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安地域文化》:秦安话词汇特色及独有词语

《秦安地域文化》:秦安话词汇特色及独有词语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从构词看,秦安话的单音节名词较少,双音节名词较多;而动词和形容词中则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这些动词、形容词是秦安方言词汇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三)秦安话独有而普通话没有的词语1.有些表示秦安人特有的生产生活以及习俗方面的词语。

《秦安地域文化》:秦安话词汇特色及独有词语

一、词汇方面秦安方言的特点:

(一)作为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普通话和秦安方言共有一些基本词汇。

(二)秦安方言中许多词汇没有用来标记它的字,考证本字是秦安方言研究一项重要而艰难的工作。

(三)“历史词语”“外来词语”和其他方言区的词被秦安方言吸收接纳的很少,见出本方言较强的保守性。

(四)与普通话比较,秦安话多义词不丰富,多义词的义项也比较少。

(五)从构词看,秦安话的单音节名词较少,双音节名词较多;而动词和形容词中则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这些动词、形容词是秦安方言词汇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六)秦安方言成语较少,但谚语、俗语和歇后语特别丰富,以简练形象的语句,反映了秦安人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

二、秦安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比较

(一)形异实同

秦安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表达同一个概念,所选用的词语不同,包括所用的构词材料不同、构词关系不同、造词方法不同,形成了造词时的“形异实同”。

1.构词材料完全不同,构词关系不同(秦安方言/普通话):

热头、日头/太阳 绛/虹 籼麦/玉米 下井/水桶 基子/土坯 洋芋/马铃薯马勺/瓢 夜歌子/猫头鹰 黑羊儿/蟋蟀 跌绊/挣扎 蛐蟮/蚯蚓 撩程/启程、准备绉绉/蜘蛛

面然/浆糊 连手/伙伴 滚身/棉袄 瓜瓜/锅巴 谩搭/巴结 难打整/害羞 达达/爸爸 婆/奶奶

2.构词材料部分不同,构词关系不同:

辫粉/粉条 白屑/头屑 背锅/驼背 吃烟/吸烟 额颅/额头 多脑/脑袋 蜂儿/蜜蜂 洋火/火柴 笼床/蒸笼 翎膀/翅膀 老汉/老头儿 炮仗/鞭炮 肋肢/肋条

亲近/亲戚 屁眼/屁股 瓦渣/瓦片 响雷/打雷

3.构词材料部分不同,构词关系相同。

抽匣/抽屉 残饭/剩饭 风匣/风箱 羝羊/公羊 颔水/涎水 旁人/外人 黄萝卜/胡萝卜 老衣/寿衣 黑糖/红糖 脬牛/公牛 眼仁/眼珠 围脖/围巾 乡里/乡村 纸烟/香烟 熁火/烤火

4.构词材料完全相同而构词关系不同的词很少。在秦安方言似乎只有“鸡公”,即普通话的“公鸡”。

(二)形同实异

秦安方言词与普通话词形式相同,但词义不同,或者词义有差别。如:

“饭”,除指普通话的“饭菜”义外,还专指面条

酸菜”,特指用浆水制作成的一种菜。

“掌柜的”,普通话指旧时商店的老板或负责人,秦安方言除此外还指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磨”,普通话指磨盘的磨,秦安话是指一种用人力或牛马等牲畜拉着的,把地里的土块压平耱细的农具,即“耱”。

(三)秦安话独有而普通话没有的词语

1.有些表示秦安人特有的生产生活以及习俗方面的词语。如:“曲曲罐”(一种煮茶用具),馓饭(一种成稠糊的饭食)、搅团(比馓饭更稠的加入清汤食用的饭食)、浆水(采用一种一种发酵剂与面汤、熟菜加工成的食物)、推耙(烧土炕的器具)、开箱钱(结婚时男方给女方娘家的人钱)。

2.有不少词(概念)普通话没有相对应的词。

卖派:指说大话、炫耀。

相端:指琢磨、想办法。

僝(chan):一种寂寞或者令人惧怕的感觉

装误:有意哄骗、欺负、捉弄别人。

干散:动作或办事麻利敏捷,办得漂亮。

攒劲:①力量大,②有能力,③长得漂亮。

摺板:固执不知变通、倔强。

攃(zha):伸手抬腿挑衅的样子。“七攃八攃,不如我的一哈。”

三、秦安方言分类词表(括号内注音为秦安方言读音)

