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雁塔和小雁塔:中国早期艺术史中的砖塔

大雁塔和小雁塔:中国早期艺术史中的砖塔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雁塔由玄奘法师于公元652年主持建造,公元701年进行部分重建,之后又历经了几次修缮。[19]大雁塔的塔基高约5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全塔高约60米,整体看来像一座细长的金字塔。小雁塔最初有15层,由于两层塔刹被毁,现在仅存13层。兴教寺玄奘灵塔体现了这种砖塔的进一步发展。兴教寺玄奘舍利塔只有5层,底层边长仅5.35米,有一些构件是砖仿木结构。河南嵩山法王寺中的15层舍利塔也是早期的正方形砖塔,可能也始建于唐朝。

大雁塔和小雁塔:中国早期艺术史中的砖塔

想要完整了解中国的砖砌结构建筑,就必须回顾所有的建筑类型。虽然砖石和灰泥是次要的建筑材料,但大部分建筑多少都会用它们来加固或填充木结构,或是将它们作为土、沙砾结构的外层。尽管前文已经提到过这两种不同的砖砌建筑结构,但还应该考虑另一个特殊的建筑类型——塔。塔在中国各地,尤其是北方极为常见,现在还能看到大量建于6—18世纪的纪念碑式的塔,数量至少有三四百座。它们的时间跨度很长。我们可以从历史、技术等不同的角度对它们进行研究,若要对它们进行完整介绍需要厚厚一卷内容。塔的绝大部分是砖砌结构,但一般不会全部都用砖石建造。木结构塔在前文已经有所介绍,砖、石仿木结构塔的详细介绍放在后文中国建筑历史演变部分。在这里,我们介绍几种典型的砖砌塔,并根据它们最突出的建筑特征进行分类。这里所说的塔包括所有的舍利塔、宗教圣地的纪念碑或宝塔等,尽管从建筑的角度看,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早期的塔可能是中国建筑演变过程中的里程碑,从这个意义上看,后建的塔在建筑意义上就不那么重要了。

A. 小雁塔平面图。B.大雁塔平面图。根据关野贞教授的图样绘制。

中国早期砖塔基本上不是从木结构塔发展而来的。砖塔中,方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种类,它的墙为素面,楼层以薄砖作为支撑托臂。传统上认为,这种塔是“印度式”的。最有名的早期“印度式”宝塔是西安大雁塔(图65)。大雁塔由玄奘法师于公元652年主持建造,公元701年进行部分重建,之后又历经了几次修缮。现在的宝塔有五层,与唐朝时最初的建筑形态保持一致。[19]

大雁塔的塔基高约5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全塔高约60米,整体看来像一座细长的金字塔。不同的楼层由塔身上突出的宽大出檐明显表现出来,每层楼砌六到八层砖,越接近塔刹,楼层高度越低。顶层的釉面攒尖掩映在小树的枝丫中。这些茂盛的植被扎根于密檐处,险些将这座脆弱的建筑摧毁。略经烤制的淡黄色砖块砌在土结构外,形成壁面,壁面由细小的壁柱分隔(连续的楼层分别有10、8、6、4个壁柱),塔两侧各有一个圆拱形开口。内部由横梁和木楼板搭建而成,还有一个通往顶层的木楼梯。大雁塔塔身极高,俯视周围的一切,统一有力的布局形成了庄严雄伟的效果。

小雁塔就在大雁塔不远处,始建于公元707—709年。小雁塔与大雁塔的结构很相似,但要小得多,塔底占地仅11.5平方米。全塔不是梯形的金字塔式,而是有些鼓起的细长结构。楼层高度较小,但各个楼层也有密檐突出,与大雁塔非常相似。小雁塔最初有15层,由于两层塔刹被毁,现在仅存13层。素壁面上没有壁柱,只有南北两侧有拱形入口和窗户。小雁塔内部也有木楼板作为分隔,但由于没有楼梯或梯子,这些楼板还遗留下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与大雁塔更像的是西安南部稍远一些的香积寺中的宝塔,始建于公元681或706年(唐永隆或神龙年间),原本有13层,现在只剩10层。[20]虽然经过修缮,但这座塔却变得更加糟糕。和大、小雁塔一样,它也有砖层支撑,但由于壁面损毁严重,瘦长的金字塔形变得尤为明显。它的底层没有分出内室,只有券门,上层拱窗旁则有垂直、水平的分隔。

