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儒家仁学:身心合一的当代意义

实践儒家仁学:身心合一的当代意义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笔者认为,“仁”首先指向我与自身的关系,自家生命的身心一体才是仁德的基础,也是“学仁”的第一义。换言之,自我的身心一体是关爱他人的基础和前提。广义而言,身心问题可以说是一切学问、一切时代的总题。这样看来,“身心一体”之“仁”超越了通常理解的“爱人”之类的普通伦理内涵。因此,“身心一体之仁”解决的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

实践儒家仁学:身心合一的当代意义

张卫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众所周知,“仁”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实践内涵就是“学仁”。这种学,并不是今人理解的学习知识。“学”字的甲骨文,字形是双手构木建盖房屋,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而不是停留在头脑中的知识思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学”的含义是“觉悟也”。在儒家思孟一系的心性之学看来,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对于仁德具有天然觉悟的能力,仁德之“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正如《中庸》所说:“仁者,人也。”因此,“学仁”就是通过修身来实践仁,唤醒内心之“仁”的自觉,也即我们内心本有的仁德。换言之,即是觉悟人性真正的内在本质。

“仁”的本质含义是什么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仁”为“亲也”。我们长期以来受许慎解释的影响,把“仁”的内涵理解为对他人的关爱,因为《论语》也说“仁者爱人”,表达的是我与他人关系的人际内涵。而笔者认为,“仁”首先指向我与自身的关系,自家生命的身心一体才是仁德的基础,也是“学仁”的第一义。其次才是仁者爱人,即我与他人的关系,这需要首先调适好自家的身心状态。换言之,自我的身心一体是关爱他人的基础和前提。

“身心一体”之“仁”的文字学根据是,在1993 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出土的战国楚墓竹简(简称郭店楚简)中,“仁”字出现过67 次,写作“上身下心”的是55 次。也就是说,“上身下心”应当是战国时期楚国“仁”字的通行写法,反映了孔子后学中子思一系对于“仁”“心性”的理解。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身”既是声符也是形符,作为形符的“身”是指己身。“上身下心”的意思是心反思并主宰着身,身心一体。尽管对这个字形的理解,学界目前还有争论,但许多学者还是认同“上身下心”的字形内涵为“身心一体”。实际上,即便没有郭店楚简中“上身下心”的字形,“仁”字仍然具有身心一体的面向。因为,《论语》之“克己复礼为仁”“修己以敬”、《中庸》之“成己,仁也”、《荀子》之“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等等,都指向自我的修身与身心一体。广义而言,身心问题可以说是一切学问、一切时代的总题。

那么,怎样实践“身体一体之仁”?笔者结合儒家的基本修身工夫,作一点合理的阐发。

第一,“上身下心”意味着心反思着身,身之主宰便是心。

心指内在的本心、德性、精神意志,身指身体的欲望、发之于外的行动。心能够反思、主宰身体的欲望、外在的行动,如《大学》所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是修身工夫的第一步要求。

第二,“身心一体”,要求心与身、思想与行动时刻保持当下的统一,这既是修身的工夫,也是君子人格所要达到的境界。(www.xing528.com)

这个工夫,就是宋明儒者所说的“主敬”——“主一无适”,德性做主为主一,精神不发散为“无适”。曾国藩解释主敬工夫为“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现代儒者伍庸伯解释《大学》中的诚意工夫为“心在当下,不走作”。走是游离,思想不能集中于当下;作是造作,言行不是出于良知本心,而有功利或私意之夹杂。这里主敬、诚意工夫表达的内涵都是一致的,就是身心状态的当下一体。比如你的身体在工作或在学习的岗位上,那心思就应该专注于工作或学习,如果心不在焉,就是心不在腔子里,身心不统一,那么工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都不会高;再比如为了功名利禄而努力工作、学习,为了取悦上级而努力表现,都不是出自本心之自然,就是造作,有私意夹杂。从现实生活来看,在很多领域成为精英的人物,比如大学问家、大艺术家体育冠军身上都具备一种素质,就是专一纯粹地投入某项技艺,心无旁骛,身心一体。特别是在体育比赛中,顶级运动员身上最能体现当下专一不杂、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心理素质——比如不受对手成绩带给自身的心理压力,也不受“前一个动作没发挥好,下一个动作一定做好”等而自我加压,等等,而是保持心的空灵状态,专注于当下的每个动作,其结果往往是,体育技能达到了最完美的发挥。可以说,优秀选手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在体育比赛这件事上做到了身心一体。