(一)自然现象

热头/日头:太阳。

星宿:星。

天河:银河

走星:流星

云彩:云。

抢脸风:迎面来的劲风、顶风。

立凉:太阳未照到的有阴影的地方。

响雷:打雷。

闪火闪:闪电。

霈雨:雷雨

毛毛雨:细雨。

调雨:中雨。

冬隆:冰。

冷子:冰雹

露水:露。

绛:虹。

涝坝:人工或自然形成的蓄水池。

半山腰:山中间。

蹚土:干旱季节人或者牲畜在路上踩踏形成的细土。

乡里:乡村。

烧:霞。晚烧行千里。

大情:大月。

小情:小月

滴檐水:顺着瓦沟从屋檐上掉下的水珠。

天爷:天。

涝坝:水塘。

摇:地震

胡基:土块。

干水:开水

窟圈:野外雨水向下冲刷形成的深洞。

(二)时间节令

年时:去年。

满年:往年。

一歇儿:一会儿。干活过程中休息一会儿。

一气儿:不休息连续走完某段路或干完活。

一碗些:一晚上。

后早:后天。

前儿个:前天。

夜里个:昨天。

夜晚些:昨晚。

三十晚上:除夕

正月十五:元宵

二月二:农历节日。

五月五:端午。

腊月八:农历节日。

历头:历书。

今儿个:今天

昼时候:这时候。

兀时候:那时候。

早申(家):早上。

多早:什么时候。

自亘:从前。

明早:明天。

后早:后天。

外后早:大后天。

侧日:昨天。

早起:早晨。

一天:白天。

年成:年景。

热月天:夏天。

满常:往常。

干粮时:吃早饭时。

晌午时:吃晚饭时。

上正时月:农历正月。

(三)农耕文化

车毂轮:车轮。

竹箩:筛子。

麦摞子:麦垛。

担担子:挑担子。

笤帚:扫帚。

挖地镘:镢头的一种。

摡地:犁地。

杵子:石夯。

揸窝儿:石臼或木臼。

垉子:一种打碎田里土块的农具。

耱:一种磨碎弄平土块的农具。

背篼:一种竹编装东西背在背上的农具。

掩子:一种不用手把的大竹筐。

推把:烧土炕用于推送柴草等的工具。

填炕:土炕中烧的各种杂草碎木末树叶等。

卯:榫子。

杈:碾麦子挑草用的农具。

碌碡:碾麦子的石滚子。

础子:打土坯、筑墙的用具。

连枷:打麦子豆子的农具。

上屲:下地干活。

篅:装粮食的用具。

擦(cha)地:用铁锨翻地。

塌场:碾麦子遇雨,使铺在场上的麦子泡在水里。

窝铺儿:田间看守庄稼或果园的小棚子。

腰:用草、柴拧的捆柴禾的绳子。

活曲子:用绳子打的活结。

田禾:庄稼。

籼麦/番麦:玉米。

秫黍:高粱

胡麻:亚麻。

洋芋:马铃薯。

大豌豆:蚕豆

洋柿子:西红柿。

洋洋芋:洋姜。

黄萝卜:胡萝卜。

瓠子:瓠瓜。

菜籽:油菜

栗子:栗子。

科桃:核桃

郁黄:李子

灰条:一种野菜。

地软:地衣。

韭蕻子:韭苔。

乌龙头:一种山林里生长的植物,苞芽可做野菜。

酸刺:沙棘。

地毪毪:苔藓

草胡胡:针茅。

荨麻:一种可蜇人皮肤致痒的草本植物。

红丢丢:一种类似枸杞的果实(一说枸杞)。

猫娃儿:一种类似猫尾巴的有绒毛的草。

闩(tian)闩扫帚: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嫩叶可以食用。扎成束可做扫帚,故名。