兴教寺玄奘灵塔体现了这种砖塔的进一步发展。公元669年,玄奘遗骨从白鹿原迁葬到此后,人们修建了这座寺庙。兴教寺玄奘舍利塔只有5层,底层边长仅5.35米,有一些构件是砖仿木结构。建筑结构与前文提过的塔基本相同,但楼层没有常见的密檐标示,而是在高浮雕的壁柱上由托臂叠层出檐。不过壁面的处理还是表现出它受到一些木结构建筑的影响。

玄奘舍利塔两侧各有一座矮小的三层砖塔(用于存放玄奘弟子的舍利),这两座塔密檐没有其他装饰,为简单的砖结构建筑。在中国著名的佛教大师和僧人的灵塔中,这种四角形泥砖结构宝塔很多,其中最大、最美的一座位于西安南部兴教寺附近的百塔寺中(图68B)。此外,山东神通寺、河北房山(今北京房山)也能够看到类似的唐朝宝塔(房山的是石塔)。

河南嵩山法王寺中的15层舍利塔也是早期的正方形砖塔(图69A),可能也始建于唐朝。洛阳白马寺的齐云塔也是唐朝的宝塔结构(图69B),它原为释迦舍利塔,因大火损毁,重修后改称齐云塔。[21]齐云塔呈正方形,由砖层支撑的密檐分为13层。由于密檐对于层高来说显得过长,因此这座塔与其他早期的宝塔相比,比例没有那么协调。

在这方面,河北正定开元寺的须弥塔(图68A)更加完美,它始建于唐朝,后来被毁,顺治十八年(1661年)重建。塔底边长10米,塔身被密檐分为9层,越靠近塔刹越小。塔身壁面稍有磨损,上面没有什么装饰,只在上层的南侧开有券门和方窗,石台基的四角有8尊看起来像是支撑着整个建筑的力士石像。须弥塔的砖砌结构非常出色,在清初顺治和康熙时期经历了重建修缮,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的砖砌结构。

显然,唐朝流行的砖塔结构就是壁面朴素、砖层垒砌、密檐分层的方形宝塔。其结构虽然非常简单,但恰如其分的比例使整座塔显得非常优美。随着历史的发展,塔身结构似乎有扩大密檐与层高比例的趋势。

此外,还有一些结构特殊的宝塔,如山东历城的九顶塔。此塔始建于公元770年或稍晚些时候(图70),[22]塔身呈八角形,较矮,密檐很大,八面略微向内凹陷。塔檐上端各隅角处筑有方形小塔8座,中央的中心塔较大,小塔与主塔不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整个建筑更多表现出的是奇特,而不是优美。这一实例证明,中国人对砖结构建筑的把控非常自如。同时,它也说明了内泥外砖结构崩塌的内在原因:水通过砖缝进入内部后,泥土中就会出长出茂盛的植物,植物逐渐将表层破坏,最终使其成为碎块。(www.xing528.com)

很久以前,中国人就开始建造普通的八角形宝塔,造型大概为圆锥形。嵩山的嵩岳寺塔(图105)是最早的一座八角形宝塔,它始建于公元6世纪初,现在仍伫立在嵩岳寺中。在风格演变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嵩岳寺塔。就现存的砖塔来看,八角形宝塔似乎在宋朝之前并未大肆流行,因为我们所知的大部分八角形宝塔都是在宋、辽、金时建造的,也有一些宝塔建于明朝或者更晚。山东邹县重兴寺的九层宝塔是最早的八角形密檐式宝塔,塔身结构坚固,很可能建于唐朝末期(图71A)。圆润的壁柱突出了八角形顶点处的造型,宽大的密檐由底下的斗栱支撑,上部各层有用砖砌成的极密的仰莲瓣作为檐下的装饰。这些造型题材在之后的宝塔上经常出现,但这座塔的造型还是较为保守,圆锥形塔身也比之后的宝塔笨重。

杭州、苏州的某些八角形砖塔具有相似的风格,其细节处理更加细致,建于吴越至南宋时期(公元907—1279年)。其中,杭州的雷峰塔最大,可惜的是,由于水对砖砌结构的腐蚀和破坏,它在几年前已经坍塌了。另一座高大的圆锥形塔是保俶塔,它虽然仍伫立在原地,但也已破败不堪(图71B)。保存情况较好的是苏州的虎丘塔(图72A),虽然有些倾斜,但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整体的稳定。虎丘塔有7层,每层飞檐下的斗栱结构都极为复杂,八角形塔身的每一面都有加了窗框的窗户。单就里面无与伦比的绘画来说,它就难以超越。

