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色建筑管理:技术、设计、施工和运营

绿色建筑管理:技术、设计、施工和运营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包含绿色建筑管理每个阶段涉及的所有参与方。绿色建筑管理主要包括技术管理、设计管理、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二)设计管理绿色建筑的设计管理即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的管理。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管理、资源管理、改造利用以及环境管理体系。

绿色建筑管理:技术、设计、施工和运营

绿色建筑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建筑设计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有效的管理在发展绿色建筑上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包含绿色建筑管理每个阶段涉及的所有参与方。绿色建筑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有效的绿色建筑管理需要多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只有构建一个和谐的绿色建筑管理模式,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绿色”氛围,才能保证绿色建筑在我国健康发展。

绿色建筑管理是全面的管理,具体包括五方面的内容:一是全方位推进,包括在法规政策、标准规范、推广措施、科技攻关等方面开展工作。二是全过程监管,包括在立项、规划、设计、审图、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维护使用等环节加强监管。三是全领域展开,在资源能源消耗的各个领域中制定并强制执行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四是全行业联动,绿色建材、绿色能源技术、绿色照明以及绿色建筑的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示范推广等。五是全团队参与,从政府部门到建筑设计、施工和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企业等共同参与。绿色建筑管理主要包括技术管理、设计管理、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

(一)技术管理

绿色建筑建设的过程中积极运用新型建筑节能技术,构建新型建筑节能体系,把简单实用的技术很好地应用到绿色建筑中。绿色建筑的难点在于把先进适用技术在建筑中用好,这符合技术发展规律——继承和扬弃,而不是简单的替代。扬弃的含义是淘汰不合理、落后的,保留合理的。在推广新技术和开发绿色建筑过程中,均应注意这个问题。

(二)设计管理

绿色建筑的设计管理即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的管理。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周围环境的气候条件,要考虑应用环保节能材料和高新施工技术,要考虑人、建筑和环境协调统一。在这三个原则中,绿色建筑在设计时要构造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即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绿色建筑还要根据项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地源热泵及风力发电等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三)施工管理

一个工程项目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到资料归档管理,整个流程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其中,施工是将设计意图转化为实际的过程,施工过程中的任何一道工序均有可能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致命的影响,因此施工管理也是绿色建筑非常重要的管理环节。

绿色施工管理可以定义为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管理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施工管理技术。绿色施工管理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体现,是绿色施工管理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管理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管理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管理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管理技术。(www.xing528.com)

2017年有地方规定,为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减少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要求达不到文明施工标准化要求和安全生产不达标的施工现场,坚决不得开复工,对擅自开复工行为,有关部门将进行严厉惩处。施工企业必须按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认真组织施工,推行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完善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措施,减少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施工现场达不到文明施工标准化硬件要求的,如未安装降尘喷雾系统、地埋式轮胎清洗设备和远程视频监控设施的,一律不得准予开复工。

(四)运营管理

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是在传统物业服务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在给排水、燃气电力电信、保安、绿化等的管理以及日常维护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通过有效应用适宜的高新技术,实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目标。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管理、资源管理、改造利用以及环境管理体系。

网络管理即建立运营管理的网络平台,加强对节能、节水的管理和环境质量的监测,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必要的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系统。

资源管理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节能与节水管理。建立节能与节水的管理机制;实现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办公、商场类建筑耗电、冷热量等实行分项计量收费;节能与节水的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对绿化用水进行计量,建立并完善节水型灌溉系统。二是耗材管理。建立建筑和设备系统的维护制度,减少因维修带来的材料消耗;建立物业办公耗材管理制度,选用绿色材料。三是绿化管理。建立绿化管理制度,采用无公害、无病虫害技术,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土地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四是垃圾管理。建筑装修及维修期间,对建筑垃圾实行容器化收集,减少或避免建筑垃圾遗撒;建立垃圾管理制度,对垃圾流向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无序倾倒和二次污染;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改造利用即通过经济技术分析,采用加固、改造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通过改善建筑空间布局和空间划分,满足新增的建筑功能需求;设备、管道的设置合理、耐久性好,方便改造和更换。

环境管理体系,即加强环境管理,建立相关的环境管理体系,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环保支出、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