(四)家畜动物

头勾:驴、马、骡等家畜;牲口。

儿马:公马。

骒马:雌马

脬牛:公牛。

叫驴:公驴

草驴:母驴。

牙狗:母狗

牙猪:公猪

猪娃:猪崽。

鸡公:公鸡。

鸡婆儿:母鸡。

猪婆:老母猪。

罩鸡儿:不下蛋孵小鸡的母鸡。

瞎熊:熊。

野狐:狐狸

长虫:蛇。

恶老鸨:老鹰

雀(tiao)儿:麻雀

野雀(tiao):喜鹊

老哇:乌鸦

咕噜雁:大雁。火火燕儿:北红尾鸲。

鹁(pu)鸽:鸽子

鹣鸡儿:山鸡。

夜歌子:猫头鹰;鸱鸮。

蝙蝠:蝙蝠。

绉绉:蜘蛛。

蚍蜉蚂:蚂蚁。

蚂百穗:马陆。

蛐蟮:蚯蚓。

壁虱:臭虫。

牛牛儿:泛指小甲虫

虼蚤:跳蚤

旱蛏:蚜虫

麦蝉、秋蝉:蝉。

蜂儿:蜜蜂。

黑羊儿:蟋蟀。

夜明虫:萤火虫

癞蛤蟆/癞瓜子:蟾蜍。

癞蛤蟆虼鲰儿:蝌蚪。

尖旦:一种似蝗的昆虫

暴骏:蝗虫类,即螽斯。

瓜瓜牛:蜗牛。

居里猫:松鼠

瞎瞎(ha):中华鼢鼠。

窜猪(chu):猪獾。

麻鞋底:一种满身肢环多腿的昆虫,潮虫。

羚羊山羊

骚胡/羝羊:公山羊。

麦囋:牛虻

蝇末子:一种小飞虫。

洋师公儿:一种头部羽毛呈扇形以捉树上虫子的鸟;戴胜

种谷虫儿:布谷鸟

白脸媳妇:一种小雀。

哇呜儿:蝼蛄。

抱鸡娃儿:孵小鸡。

翎斑儿:翅膀。

(五)生活器物

上房:正房、主房。

偏房:厢房。

圈:厕所

仰窗:顶棚。

窗子:窗户

炕:北方睡觉的土炕。

席垫:炕席。

炮仗:爆竹。

拧车儿:旧时纺线用的简易工具。

线杆儿:旧时捻线用的工具。

洋碱:肥皂

电壶:暖水瓶。

Pia子:圆台状烧水壶,上小下大。

手巾:毛巾。

抽匣:抽屉。

烟洞眼:烟囱。

铲儿:铲子。

槾槾儿:木头剜成的小碗。

马勺:水瓢。

调羹儿:汤匙。

板头:凳子。

下井:水桶。

棒槌:旧时洗衣服捶打的用具。

物件:东西。

抄筛:筛子。

甑巴:一种蒸食饮具。

罩儿:从锅里捞食饮具。

蛐蛐罐:烧煮熬茶的小罐。

砂调:一般用于熬药的器具。

箩儿:筛面粉的用具。

水查眼:院子里墙根处开挖的排水的洞眼。

苫子:草棚。

风匣:风箱。

锅扣儿:用麦草编的锅盖。

笼床:蒸笼。

关针:别针,领针,回形针。

面然:浆糊。

基子:土坯。

瓦渣:碎瓦片。

巷(hang)道:小街小巷。

吸铁:磁铁

臭蛋:卫生球。

(六)称谓人品

娃娃:小孩。

儿子娃:男孩。

女儿娃:女孩。

蛮个/苟苟:对小孩儿的昵称。

老汉:男性老人。

老婆子:女性老人。

大汉:成年男女。

各家:自己。

旁人:外人、他人。

光棍:没有结过婚的成年男子。

庄农人:农民

生意人:商人。

先生:医生。

要馍的/要着吃的:乞丐。

贼娃子:小偷。

达达:爸爸。

大达:对伯父的称呼。

后人:儿子。

女子:女儿。

老生胎:夫妻最后所生的一个孩子。

私娃:私生子

丈母达:岳父。

丈母娘:岳母。

阿公:对妇女称丈夫的父亲。他是小花的阿公。

阿家:对妇女称丈夫的母亲。她是小花的阿家。

妗子:舅母。

娅娅:姨姨。

男人:丈夫。

女人:妻子。

挑担:连襟。

先后:妯娌。

弟妇子:弟弟的妻子。

阿伯子:丈夫的哥哥。

先家房:前任丈夫或妻子。

连手:伙伴。

诧人:陌生人。

单膀子:家里只有一个主要劳力的。

二杆子:指没有头脑而又鲁莽的人。

捏出脓:没本事的人。

洋板/洋昏子:头脑不清醒不灵活的人。

古董:愚蠢、不明事理的人。

顽货:没有出息、不争气的人。

不缜密:头脑不清醒的人。

死狗:无赖。

死食客:光吃不干活的懒汉。

忤逆贼:不孝之子。

背骨子:脾气倔强,不合群的人。

倒包客:二道贩子。

烧料儿:不稳重的人。

假在行:爱表现自己,不懂装懂的人。

窝里老:守在家里不愿外出闯荡的人;宅男。

嘴儿匠:光说不干实事的人。

贼(cai)打鬼:不务正业的人;不正派的人。

半瓶水:浅薄无知又爱炫耀的人。

隔不来/揸不着(chuo):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浪荡客:败家子。

二流子:流氓。

睁眼瞎子:文盲。

瞎怂/坏怂:坏家伙。

丧脸:不顾体面地贪吃的人。

囊脏食:不知饥饱地贪吃的人。

(七)身体器官

多脑:脑袋。

后膀筋:后脑壳。

胭脂骨:颧骨。

脸脑:脸面。

白屑:头屑。

额颅:额头。

哈巴子:下颌骨

笑窝:酒窝儿。眼仁:眼睛;眼珠。

眼屎:眼眵(chi)。

眼眉眉(mi):眉毛。

眼眨毛:眉毛。

鼻(pi):鼻涕。

嘴皮:嘴唇。

颔水:涎水。

牙花子:牙龈。

上科子:上颚。

咽咽:咽喉。

苦阙蛋儿:脸颊。

耳瓜子:耳朵。

耳背:耳聋。

大拇尕尕:大拇指。

肋扇:肋骨。

脊背:背部。

胛骨:肩膀。

膈邹凹/膈甲凹:胳肢窝。

膈离凹:动词,膈肢。

康子:胸脯。

捏捏/奶奶:乳房

壳膝盖:膝盖。

土脐眼:肚脐眼。

屁眼:屁股。

干拐儿:踝骨。

帽根子:辫子。

籫籫:发髻。

捶:拳头。

矬子:矮子。

牙叉骨:牙床。

背锅:驼背。

瘿胍胍:甲状腺肿

胳肘子:肘。

眼窝子:眼眶。

(八)疾病医药

跑肚子:拉肚子

豁豁:兔唇。

奶滴儿:侏儒

瓜的:哑巴;傻子。

謇(qian)舌儿:说话吐字不清。

瞎的:瞎子。

结结儿:结巴、口吃的人。

先生:大夫。

松些了:病轻些了。

一服药:一剂药。

烂眼子:眼睑炎。

鸡暮眼:夜盲症

风屎:荨麻疹

颗颗儿:疮疤,疖子,疙瘩

伤力:气管炎。

挛了:瘫痪。

细症:肺结核

挖人:胃里不舒服的感觉。

晕人:头眩晕的感觉。

小月:流产。

撑人:吃的肚子胀。

垢痂:人身体表面的污垢。

魔了:疯了。

猛症:暴病而亡。

癫盹了:老年人糊涂了。

不行乎:身体差。多指老年人体弱多病。

心口子痛:胃痛

害眼:眼睛发炎。

养娃:生孩子。

坐月子:指妇女产后一个月里调养身体。

怀娃婆娘:孕妇

月婆子:产妇

(九)衣服佩饰

大氅:大衣