北方地区也有许多宝塔与这种塔类型相似,我们只能向大家介绍几座最杰出的。其中造型最优美、保存最好的是开封铁塔,始建于宋乾德年间(公元963—967年),是一座普通的八角形塔,塔身共13层,塔高56米多,宽10米。从比例来看,该塔高大挺拔,极为优雅。它的名字并非源于建筑材料,而是得名于塔身似铁锈的棕红色(图72B、73)。塔身布满琉璃砖,上面压印着佛教徒形象和各种装饰。塔身颜色主要是棕红色,绿、黄色点缀其中,更加突出了其优雅之感。此外,飞檐的斗栱和塔刹也是琉璃砖,南面窗户位置上的佛龛中放置黄釉佛像(重建于明朝)。这座塔是中国最美的塔之一,结构的坚固性仍是建造者关注的主要问题。宝塔中心部位是坚固的圆锥形,底部高6米,旁边有一座仅有0.65米宽的台阶,是连接塔内外的通路,上有叠涩拱。虽然楼梯极陡,又窄又黑,但还是可以通过它上到塔刹。

开封更重要的一座塔是天清寺中的繁塔(意为繁盛、壮丽之塔)(图74A、B),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原塔为9层,明朝时,塔身上部损毁,现在主要有3层,上面还有一个两层小塔。繁塔平面为六角形,塔身为双层墙,中央有开放式屋室。底层有六边形圆顶,支撑圆顶的托臂几乎与六边形相垂直。繁塔的内外壁镶嵌佛像方砖,每块砖中都有一个向里凹陷的圆形佛龛。因此,塔壁上无数佛龛的光影对比效果非常生动,整个结构如图画一般,设计真是别具匠心。繁塔是体现宋朝砖结构建筑装饰趋势的绝佳代表。

实际上,宋朝大部分砖塔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塔壁有人物或花卉的陶土装饰。建造于辽代(南宋时期)[23]的顺德府天宁寺塔和房山云居寺塔都有这种较为成熟的装饰造型,北京、沈阳附近建造于同一时期或更晚时期(当时中国北方由金代统治)的许多宝塔也都有这种装饰造型。建造于公元11、12世纪的宝塔数量众多,囿于我们的研究范围,在此不对它们进行详细介绍。这些塔大部分都是坚固的砖土结构,塔内只有底层供人使用,飞檐将上部各层分开,因楼层高度很低,所以塔内上层都很暗,视野也因飞檐而变得很狭窄。而房山云居寺中的北塔则是另一种不同的结构设计(图75)。此塔下部是八角形须弥座,其上两层较高,装饰有仿木结构的浮雕、壁柱、门框和斗栱飞檐,上部呈瓶形或圆锥形,属印度舍利塔类型。

但是,砖塔更常见的形制是:塔平面呈八角形,主层为一层,上部为八到十层较低的楼层,外部用叠涩法砌出塔檐。房山云居寺中的南塔便是如此(图76)。南塔塔基装饰丰富,有人物和花卉浮雕带,塔基顶部还有双层莲花瓣,整座塔好像立在花萼上。

暗层较多的八角形宝塔是中国北方最常见的一种宝塔类型,其塔身越靠近塔刹越尖,不仅出现在辽代和元代,在明朝初期也出现过。北京天宁寺塔(图77A)和慈寿寺塔(八里庄塔,图77B)是这种宝塔的典型代表。它们都有13层,塔基很高,底层内有较大的人物浮雕装饰。大量密檐形如屋檐伸出低矮的楼层外,与高高的底层形成非常生动的光影对比效果,整座塔看起来像是从顶部压缩了比例。

河北定州有一座更大的八角形砖塔,整体比例也更协调。这座巨塔建于辽代(公元1001—1055年)(图78A、B),塔的11层明层有拱形窗,其规模和结构引起了人们在建筑学上的特殊兴趣。这座塔的东侧已经坍塌了,所以宝塔内的结构清晰可见。这座塔中还有一座塔,两塔通过各层厚厚的托臂砖层连接。内塔中有楼梯通往各层,两塔间每层的空隙中还有约2米宽的走廊。塔内每层都有雕像、壁画和单独的佛堂。当水削弱、破坏外塔底层的部分结构后,这部分塔身便塌陷了,从而显现出塔的内部结构(图79A、B)。塔的严重坍塌说明两塔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因这座塔非常大,所以采用了这种特殊的结构。它是中国砖结构建筑高度发达的最为显著的代表。

