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安地域文化建置沿革

秦安地域文化建置沿革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夏、商、周时,今秦安县地属雍州。西晋时期,显亲县更名为显新县。北魏废成纪县,在今兴国镇腰崖村之古城置安阳县。北周,改北秦州为交州,领安阳郡如故,撤显新、安戎二县;在显亲故地复置成纪县,属略阳郡。略阳县更名河阳县。开皇六年,河阳县更名陇城县。属宋者称汉,属金者称蕃。“秦安城”属县级建制,只是地位次于县。1949年8月4日,秦安县解放,属天水分区管辖。1951年后,先后属天水区、天水专区、天水地区管辖。

秦安地域文化建置沿革

夏、商、周时,今秦安县地属雍州。周孝王(前891年—前886年)时期,县地属秦。春秋(前770年—前477年)时期,县地分属邽、冀两县。战国(前477年—前221年)时期,县地属陇西郡。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设陇西郡,县地属陇西郡。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县地属陇西郡。西汉(前206年—25年)时期,沿袭秦制,以郡辖县,郡国并行。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从陇西郡分治天水郡,郡治平襄(今通渭县治)。天水郡辖16县,其中的成纪(治今秦安县西北叶堡川)、街泉(治今陇城镇)、略阳道(治今五营乡蔡河村)在今秦安县境内。东汉建武32年(56年),刘秀封窦友为显亲侯,今秦安县东北部分属显亲侯国地。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天水郡改称汉阳郡,撤街泉并入略阳,显亲、略阳改为县,属汉阳郡管辖。

三国时,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复汉阳郡为天水郡(治冀县),成纪、显亲属天水郡。西晋时期,显亲县更名为显新县。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显新并入安戎县(治今清水西北,即原戎邑道旧址)。置陇城县,撤略阳县,略阳郡由临渭(治今北道区社棠镇)移至陇城县(治今陇城乡)。北魏废成纪县,在今兴国镇腰崖村之古城置安阳县。西魏大统元年(535年),在安阳君增置北秦州,领安阳一郡,州、郡治均在安阳县。略阳郡移治陇城县,郡治今陇城镇,陇城县改名略阳县。北周,改北秦州为交州,领安阳郡如故,撤显新、安戎二县;在显亲故地复置成纪县,属略阳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略阳郡、安阳郡。略阳县更名河阳县。开皇六年,河阳县更名陇城县。开皇十八年,安阳县改治长川县(治今莲花镇)。唐贞观三年(629年),废长川县并入陇城县。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秦州治所因地震由上邽(今天水市秦州区)迁移成纪县(治今叶堡乡阳兀川的金城里)。天宝元年(742年),秦州治所还迁上邽。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后,县地被吐蕃攻陷,占据达87年,陇城县废。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唐朝收复失地,秦州治所第二次迁成纪。

北宋建隆初,秦州治所迁回上邽(今天水市秦州区)。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成纪县治所迁上邽。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在今秦安县云山乡筑静戎寨。庆历五年(1045年),在今陇城镇置陇城寨。至北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陇城寨有5大部族,34小族,34个姓,总兵马2054匹。宋廷对蕃部剿抚并重,战争不断。(www.xing528.com)

金建国后,挥师南下,县境于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陷于金,绍兴九年(1139年)被北宋收复。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金人占领县境后,宋廷割秦州之半与金,州属宋,寨属金。属宋者称汉,属金者称蕃。皇统年间(1141-1148年)在今兴国镇修筑土城,名曰“秦安城”,并派官员治理。秦安作为地名,实始于此。“秦安城”属县级建制,只是地位次于县。金正隆二年(1157年),以秦安城、纳甲城始置秦安县(治今秦安县兴国镇),属秦州管辖,秦安由城升为县,秦安作为县名由此开始。胡缵宗在嘉靖《秦安志》中说:“秦,故秦州北境也,故亦曰秦。”明万历年间,郭子章撰《郡县释名》(明万历四十二年刻本),对秦安县名的由来作出了合理的解释:“金正隆间置秦安县,属秦州,取秦州安定之义也。”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陇城寨改为陇城县,属秦州管辖。

元至元七年(1270年)撤陇城县并入秦安县,元代秦安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巩昌总帅府秦州管辖;明代秦安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巩昌府秦州管辖;清代秦安县属甘肃省巩秦阶道直隶秦州管辖;民国时先后属陇南道、渭川道、第四行政督察区管辖。

1949年8月4日,秦安县解放,属天水分区管辖。1951年后,先后属天水区、天水专区、天水地区管辖。1985年7月,撤销天水地区,设地级市,辖5县2区,实行市管县体制,秦安县属天水市。[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