滚身/袄儿:棉上衣。

汗褂儿:单上衣。

隐膀儿:棉背心

裤衩:短裤

围脖子:围巾。

纽子:扣子。

凉袜:袜子

插插儿/口袋儿:衣兜。

袈袈儿:背心。

戴肚儿:贴身兜肚。

手箍子:戒指。

手款儿:手镯子;端午节孩子手腕上戴的彩色线绳。

围裙:围腰。

褯褯(方言读tie)儿:尿布。

耳坠儿:耳环

麻鞋:麻线或者棉线做的一种凉鞋

颔水裙:小孩子衬颔水的护巾。

担夹儿:挑担时肩上的垫肩。

网子:妇女发髻上的线网。

褂子:细布做的上衣。

袍子:旧时长至膝盖的大衣。

(十)饮食生活

饭:泛指饭菜;专指面条。

残饭:剩饭。

恶水:泔水;洗锅等形成的废水。

扑气/丝气了:指馍或饭菜时间存放长了变质有了气味。

瓜瓜:锅巴。

灰水:碱面,小苏打

面:面粉;面条。

米汤:粥。

干粮儿:馍馍的一种,圆形,烤的较干。

蒸馍:馒头

卷子:花卷

气脱儿:在锅上烙成一面皮焦黄一面皮软的圆馍。

锅盔:大饼。

干炕儿:烙成的一种两面焦黄的小饼。

火烧:在鏊中烙的小饼。

辫粉:粉条。

包饭:饺子。

切饭:切面条。

擀饭:擀面条。

扯面拉面;一种面食

面皮:一种小吃

滴糊儿:一种用漏勺将馓饭抵压滴在凉水中,再经滤水后用浆水或者醋等调制的面食。

馓饭:一种把玉米面等搅入开水中煮熟成粘稠状,再佐以酸菜或者炒菜来吃的面食。

搅团:一种把馓饭夹在做好的蔬菜汤里而吃的面食。

酒醅子:甜酒儿。

麻腐:一种用麻子做成的食物。

浆水面:一种面食。

拌汤:一种用面和浆水做成的小颗粒稀饭。

吃干粮:吃早餐

吃晌午:吃晚饭。

舀饭:盛饭。

腻挖人:腻味;油腻。

夹生饭:饭未完全熟。

咬不茹:咬不动。

百死没味:没有味道。

打饱嗝:打嗝。

咥(die):吃。咥了两大碗。

罐罐茶:用小罐熬煮的茶。

水烟:一种用水烟锅吸的烟。

黑糖:红糖。

辣酒:白酒

泡茶:沏茶。

坛场:某种活动的场所或形式。

吃烟:吸烟。

梦睡梦:做梦。

嗬睡:说梦话。

送人情:送礼。

纸烟:香烟。

坐席:入席。

瀽酒:斟酒。

晒暖暖:晒太阳。

熁火:烤火、取暖。

拢火:生火。

丢盹:打盹。

拉鼾睡:打呼噜。

尿尿:小便。

(十一)嫁娶丧死

当媒:做媒人。

过事情:结婚办酒席。

发落:指女方出嫁女儿。

填箱:女子出嫁亲戚所送的礼。

安房:入洞房。

扫床:入洞房的一种仪式。

开箱钱:结婚时男方给娘家人的钱。

拌出月:婴儿满月置办酒席庆贺。

头生子:第一胎婴儿。

追节:未结婚前男方给女方在节日送礼。

回三:新娘子结婚后第三天回门。

门郎女婿:招女婿。

倒插门:入赘。

跟事情:参加喜、丧事活动。

老衣:寿衣。

落草:人刚死后从床上移到地上。

坐夜:去世了人守夜。

倒头饭:人去世后献的第一碗饭。

服三:人去世出殡埋葬后第三晚烧纸。

敛棺:入殓。

送纸:给去世的先人烧纸钱表达怀念之情。

烧寒衣:阴历十月一日给逝去的亲人烧纸做的衣服。

坐纸:过年除夕的晚上把先人请来,把烧的纸钱放在桌子上敬奉。

寻无常:自杀。

天爷:天。

灶爷:灶神。

摇签:求签。

道人:道士。

沾了不是:迷信认为惹上邪气。

冲气:迷信所说的一种丧气。

毛鬼神:迷信中说的一种鬼神。

禳攢:一种迷信活动。

捻弄:一种迷信活动。家中诸事不顺,请阴阳先生祈祷、念经。

司公:跳神祭祀的人。

(十二)商业买卖

做生意:经商。

掌柜的:老板。

买主:顾客。

贱:便宜。

拉账:赊账;欠别人的账。

跌了:降价;赔了。

手稠:做某种生意的人多,竞争性强。

秤砣:秤锤。

开销/花销/搅然:各项费用。

该:欠。

店:宾馆、客栈。

跑光阴:挣钱养家。

跟集:赶集。

騸匠:阉割小猪的人。

杀猪匠:屠夫。

开铺子:开小卖铺。

牙子/牙誮:买卖牲口的中间人。

人手:商店雇员;家里的人员。

挂(货):总批发货物。

(十三)教育艺术

念书人:读书人。

砚凹:砚台。

笔砚:毛笔;笔。

笔砚帽:笔帽。

隐格:学写毛笔字衬纸下边的字。

背榜:考试最后一名。

背书:背诵。

水笔:钢笔。

擦子:黑板擦。

研墨:磨墨。

藏娃娃:捉迷藏。

长腿子:高跷。

打倒立子:翻跟斗。

社火:农村春节时表演的歌舞娱乐活动。

高抬:社火的一种。

秧歌:社火的一种。

耍旱船:社火的一种。

吹响:唢呐。

胡胡儿:板胡。

(十四)动作情态

挼(ruá):普通话读ruó。揉搓。引申为捉弄、欺负。你不要挼人。

奓(zhà):打开,张开。头发奓着呢。

拃(zhǎ):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食指)来量长度,也指张开大拇指和中指

(或食指)两端间的距离。这根绳三拃长。

过嘴:亲嘴、接吻。

上心:思考。

打眼:惹人注意。

打捶:打架。

眯眼:闭眼睛。

淌眼泪:流泪。

安指:安排。

收斤:收拾;收集。

弄:做。

揸(zha)手:举手。

展:伸;把手伸出来。

蹴(jiu)下:蹲下。

擤(xing):捏住鼻子用气把鼻涕排出。

立哈:使跌倒的东西立起来。

捉住:扶着。

跷过去:跨过去。

绊了一跤:摔了一跤。

摃(gang):摩擦。在墙上摃一哈。

谝传:闲聊。

安顿:吩咐。

撵:追赶。

应承:答应做某事。

看:拜望。

哄人:骗人。

打捶:打架。

乱:做。含义较为丰富,类似于文言文中的动词“为”。

摲(cān):凿。

刳(kuò):劈;分开。

游门儿:串门。

缓了:歇工。

跌办:做、努力做事。

耍子:玩。

响传:使众人皆知。

浪/游:逛。

拾掇:收拾整理东西。

换套儿:一个接一个地,轮流。

撇:扔了;丢了。

嫌弹:嫌弃;挑剔。

辨(pian)来了:理解了;弄懂了。

搁搅:打扰别人。

搭帮儿:帮手。

吓(ha):吓唬;恐吓。

窝也:事情完结了。

啒(gu)人:用言语威胁人。

掮(qie):用肩扛。掮粮食。

僝(chan):寂寞的感觉。娃走了心里僝的很。(www.xing528.com)

