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登封三祖庵塔:金代古塔建筑研究

登封三祖庵塔:金代古塔建筑研究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登封三祖庵位于嵩岳寺北3千米的深谷之中,地理坐标北纬34°30′,东经113°00′,海拔842.8米。登封三祖庵塔始建于金元光二年,坐北朝南,南偏西10°。登封三祖庵建于圣竹林寺旧址,据清代《少林寺志》载:“三祖庵,在寺东十余里,法王寺后。为圣竹林寺废址,北有罗汉祠。”元、明时期,禅宗僧众为纪念三祖僧璨,改圣竹林寺为三祖庵。[26]近年,文物部门对三祖庵塔进行了维修加固。

登封三祖庵塔:金代古塔建筑研究

登封三祖庵位于嵩岳寺北3千米的深谷之中,地理坐标北纬34°30′,东经113°00′,海拔842.8米。三祖庵背依嵩岳太室山诸峰,左右山岭夹峙,庵前东西两条小溪汇合潺潺通过,终年不涸。登封三祖庵塔始建于金元光二年(1223年),坐北朝南,南偏西10°。平面呈正方形,须弥座基,七层叠涩密檐式砖石塔,通高10.20米。

登封三祖庵建于圣竹林寺旧址,据清代少林寺志》载:“三祖庵,在寺东十余里,法王寺后。为圣竹林寺废址,北有罗汉祠。”[25]据立于三祖庵前的明成化九年(1473年)的“重建三祖庵记”碑刻载:“隋文帝仁寿三年三祖僧璨镜智大师,适往湘潭而经过少林也,爱其两三壁立,一水玉横,登岧峣岣嵝,矗矗嵯峨,怪木奇卉,萦口蜿径,幅池隐隐,贻不可旷,遂卓石,辟榛芜而开山始也。”唐时,蜀僧法藏曾至寺讲经说法。金代在大殿东侧创建七层叠涩密檐式砖石塔一座。元、明时期,禅宗僧众为纪念三祖僧璨,改圣竹林寺为三祖庵。明代天顺年间,住持道兴重修祖师殿、演法堂、香积厨、舍利塔等建筑。由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重修三祖庵记”看,明代三祖庵建有山门、钟楼、伽蓝殿、大殿等。明代弘治时期进士王尚 、清雍正时期进士郜煜都曾留下名曰《三祖庵》的诗作,描绘了三祖庵当时的状况。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刘昌德等人在三祖庵后修罗汉洞。大殿等建筑毁于“文革”时期。[26]近年,文物部门对三祖庵塔进行了维修加固。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