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能够客观评价旅游产业介入城市边缘村落之后,确保不会对村落的生态、社会文化传承造成不可控的负面影响。基于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理论,结合城市边缘村落旅游开发的特征,本研究从承载容量适宜性、外部环境适宜性、内部条件适宜性三个角度出发,具体构建旅游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

(1)承载容量适宜性 承载容量主要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容量、社会承载容量和文脉承载容量三种类别。承载容量适宜性对城市边缘村落旅游准入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重要作用。第一,如果将旅游产业引入位于生态核心区或者生态修复区的城市边缘村落中,游客活动势必会影响生态环境,并且与上位规划和政策背道而驰。生态保护级别高的城市边缘村落中,不乏处于自然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震等)频发区内的村落,这些村落一般也禁止旅游准入。第二,如果将旅游产业引入文化保护等级高且不具备展示条件的村落,不仅不能传承和发扬当地文化,有可能还会损害文化遗产的保护。一般情况下,生态或文化保护级别越低,村落的建设允许程度越高,则村落的开发适宜性就越强;反之,保护等级越高,建设允许程度越低,则村落对旅游产业的承载能力越弱。第三,村落的社会承载容量对旅游准入的影响也具有决定性。社会承载容量主要考虑村落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如果村落封闭性过强,或者当地居民抵制旅游开发,这些村落即使旅游吸引力再强也不适合进行旅游开发。

(2)外部环境适宜性 外部环境适宜性主要评价城市边缘村落的外部环境质量是否适合旅游开发,因为旅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村落只是旅游系统的目的地节点,其旅游准入也必须综合考虑客源地状况、连接系统状况等村落外部条件。外部环境对村落能否进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价值,是城市边缘村落旅游开发的外部保障。外部环境适宜性主要考量以下六个因素:村落区位条件、村落景观可达性、区域交通可达性、客源地分布、外部既有旅游市场供给环境、外部社会环境。

第一,村落区位条件主要判定城市边缘村落在旅游系统中的空间生态定位。区位条件主要由村落地理空间与客源市场的接近性和可达性,以及村落所处区域的总体经济环境来综合判定。第二,村落景观可达性指的是游客接触体验村落景观价值吸引物的难易状态。景观可达性的具体衡量指标有空间可接近性、隔离程度等。在本研究中,景观可达性包含景观准入度的含义,指城市边缘村落内部景观可进入程度和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道路硬化处理率、交通停车场面积、车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村落旅游的景观可达性。第三,区域交通可达性主要是指城市边缘村落在区域尺度范围内的交通环境条件,主要衡量内容包括村庄主要道路交通系统与外部区域的衔接和连通,例如与镇中心区、周边城市的交通道路联系;另外,对于周边分布有知名景区的城市边缘村落而言,也要充分考虑景区入口到村落的外部交通联系是否便捷,其距离越近、交通方式越多样化,路网布局越合理,则对应城市边缘村落的外部交通可达性越强。第四,客源地分布主要度量城市边缘村落周边的客源市场情况。城市边缘村落依托的客源市场越优越,其旅游开发的适宜性和成功率就越高,例如位于大城市周边的城边村或者位于主要景点附近的城边村。总之,有客源市场依托的城市边缘村落才适合旅游开发。第五,外部既有旅游市场供给环境主要度量城市边缘村落周边的旅游市场是否具有同质旅游产品。因为客源市场是有饱和度的,周边同质旅游开发项目越多,则竞争难度就越大,分得的市场份额就越小。因此,对于周边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城市边缘村落旅游建设项目的村落而言,要经过谨慎的前期论证,再决定能否进行旅游准入。第六,外部社会环境主要度量城市边缘村落外部社会安全隐患。对于外部社会安全隐患较大的村落(包括社会动乱、犯罪频发等),也不适宜进行旅游开发,因为社会隐患会影响村落整体的社会稳定。

(3)内部条件适宜性 内部条件适宜性主要考量城市边缘村落内部的地形地貌、土地资源储备、既有产业现状等方面。第一,村落地形地貌主要度量村落的地形坡向、坡度、高程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决定了城市边缘村落建设用地开发的适宜性。旅游开发也必然涉及土地开发与建设、设施配套等,具有良好的地形地貌对于节省开发建设成本具有重要价值。第二,土地资源储备是衡量城市边缘村落用地合理性、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人均建设用地较充足的村落旅游开发适宜性较高,能为旅游活动提供充足的场地空间。第三,既有产业现状考量了村落经济产业的总体发展状态,因为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典型业态,其介入必然会导致城市边缘村落经济产业结构的重组。如果旅游介入给乡村既有产业造成冲击,需要经过谨慎判定、核算成本之后再进行旅游开发。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构建旅游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如表3-1所示。(www.xing528.com)

表3-1 旅游开发适宜性指标

(续上表)

(来源:作者参考《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的准入评价研究》基础上改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