靠咐:托付。

掂抓:试探人、戏弄人。

撼上:拿上。

相端:想办法。这事你相端一哈。

卖派:卖弄,说大话,夸耀。

编排:捏造事实。

装侮:欺负;有意捉弄。

扰搭:打扰别人。

打江洗:游泳。

搔摊子:有意捣乱、骚扰别人。

撩程:准备。天亮就撩程走。

愅(ge):感觉、体验。你愅一哈。

墲(mu)囊:脏、不卫生;心里麻烦、乱。

言喘:说。你言喘一声能行不?

动弹:劳动。

央济:求人。

矔掂:察看;请人看病。

缭:缝。

粑(bia):贴;粘。粑的墙上。

弄:搞、做。

唬:威胁吓唬;给人出难题。

懋:猜。你懋。

款:吹嘘、夸耀。

刁:抢夺。

焯:在开水里把菜煮一下。

刁空:抽时间。

打搅:打扰。

阴治:暗中害人。

日鬼:胡弄。

拈弄:修理。

反乱:指人活动能力强;好拆弄东西。

打整:收拾。

失茬了:做事出格,过分。

生瘟:无事生非。

尽命:使尽全力,拼命。

曳眼:事情黄了,没有办成。

志:试。我志一哈。

隐心:疑心。

调打:调整、安排。

搭帮儿:帮忙、帮助。

坐班房:坐牢。

架巧:使鬼;借别人蒙骗人。

断了:赶跑。

峚(mi)了:弄上脏东西。

贵气的:稀罕、珍贵(常含有否定意味)。

把稳:稳当,做事有把握。

打捷路:抄近路。

变言子:说普通话或者说话不用方言。

寻病:故意找茬。

饶:搭、增、添。饶一点儿。

颠山:发生家庭矛盾私自出走。

调过:调换。

滗:把水挤干。

记:回想、回忆。

揪幼:抚养小孩。

谋:心里谋划盘算。

撤:拉,牵。

照:看。

顺:怂恿。

拥:给植物的根培土。拥洋芋。

挝断:折断。

縻上:把绳子的断头接上。

扽(den):来回拉,猛拉,使伸直或平整。

下话:求情。

着气:生气。

没理识:没有理睬。

该死的:活该。

受不得:嫉妒;不服气。

看脸势:受气。

献尖:献殷勤。

谩搭:巴结、讨好。

利故家:故意、有意。

喜闻:羡慕。

趁混儿:浑水摸鱼;钻空子。

不哽不喘:不说话。

刻晴麻察:动作迅速,麻利。

(十五)方向位置

高来/高头来:上边。

头几:上边。

底哈:下边。

当中来:中间。

围圆:周围。

閤(he)头:里边。

外前/外头:外边。

头里/前头:前边。

后头:后边。

伴隔:旁边。

圪窂:墙角。

东半隔:东半边。

(十六)指代感叹

各:我。

扭:你们。

曹:咱们、我们。

各家:自己。

宙:这。

兀:那。

兀个:那个。

阿达:什么地方。

阿家:谁家。

阿里:哪里。

阿些:哪些。

阿个:谁;哪个。

咋恰:干啥去。

信啥:任何东西。

嘎:惊叹词。

嘎拉呱:惊叹词。

呀:惊叹词。

匨(zang):句首发语词。时下,现在,目前。

(十七)性质状态

赖合:差不多。能赖合。

攒劲:形容人有本事、力量大或漂亮。

干束:干净,整洁。

害:坏。

撡(cao):受到作践、欺凌,痛苦不堪。

千翻:指女子好打扮、卖弄风骚的样子。

口卡(qia):指小孩子挑食。

乖:听话、懂事。

心疼:漂亮。

心瞎(ha):心眼坏。

裳新:可爱。

欢:热闹。

净得很:干净的很。

邋遢:脏,收拾不整洁。

气长:理直气壮。

心曲:心胸狭窄。

干散:指人麻利,做事干净利落。

绿(lú):形、义同普通话中的“绿(lǜ)”,只是读音不同。

拿的大/拿的老:摆架子。

持巧:很合适。

对劲:关系好。

吃劲:贵重,常含否定意味。

窜活:灵巧,麻利。

胡整:蛮干。

劲大:味浓;病情严重;官势显赫。

闲得:不要紧。

篠:不结实。

连个:快点。

松活:轻松。

英耀:人或动物很精神。

毫劳:不要。

肥膰:饭菜油多;比喻利益、好处多。

浑全:完整。

甜:淡。他吃盐吃的甜。

清:指饭汤面条少。喝清汤。

脔:“清”的反义词,稠。

贱场:下贱。

柴兮:不好看。

脏兮:污浊,不干净。

癯(que):指人瘦。

难缠:指人难对付。

展妥:漂亮。

瓷实:东西结实;为人实在。

受活:舒服。

紧成:紧。

胀熠:动植物健壮。

赧打整:害羞。

豪:女子骚情。

瓤:软弱,表现不佳。

怊(cháo):指男子行为冒失。

懒冲:懒得动。

嚓利:干脆,果断。

麻搭:麻烦,棘手;事情难办。

硬气:坚强,有骨气。

摞侬:人邋遢。

小眼:贪小便宜。

伸牵:现成的;现成,依赖。

孽障:窝囊,没本事。

勤故:勤快。

沙坚:厚实,耐用。

撑眼:指人难看;指小孩顽皮。

乏:累;疲劳。

鳖:饱满。颗粒鳖的很。

秕:不饱满。

臊了:倒霉。

鬼:狡猾,奸;精明。

啬(shai)皮:吝啬。

叶子麻:手段狠毒。

没模儿:没标准,不知轻重。

狼倘:不卫生、乱、脏。

柔哄哄:性格内向,不麻利。

