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安-陇城镇:古老文化的见证

秦安-陇城镇:古老文化的见证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皇六年又恢复陇城旧县名。北宋庆历五年,在今陇城镇置陇城寨,为秦州七寨之一,属县级建制。金占领陇城后,复置陇城县,与寨并存,隶属于秦州。清代,陇城为秦安县八大镇之一。2008年,陇城镇被国家文物局等列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自汉代以来,历代官吏在陇城镇修建过女娲庙和女娲祠,虽经战乱和自然因素数次被毁坏,但代代修葺,重建不辍。

秦安-陇城镇:古老文化的见证

陇城镇,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东部,距县城45公里,东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南邻清水县。相传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人类始祖女娲就出生在此地,因而,陇城镇又有“娲皇故里”之美誉。

陇城历史悠久,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是古代长安关中、通过东南大道进入甘肃境内的第一重镇,处于交通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汉至元,一直是州郡县的治地。西汉时,为街泉县、略阳道。东汉降街泉县为亭(《三国志》简称“街亭”),略阳道更名为略阳城。三国时属曹魏,陇城境内首次置郡为广魏郡,西晋泰始(265—274年)中改名略阳郡,领临渭、平襄、略阳、清水4县。北魏时始置县,为略阳郡属县之一。隋开皇二年(582年)废略阳郡,陇城县更名为河阳县,属天水郡。开皇六年又恢复陇城旧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在陇城镇置文州,以陇城县隶之。武德八年废文州,陇城县改属秦州。贞观三年(629年),在陇城县境置长川县,贞观六年并入陇城县。唐宝应元年(762年),陇右之地被吐蕃攻陷。大中三年(848年),唐官兵收复陇右失地。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在今陇城镇置陇城寨,为秦州七寨之一,属县级建制。此后百年,秦州境内陇城寨、县并存。陇城寨处于宋西部边境,周围蕃部众多,宋金战争不断,老百姓流离失所。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一月,金兵从瓦亭进入陇右,攻陷陇城寨。绍兴九年(1139年)陇城寨被北宋收复。十二年(1142年),宋廷割秦州的一半给金,陇城寨属金。金占领陇城后,复置陇城县,与寨并存,隶属于秦州。

元至元七年(1270年),陇城县并入秦安县,陇城作为县的历史从北魏建县始,约九百年。明代,陇城为秦安县四大镇之一。陇城西街建有都宪牌坊,有绰楔,为刑部右侍郎、部阁堂(今陇城镇张堡村)人张锦所建。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设陇城关巡检司,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撤。清代,陇城为秦安县八大镇之一。有大约建于乾隆年间的“娲皇故里”牌坊一座。民国时期亦称陇城镇,1949年后成立陇城区,1965年撤区并社,1984年撤社立乡,2003年撤乡并镇。[13]

陇城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境内有许多农耕时代和古战场遗留的文化古迹和遗址。1967年,在上袁村出土了一件镌刻秦诏版的“两诏铜权”。三国时的街亭古战场遗址分布在陇城镇境内,清水河上游朝南的山坡谷地地带。著名的街亭之战就发生在这里,街亭也因而名扬天下。六、七十年代在陇城镇街亭古战场遗址一带,农民兴修梯田挖掘出了大量古代的兵器。1997年,秦安县人民政府在陇镇修建碑亭,并由习仲勋题写碑名。

陇城镇重要的名胜古迹还有街亭古城遗址、西番寺、野战坡遗址、“龙泉”古迹、女娲祠、女娲洞、明清街等。西番寺建造于战国时期,古称无忧寺,据传寺名与秦始皇有关,秦始皇统一六国,平定割据陇城的番王阿育王后,觉得天下统一,已无忧矣,遂以无忧名寺。明清两代,陇城镇商业发达,商贾云集,并建有山西会馆。现残存于陇城镇内的明清建筑大多是商铺,分布于陇城镇内街道两边,长约310米,残留铺面103间,其中楼阁式铺面9间,这些商铺是天水市保护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陇城镇历史上商业繁荣的见证,如今因年久失修,有的铺面已经倾斜倒塌,有的檐角已经剥落、毁坏,甚至有一部分旧铺面被主人拆除,改建为新式铺面。

陇城是中国女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距大地湾遗址约5公里。2008年,陇城镇被国家文物局等列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每年五月,陇城镇都要举行天水市公祭女娲大典,2011年5月,女娲祭典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www.xing528.com)

在陇城镇,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就出生在这里,陇城镇至今还留存有后人为纪念伏羲始演八卦而建造的八卦城的遗迹。据当地老人们回忆,八卦城在清乾隆年间被一场大水冲毁,如今有两处遗迹还依稀可辨。

传说中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女娲出生地就在今天的陇城镇一带。民间有女娲氏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之传说。距陇城镇两三公里的半山坡,当地人叫风沟,有女娲洞,为女娲生存憩息的去处。女娲洞位于陇城风台梁西侧的半腰间,全长1.5公里,洞口高六尺、宽三尺许,洞口大而宽,进入10米处忽显窄小,仅一人能进入。2005年2月女娲洞被县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汉代以来,历代官吏在陇城镇修建过女娲庙和女娲祠,虽经战乱和自然因素数次被毁坏,但代代修葺,重建不辍。文革期间,女娲庙被毁无存。[14]1989年,陇城镇的群众自发地集资在陇城南门的原址重建了女娲庙,并邀请书法名家题写了“娲皇宫”“炼石补天”“开天辟地”的匾额。

有史学家提出,应将伏羲女娲的记载传说与大地湾遗址联系在一起来考虑,认为他们不仅仅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而是中国上古时代某一部落的首领。这就使生于风台、长于风沟、葬于风茔神话传说中的女娲,从神话传说的人物还原为原始先民的化身。大地湾遗址的挖掘发现,为伏羲、女娲的千古传说和许多史料记载找到了可查、可考、可辩的历史依据与注脚,也为人文始祖伏羲始演八卦和原始先民结绳纪事找到了可资考证的依据,为女娲抟土造人和大地湾出土的仰韶文化一期以土为主要生存纪事的陶器,提供了前移性的辩说和传承性的演绎,更为陇城镇的“炼石补天”“开天辟地”“娲皇故里”涂上了非常厚重而又有力的辉煌一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