造型更优雅、更具装饰性的宝塔还有正定临济寺青塔(图80A)和河北曲阳修德寺塔(图80B)。青塔建造于金代(公元1185年),之后经过多次修缮。修德寺塔始建于元代,明嘉靖年间(公元1540年)进行了重建。这两座塔的塔基顶部都围绕着双层莲花瓣,整座塔看起来像是立在巨大的花萼上。青塔底层装饰着假门、假窗,八角形塔的转角处还有圆形立柱,非常优雅。与塔身比例相比,上部9层的飞檐非常宽大,像是斗栱在托举突出的塔檐。这些装饰元素似乎是后来(可能是明初)修缮时加上的,但总体的造型和比例非常恰当,这是比较罕见的。在这方面,曲阳的修德寺塔略逊一筹,该塔塔身中间荷叶形装饰支撑的五排薄板破坏了楼层分布的节奏[24],使中部装饰上方的四层塔身很难凸显自己的存在。中部灰泥装饰的风格具有元明时期的特点。

中国砖砌建筑在明朝达到了巅峰。这一时期,人们基本上没有创造出新的建筑样式,但有时会将旧类型的宝塔建造得非常大。这个时期的建筑师似乎对建筑布局和精巧设计不太感兴趣,而是将注意力放在能力范围内的建筑规模上,体现了他们高超的建筑技术。有斗栱支撑飞檐拱窗的八角形宝塔在明朝极为常见。山西汾州有一座近70米高的13层砖塔,这是一座杰出的纯砖砌建筑(图81B)。它有双层墙,两层墙体通过坚固的拱顶和楼梯连接。楼梯是又短又直的连续阶梯,位于八角形塔两层之间。每层都有砖砌楼板,内外两层的拱窗保持一致。砖砌结构非常有利于表现装饰,举例来说,拱门是四层连续的砖层结构,砖的方向直立、平放兼而有之。塔身没有刷灰泥,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装饰,但每层都有一尊巨大的菩萨木雕,菩萨坐在动物麒麟、龙、牛、马、虎、狮等)上(图82B)。这些雕像也证明了砖塔的建造时间可能是在明朝后期。

有时为了实际需要,一座寺庙中也会建造两座非常相似的宝塔。这种“双塔”在北京历代帝王庙附近就能看到,但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太原永祚寺中的双塔更为出色,建于公元1611年(图81A、82A)。永祚寺双塔比汾州的那座塔要矮,但两者风格十分相似,比例也非常协调。飞檐形如屋顶,檐上有蓝色琉璃瓦,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整体的砖灰色没那么单调乏味;下部也添加了一些装饰带和砖砌勾栏。这两座塔大小有着细微差别,不过它们都有13层,就实际情况而言,它们的确像是一对“双生子”。

有一种特殊形制的宝塔在清朝前期非常流行,即“印度式”宝塔,或称瓶形宝塔。这种宝塔的基座呈正方形,非常高,造型也非常丰富。对所有到过北京的人来说,这种宝塔很常见,因为北海白塔就是这种类型,而且它处于开阔地带,从很远处就能看到。白塔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公元1652年),本是为了纪念第一位造访北京的达赖喇嘛(图83B)。北京的妙应寺白塔与北海白塔很相似,不同的是它完全是用砖砌成的,没有大理石外层(图83A)。另外,沈阳附近也有六座破败不堪的这种类型的宝塔,五台山还有一座更高的此类宝塔(明万历年间建造)。虽然它们的建筑形态非常奇怪,称不上美丽,是非构造性的结构——瓶形塔身上有隆起,瓶形颈部还有装饰用的凸起造型——但它们非常独特,展示了中国人能够毫不费力地将砖砌结构应用到外来建筑形态之中的能力。

除了“印度式”宝塔外,汉白玉宝塔也是较为典型的类型,如北京碧云寺和黄寺中的宝塔,都是用汉白玉建造的。乾隆时期的皇家宫殿也使用了大量的汉白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