沓婆子:说话重复累赘;啰哩啰嗦。

颠顿:老糊涂。

各搅:打扰;指人关系,多指纠纷。

瞎(ha):指人品质坏。

耍打溜势:做事不认真。

古帘怪道:古怪,离奇。

夹鼻咽唾:吝啬。

胡里麻达:随便凑合。

缠三磨四:纠缠不休。

照眉搁眼:笨拙,不灵巧;做事费劲。

扯皮身掉:衣衫破烂不堪。四、谚 语

谚语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语言形式,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生动形象的经验总结。秦安方言中保存至今仍然广泛运用的谚语,主要有三大类:自然类、农业生产类和事理类。

(一)节令节气

东绛热头西绛雨,南绛过来发霈雨

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

天旱非霈雨不下,雨涝非霈雨不晴

高山带帽,庄农人睡觉

一黑一亮,石头泡胀

早起打罢春,到晚温一温

大暑小暑,泡死老鼠

烟雾罩上门,热头晒死人

冬干湿年,麦子憋破篅

锄上有水,杈上有火

春寒不算寒,惊蛰寒了冷半年

清明对立夏,牛羊不上山

惊蛰滴一点,九九倒回转

九月重阳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

腊月八晴,万物成;腊月八下(雪),棉花架上搭

八月十五阴一阴,正月十五雪打灯

前月二十五,后月没干土

青雾缠山,不出三天

头伏雨,伏伏雨;头伏没雨干到底

头九温,二九暖,三九冻破脸;瞎四九,五阎王,冻死人的六城隍;七九八

九,沿河看柳;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河里没冰;冬至在尾,河里没水

三九不冷夏不收,三伏不热秋不收

猛晴没好天,晴上一半天

夜晴没好天,晴不到鸡叫唤

云朝西,泡死鸡;云朝南,水翻船;云朝东,一场空

久旱有久雨

秋后北风雨

瓦渣云,热头晒地胯子疼

收秋不收秋,全看五月二十六;五月二十六滴一点,耀州城里买大碗

驴打喷嚏蛇过道(tao),斑斑钻天立见效

清明下,谷雨晴,四十八天不见云

五月大,抬地龙王爷满沟岔

云彩扯开峡,有雨喝不哈一顿茶

不怕二月八的绛,就怕四月八的霜

一年两头春,黄米贵如金

一九一条线,二九能长二里半

热头跌着云伙里,睡着半夜雨吼哩

月牙儿立,雨水稀;月牙儿躺,雨水广

不怕炸雷震破天,就怕闷雷拉磨碾

立夏扬尘,五谷不成

回云热头上云雨

伴月星近,不是雨就是阴

盐罐儿返潮,大雨难逃

黑云黄边子,必定下冷子

冬走十里不亮,夏走十里不黑

四月八,黑霜杀

先雷后雨雨小,先雨后雷雨大

七阴八下九不晴,初十睡个大天明

二月八,乱穿衣

五月大,龙王爷抬一坝

早上下一点,后半天晒破脸

春寒四十九,冻地人大张口

一点一个泡,三天不抹帽

先下毛雨下不哈,后下毛雨晴不起

星宿挤眼,离下不远

冬至在月头,冻死老犍牛

(二)农业生产

深耕浅种,薄地里上粪

庄稼没粪,不如不种

庄稼一朵花,全靠粪当家

陈墙老坑,产量猛增

深谷子,浅糜子,胡麻种在浮皮子

秋耕不耱,不如家里闲坐

伏里戳一椽,赛过秋里耕半年

七十二行,庄农户人为王

土旺种胡麻,七股八柯杈;立夏种胡麻,盖顶一朵花

头伏全,种茬田

荞怕种上,麦怕杏黄

白露高山麦,寒露种着河坝哩

谷怕胎里旱,人怕老来穷

七月白露八月麦,八月白露早种麦

麦杏黄,荞种上;麦割开,荞种上

一亩园,十亩田

针扎的胡麻卧牛的茬,秫秫地里驴打滚

种谷立夏当日叫,糜谷连糠粜;立夏三日叫,糜谷没人要

麦倒没面,荞倒一石

洋芋盖地膜,一窝几十颗

人怕伤心,树怕伤根

寸草铡三刀,无料也长膘

牛要满饱,马添夜草

黄八成,收十成;十成开镰丢三成

一年失了农,十年不如人

四月半,麦穗乱

夏旱不算旱,秋旱少一半

麦收八十三场雨

麦出三月雨,麦出三月火

干种籼麦湿种麦

榆钱繁又饱,当年扁豆收成好

麦是耕功荞是粪,秋田不锄不如不种

秦安川里鼓响哩,簸箕湾里才长哩

秋风糜子寒露谷,过了霜降拔萝卜

人怕坐上席,猪怕吃细食

留种要干,藏种要翻

桃花开,杏花绽,气得梨花把脚跘

淹不死的白菜旱不死的葱

蹚土淹过驴蹄子,不成谷子成糜子

要吃白馍,种着泥窝窝

羊马年,广种田

湿撒的麦荞,干种的糜子

有钱难买六月旱

干收麦子,湿收豆子

麦茬肥,荞茬瘦

三月八,麦子淹老哇

三月二十九,麦子淹过狗

四月二十九,麦子豌豆乱开花

干打胡曲(土疙瘩)湿耕地

桃三年,杏四年,核桃枣儿七八年

麦七十,豆八颗,憋死的扁豆刚两颗

(三)生活事理

人活嘴脸树活皮,城墙活哈一锨泥(或:丢过脸了不如驴)

