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宗道人:威县传奇张果的丰功伟绩

广宗道人:威县传奇张果的丰功伟绩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果自号“广宗道人”绝非信手拈来,细细剖析,是大有深意可究的。“广宗”一词隐含了他的根在广香川,或可说成他是来自广香川的道人。“广宗道人”张果来到威县后帮百姓降服了旱魃,从此风调雨顺,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纪念张果,人们遂把威县改名广宗县。河北人对张果情结深固,直到现在还坚持认为张果是广宗县人。

广宗道人:威县传奇张果的丰功伟绩

约在公元690年,张果决定离开两当去各地周游名山圣地,自号“广宗道人”,从此便在一些地方留下“广宗道人”的遗迹,例如河北邢台的五老山神仙洞就有碑文记载:“广宗道人张果,在此修行成为八仙之一。”又有为张果老修建的“栖霞观”。

河北邢台市威县地处黄河故道,土地肥沃却十年九旱,民间传说是因为当地有一个妖魔旱魃作祟。“广宗道人”张果来到威县后帮百姓降服了旱魃,从此风调雨顺,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纪念张果,人们遂把威县改名广宗县。后来张果离开广宗县又去了五老山。河北人对张果情结深固,直到现在还坚持认为张果是广宗县人。

张果在邢台五老山神仙洞隐居了约三年时间,继续沿太行山北上,最后在娘子关与滹沱河间的枝条山定居下来。从那以后张果才进入山西,“往来汾、晋间”,是在武则天末年了。所以《旧唐书》记载:“张果者,不知何许人也。……隐于中条山……”

隐居恒州后张果再没有使用“广宗道人”这一称谓,原因主要是为了借助从尧帝到盛唐不同历史时期曾出现过四个张果这一线索,让“张果”这一名字从现实中走进历史,再从历史中走入现实,为自己披上更加浓厚的神秘色彩。这期间他的活动范围也很小,主要是在晋东南一带。武则天听说张果已得长生不老之术,派使者找他进京。张果佯死骗过使者,当地盛传张果死后身体腐烂生蛆,臭不可闻。后来人们又在恒州发现他还活着,这就是借用民间口碑无限夸大的功能来抬高自己的地位,也是为唐朝统治者注意到自己的一个很好的铺垫,从而才有了后来的唐玄宗驰召张果,张果顺水推舟来到东都的圆满结局。(www.xing528.com)

广香镇,确切地说是在现在两当县城北的戚家沟硙头庄一带,硙头庄曾经有棵四五围粗的国槐,树龄估计在1400年以上,传说那槐树就是张果的侄儿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