当然,对于修身工夫而言,安住于当下之心,根本上就是自己的本心,它不是一般意义的道德心,而是时时处处遍在、不受外界扰动、不被习性私欲遮蔽、澄明而觉悟的本心。它包含伦理道德又超越伦理道德,《大学》称之为“明德”,宋明儒者称之为“心体”“性体”,王阳明称之为“真己”。它是人性的本质,真正的自我。以这样的澄明本心来主宰身,就能够在自家身心上自主自如。这样看来,“身心一体”之“仁”超越了通常理解的“爱人”之类的普通伦理内涵。

按照这个标准,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身心不一致的情况就太普遍了,比如失眠的状态是,身体很累了想要休息,但心思活跃无法停息,可谓心主宰不了身;比如心里想戒烟而身体又舍不掉;比如心里明知婚外恋不对但控制不住身体的欲望,也可谓身心不统一;再比如每天都立志要积极进取,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懈怠懒散、胡思乱想等,由此消磨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经常对自己不满意,也可谓心主宰不了身。这些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状态,形成一个个身心困境,导致身心不自在,最终整个人格布满大大小小的亏欠与漏洞。明代大儒高攀龙针对这种情况说:“人要于身心不自在处,究竟一个着落,所谓困心衡虑也。若于此蹉过,便是困而不学。”的确,大多数人都是在身心不自在处蹉跎马虎过去了,只能平庸而被动地活着。儒家把这种顺遂身体欲望、习气而随大流度日的人称作为小人,相反,君子就是不受世俗外境牵引、有着反省和修身自觉的人。他能够在身心不自在处奋力地究其根源,努力地克除习气,找回本心的觉悟能力和主宰能力,这就是修身成仁的工夫。

如果保持身心时刻一体,用德性的力量把一个个人格漏洞填平,让德性的光明充塞身心,那么本心原有的快乐就会充盈于身,如孟子所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又如王阳明所说:“乐是心之本体。”如果保持身心时刻一体,本心原有的生生不息的动力也会充盈于身,如《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因为,我们的本心原本就是光明、喜乐、生生不息的。修身的意义就在于,扫荡遮蔽本心的私欲干扰,回复我们的本来面目。

因此,“身心一体之仁”解决的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这是极具现实意义的。现代人身心的最大困境就是身心分离、知行分离,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讲就叫作“痛并快乐着”,身体在放纵享乐,心灵陷入无处安放的痛苦。其实,解决身心分离的办法,是我们每个人从当下就能做到的。梁漱溟先生说:“饭好好吃,觉好好睡,路好好走,话好好说,如此之谓‘敬’。”简单地说,“敬”就是听从本心的自然安排,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实实在在地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工作、学业、家庭、交友等等,对每一件事都尽好自己的本分,就会感到内心踏实,这就是“心在腔子里”,这是身心一体的初步修身工夫。进一步,身心一体的高级工夫,是一种通过长期自觉修身训练达到的定力,是一种内心保持澄明安乐、不为外物和物欲干扰的定力,如宋代大儒程颢所说:“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古代儒者用尽一生心力所努力者,不外于此。

概言之,身心一体,是通过修身工夫来提升心灵的定力、智慧与正能量,以此驾驭身体与外境,不断提升生命的智慧境界。如是,身心一体又延伸为知行合一,仁与智的统一,做人与做事的统一,自我与世界和谐统一。自我的修身之路永远向上开放,永无止境,其义理不囿于时代,而能贯通于古今。这是我们今天重视中国文化“修身为本”的意义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