一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啷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吃了人的嘴软,拿(哈)了人家手短

不怕慢,只怕站

儿要自养,线要自纺

家有万担粮,就怕萝卜下干粮

三勤加一懒,想懒不得懒

气大伤身,树大招风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辈穷

桃饱杏伤,梅李子树底哈送丧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薄田丑妻家中宝

隔山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铜

早起一时,消停一日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妆衣

猴鬼得很,还有个丢盹的时候哩

十三月儿圆,当辈做事当辈还

看起来眯着哩,吹起来利着哩

秫秫伙里放辣椒,吃出看不出

千里做官,为的吃穿

富汉惯骡马,穷汉惯娃娃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宁吃仙桃一口,不吃酸杏八背篼

骆驼脖子长,吃不了隔山的草

师傅不高,教哈的徒弟趔腰

一天游四方,黑了借油补裤裆

站哈说话腰不疼

花里拣花,拣地眼花

软处好取土,硬处好打墙

嘴是扁的,舌头是软的

三年等哈个润腊月

滴檐水滴的原窝窝

十根指头有个长短哩

吃硬的不吃软的

金窝、银窝,不如各家的穷窝

天打了差不哈喇嘛的

喇嘛剜沟子法就了

人不识惯,吃了馍馍还要饭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人挪活,树挪死

人软被人欺,马软被人骑

前头扯开渠,后头不粘泥

瓦罐里踏蒜,一锤子的买卖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蜜多了不甜,胶多了不然(黏)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老了不要装少年,穷了不要装富汉

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不怕耙没齿,就怕匣没底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人狂没好事,狗狂挨砖头

尿脬打人,骚气难闻

猪多没好食,人多没好饭

人吃五谷生百病

早睡早起,脸皮欢喜

十单不如一棉,十棉不如腰里一缠

人暖腿,狗暖嘴,鸡儿暖嗉子,猫儿暖肚子

背地牛头不认赃

快是撵哈的,富是攒哈的

一天省一把,一年买匹马;一顿省一口,一年攒一斗

越吃越馋,越闲越懒

千里烧香拜佛堂,不如在家敬爹娘

打大的孝子,惯大的忤逆贼

上梁不正下梁歪

当大不正,当小不敬

米面的夫妻,酒肉的朋友

大生意怕跌,小生意怕歇

生意好做,连手难搁

生意不懂行,瞎子乱碰墙

先看出,后看入

卖面的见不地粜米的

卖饭的还怕你吃八大碗

一尺面子要一尺里子哩

一个萝卜一个坑

人不行了怨妇人,驴不行了怨臭工

三棒槌打不出个冷屁

天爷下腊肉,还要你张口哩

不吃凉粉就腾板凳

不怕穷急,就怕穷迷

饭没盐了拦(与、同)水一样,人没钱了拦鬼一样

肉烂了在锅里哩

狗头蜂做不成蜜

狗肚子里贴不住三钱油

油缸倒了,脚步不乱

贼没赃,硬如钢

病重了顾不上呻唤

凑手的鹌鹑捕捉,偏要捉隔山的鹞子

说不出的比绑住的牢

萝卜拔了眼眼在,茄子摘了秆秆在

猪头提上摸不着庙门

鼻子大了把嘴压住了

碌碡曳到半山上了

瞎马下的好骡子

狗肉不上台板

鞍子大过马价钱

石头大了弯着走

舍不得娃娃套不住狼

一个老鼠害了一锅汤

狗头戴不住乌纱帽

老虎不下狼儿子

瞌睡遇着了枕头

狗走千里改不了吃屎

瞎猫拿住了死老鼠

干吵的雀儿没肉吃

白杨叶两面光

肠子咬了没处挠

活人眼里别柴哩

没养过娃晓不地肚子疼

抹布捏地水淌哩

想吃羊肉怕落膻气味

铁匠没样,旋打旋样

久病无孝子

冷手抓个热馒头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有锅盔的没牙板,有牙板的没锅盔

人比人没活了,驴比骡子没驮了

话越捎越多,物件越捎越少

放羊娃咒羊羔,越咒越旺

娘的心在儿身上,儿的心在石头上

跟好人学好艺,跟上瞎人学坏气

打锤处少看,劈柴处少站

货离乡贵,人离乡贱

早过河的早脚干

打开窗子说亮话

萝卜快了不洗泥

三天不打,上房拆瓦

缩头椽子耐朽

胳膊拧不过大腿

五、歇后语

秦安话歇后语非常丰富,深受群众喜闻乐见,广泛运用。大体上包括喻物类、喻事类、谐音类和故事类。秦安歇后语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地域文化特色明显,幽默风趣,说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具有强烈的警戒和教育意义。

(一)喻物类

懒蛤蟆跳门槛——既礅沟子又伤脸

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天主堂的门扇——洋板

狼把头吃了——心里亮清着嘞

三十晚上的茄莲——有你没你都过年

六月里的萝卜——少教(窖)

