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国君主的政治手段:敬天尊祖

秦国君主的政治手段:敬天尊祖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殊不知敬天尊祖正是秦人心怀敬畏之心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秦国君主为强化政权、凝聚人心而采取的一种政治手段。比如秦文公立“鄜畴”、祠“陈宝”,祀“怒特”三件事,表面看是一些祭天、尊神、祀祖的宗教仪式,实则是秦文公依托这些隆重盛大的祭祀活动,大力向属地民众渲染和灌输“托天命而主秦”“得祥瑞而王霸”“有敬畏而民心聚”的理念的发扬和扩展,这种宗教行为可以说起到了强化国君权力和统一民众思想的作用。

秦国君主的政治手段:敬天尊祖

一般讲到秦人的精神遗产,大都讳言讲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许多人或认为这是迷信,是秦人负面的东西,不值得继承和宣传。殊不知敬天尊祖正是秦人心怀敬畏之心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秦国君主为强化政权、凝聚人心而采取的一种政治手段。

图30 弩机

从表象看,秦人以强悍霸气出名,但这个民族却是一个敬畏天地、祖先和神灵的民族,这一点从襄公建“西畴”、文公立“鄜畴”、“怒特祠”就得到充分体现。嬴秦尊神崇祀的宗教传统可以追溯至其远祖颛顼帝,他是五帝时代把各部落众多图腾神纳入最高领导核心由其族邦之主统一掌握进行宗教改革的第一人,他彻底改变了远古各氏族图腾神祭祀纷乱之局面,将万千众神归之于“天”,并规定只有部落联盟领导集团的首领才有资格与上天对话和行使祭天的权力。这样既改变了因祭祀泛滥而消耗大量财物造成“民匮于祀”的现状,同时还整顿了宗教乱象,解决了小群体之间因信仰不同而造成的隔阂,实现了族邦权力核心对宗教的垄断,从而为政权与神权、族权的结合开辟了畅顺的通道。因为那个时代,政治和宗教本身就密不可分。

周人是把天、祖分开来祭祀的,“天帝”也只有一个,不分东、南、西、北、中,更不分什么“颜色”。但秦人直接把先祖少昊认定为西方之天帝,“五行”上西方属金,色白,所以少昊被尊为白帝。秦襄公所立之“西畴”开畴祭之先河,《史记》中有5篇文章中均有述及,足见其重视程度之高。襄公立畴祀白帝少昊,不是以祖配天,而是将祖先与天帝合二为一。之后数代秦公所立之“鄜畴”“上畴”“下畴”“密畴”“畦畴”皆是“西畴”畴祭的扩大和深化,由专祭祀“白帝”还演绎出了“五色帝”。其深层意义在于,以“分解”天帝的方式,把本族始祖少昊尊举于天帝行列,从而张扬嬴秦祖权和族权的神圣性,也开启了天、祖、君三权合一的新纪元,同时也提升了秦国地位的崇高伟岸和神秘性。(www.xing528.com)

有敬畏心对一个人或民族而言,其实是一种美德。一个没有敬畏心的民族是缺乏凝聚力和核心价值观的,也注定成不了大气候。祝中熹先生在《秦史求知录》中说:“在先秦贵族社会统治体制中,神权因素占据很大比重……崇尚神权可以强化政权,精神的控制可以形成群体的向心力,贵族社会的领袖们深明此理。”[15]所以,历代秦君凡遇大事均要占卜,借助自然界的神异现象在祭祀上帝、祖先、神鬼方面做足了文章,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秦文公立“鄜畴”、祠“陈宝”,祀“怒特”三件事,表面看是一些祭天、尊神、祀祖的宗教仪式,实则是秦文公依托这些隆重盛大的祭祀活动,大力向属地民众渲染和灌输“托天命而主秦”“得祥瑞而王霸”“有敬畏而民心聚”的理念的发扬和扩展,这种宗教行为可以说起到了强化国君权力和统一民众思想的作用。

秦人虽然敬天祭祖,心存对神灵和天地的敬畏,但其宗法观念却比较淡漠,他们不像周人那样建立以血缘为纽带的众星拱月的国家政权体系,从天子、诸侯、大夫、士都是有宗亲血缘关系的,把国家的土地封给宗族以捍卫王室。因为秦人从周人的失败中得到教训,他们明白,刚刚封土列国的毕竟血统很近,但过几代就血缘远了,感情淡了,就成了路人,也起不到靠血缘来拱卫天子的作用了,反而白白分割了王室的土地和人口。所以,秦人在国家管理上很少有大量赐封土地予某人某族的现象。因此,秦人的宗族势力也就不如周人那样强大,其宗族对秦王室的威胁也是列国中最小的,这其实也是秦国为什么能在春秋早期就开始成功设立县制的原因。不分封宗族土地自然朝廷就集权,而更多的下层士人还能靠才能进入管理层,这的确是一种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