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南古塔研究:登封永泰寺均庵主塔

河南古塔研究:登封永泰寺均庵主塔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登封永泰寺始建于北魏,原名明练寺。金代,永泰寺一度更名为永禅寺,并兴建了千佛阁。1927年冯玉祥主豫期间,推行没收寺产、驱逐僧侣等政策,永泰寺遭到毁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逐年拨款修缮保护永泰寺遗存文物,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将永泰寺唐塔及寺院列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永泰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古塔研究:登封永泰寺均庵主塔

登封永泰寺始建于北魏,原名明练寺。传说北魏正光二年(521年),宣武帝之女永泰公主在嵩山出家为尼,后由其兄元诩在此建寺院,供公主修行。因此地原有南朝梁武帝之女明练公主塔,故定名为明练寺。隋唐时期对寺院加以增葺,唐神龙二年(706年)更名为永泰寺。据唐天宝十一载(752年)的“大唐中岳永泰寺碑”载,当时永泰寺一带共有6座佛塔,留存至今的这座十一层密檐砖塔被称为唐永泰寺塔。五代、北宋时期,永泰寺继续兴盛,并有扩建,寺院中至今尚存十多件北宋时期的石质建筑构件,是当时建筑物众多的例证。金代,永泰寺一度更名为永禅寺,并兴建了千佛阁。大安元年(1209年)建均庵主墓塔。元朝以后,寺院复名为永泰寺,其住持智和、圆公先后修整寺院。元朝后期,寺院逐渐衰落。明朝成化年间,永泰寺重兴,万历三年至四年(1575至1576年)、万历十三年至三十五年(1585至1607年),圆秀、圆敬先后修缮寺院,使其得到一定恢复。崇祯十一年(1638年),在寺院东北山坡上修建肃然、无为二高僧墓塔,即今所见的永泰寺明塔。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曾经多次重修永泰寺,寺院现今格局基本为清代奠定。

永泰寺历史悠久,历代均有修缮、扩建,清代达至鼎盛。1927年冯玉祥主豫期间,推行没收寺产、驱逐僧侣等政策,永泰寺遭到毁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逐年拨款修缮保护永泰寺遗存文物,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将永泰寺唐塔及寺院列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拨款整修加固永泰寺唐塔、金塔(均庵主塔)塔基。2001年6月,永泰寺塔(含均庵主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www.xing528.com)

登封永泰寺位于嵩山太室山西麓,背依望都峰,北临子晋峰,南为少室山和少林水库,地理坐标北纬34°31′26.30″,东经112°58′11.70″。现存文物建筑主要有唐代永泰寺塔、金代均庵主塔、明代肃然无为普同之塔,存有唐天宝十一载(752年)“大唐中岳永泰寺碑”,天宝九载(750年)、天宝十二载(753年)石经幢各1座,明清碑刻13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