城隍庙的棒槌——遇齐了

茅坑来的石头——又臭又硬

牛皮糊灯笼——里黑外不明

茅坑里的簸箕——短死(端屎)兜

坟地里的亮光石——鬼头

万人坟里的烟雾——鬼气

门墩儿上的馍馍——狗食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狼吃天爷——没处下抓

黄瓜打驴——半截子溅了

懒蛤蟆支桌子——硬撑着哩

聋子的耳朵——摆设

老虎吃蝇末子——瞎掸牙叉骨哩

鸭子的爪爪——连手

马尾穿豆腐——提不起

狗揭门帘——嘴上的功夫

三十晚上的猪娃子——有你着过年哩没你也过年哩

死羊的眼仁儿——定了

鸡儿不尿尿——各有各窍道

鸭子晒粪——凭嘴搅哩

屎爬牛钻竹竿——节难过

秫黍面蘸辣椒——吃出看不出

豆芽和粉条——里钩外连

天主堂的门扇——洋板

瓦沟灌核桃——淌淌如流水

磨眼里灌历头——磨日子

独木桥上下浓霜——难过

风匣板做锅盖——受了冷气受热气

老狗上墙——后腰不来

羊羔吃奶——跪哈

吃鱼不吐刺——带刺

光屁股系围裙——顾前不顾后

尖嘴骡子卖驴价——坏在嘴上

关山上的鸻侯——陕甘两省的缺物

蔫萝卜碰着老擦子——你柔我还柔

腊月三十的灶爷——要上天了

腊月里搧扇儿——火气太大

落地的桃儿——熟透了

当院的柱子——不顶啥

辫子上绑辣椒——抡着阿达红着阿达

脚把骨绑绳哩——拉倒

羊圈里的驴娃——数你大

(二)喻事类

碎娃娃拿长虫——晓不地害怕

豁豁照镜子——自找难看

瞎子睡觉——没黑没明

枕着扁担睡觉哩——想了个宽

炒面捏娃娃——熟人

砂锅踏蒜——一锤子的买卖

拾了个棒槌当针着使哩——粗细不分

涝坝里泡馍馍哩——汤大了

正月十五贴门神——过时了

对着镜子作揖哩——恭维自己

一根筷子吃馓饭——揽地宽

哈巴底哈支砖哩——张不开口

六月里戴暖帽——不识时务

井底里吹喇叭——响得深

三间房吊棒槌——由你着摔哩

瞎子打儿——抓住了

跛子担水——演地紧

寡妇的儿子——命系系

月里娃害眼——瞎茬着哩

猪鼻子别葱哩——装地象

两个瞎子挤眼——谁没见谁

狗拉老鼠——多管闲事

老鼠拉掀把——大头还在后头哩

腊月三十看历头——没日子了

戏台底哈睡觉哩——不看

烟洞眼里掏雀儿——没在那伙头

三天打一片基子——础了个实

笼床揭地早了——把气跑了

要着吃的借结算盘——穷有穷打算

木匠吊线——睁一只眼眯一只眼

大姑娘坐月子——无中生有

怀娃婆娘沿街走——人伙里有人哩

阿家媳妇子养娃哩——各管各

圈脸胡子喝拌汤——粘眉粘脸

捏着耳朵擤鼻哩——隔窍着哩

割地腰子敬神哩——人疼死了,神得罪了

偷着馍门背后吃哩——自哄自

看戏淌眼泪——替古人担忧

骑地猪婆下教场——图跑哩吗图咬哩

头上穿袜子——脸上抹不哈去

胛骨上贴泥——帮肩

花盆里栽娃娃——务人哩

新媳妇坐轿——头一回

老太婆添蒜锤——一转转

夹着喇叭丢盹哩——把事没当事

寡妇死儿嘞——么(没)指望了

寡妇门前打狗嘞——欺诮(qiao,去声)人嘞

两口子碾场嘞——摊开

天上下腊肉——还要人张口嘞

顶着碌碡唱戏嘞——出力不讨好

拿地扫把挡门哩——股数稠

搽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睡梦地里说媳妇——光想好事

䈬篮里睡觉——顽货

端的凉水添碗哩——䠪着䠪着丧脸哩

雨地里烧纸——毫指望

墙上挂狗皮——不像话

提地础子打月亮哩——不知高低

秫黍秆挑水——担不住

姑娘娃缝褯子(尿布)——虑事早地很

姑娘娃说媒哩——你是人说的还是说人的

精屁脸断(驱赶)狼嘞——胆子真个大

月亮地里戴草帽——凉地闪嘞

茅坑里拾手巾——咋敢开(揩)口来

两手掉着胯子上——把你耍了该大

上炕不脱鞋——软欺负人嘞

跛子担水——演得紧

窠箩里睡觉——是鬼完货

月亮地里吓贼嘞——凭个子着嘞

挨路(额头)上擦洋火嘞——碰着了

背大手作揖嘞——耍滴大很

背身子骑驴嘞——耍滴大

喊(拿)上推耙打月亮——差得远着嘞

腊月三十借蒸笼——你蒸嘞嘛我煮嘞

(三)谐音类

乡里人背锅哩——钉(定)的

茅厕门口拾了个手巾——难揩(开)口

石头腌菜——一盐(言)难尽

上鞋不用锥儿——针(真)好

下雨天出太阳——假晴(情)

四两棉花——弹(谈)不成

电灯上点火——不燃(然)

对地窗子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老鼠把到称杆上——自秤(称)自

老鼠咬碟子——口口是瓷(词)

扯着胡子过河哩——牵须(谦虚)过渡(度)

两丈布做袍子——大腰(摇)大摆

枣核改板——没两(锯)句

脚上绑尺子——按部(干部)

鲁班爷的锯子——不锉(错)

腊月的萝卜——冻(动)心了

碗儿匠摇头哩——不钉(定)

满脸毛吃馓饭——胡粘(搅扰,纠缠之意)

墙上挂碾盘——石(实)画(话)

磕膝盖上钉掌哩——离蹄(题)太远

鸡公戴帽子——冠(官)上加冠(官)

当年的鸡娃——差翘(窍)

提的踏窝砸碌碡——石(实)打石(实)

死人脸上抹浆子——糊(胡)鬼哩

空棺材出丧——木(目)中无人

(四)故事类

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阎王爷的爷爷——老鬼

秦始皇打长城——万里磨民哩

杨令公数儿——越数越少

孟良走北国——人惯马熟

杨五郎当和尚——半路出家

比一比

你们村镇和秦安其它村镇在语言方面有差别吗?试比较一下,写成一篇小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