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帝大怒,虞愿被驱逐,佞佛危机

明帝大怒,虞愿被驱逐,佞佛危机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帝大怒,命将虞愿驱逐出宫。郭袒深主要从国计民生方面分析佞佛造成的危机,提议让40岁以下僧尼还俗。五尺牧竖犹知不疑,四海之尊,义无二三其德。例外情形有两次。当时的佞佛名士对此强烈不满,竞相用佛理驳难,高谦之也援据佛理抗辩反驳。政府对这件事未加干涉。灵太后觉得李言之有理,但又拗不过僧暹等人,便罚李出黄金一两了事。北朝最严重的排佛事件发生在北齐后主时。

明帝大怒,虞愿被驱逐,佞佛危机

南朝帝王大概没有不信佛的,只是佞佛的程度有差别。刘宋王朝佞佛最甚的是孝武帝明帝。孝武帝造了一座七级佛塔,明帝就要造一座十级的超过它,因技术原因没有成功,便造两座五级的来代替,分布在宏丽无比的湘宫寺中。新安太守巢尚之任满回京,明帝得意地对他说:“你去过湘宫寺没有?我造这所佛寺可是大功德呀。”在一旁的通直散骑侍郎虞愿接过话说:“陛下造这所寺院都是百姓卖儿贴妇的钱,佛祖要是有知觉,一定会悲悯哀哭的。罪过比佛塔还高,有什么功德可言!”明帝大怒,命将虞愿驱逐出宫。毕竟虞愿多年服侍有功,明帝最后谅宥了他。

齐梁时代,统治者佞佛达到高潮。齐高帝、武帝、明帝,以及齐武帝时的文惠太子和竟陵王萧子良,都是著名的“佛奴”。梁武帝佞佛更是登峰造极,四次舍身于同泰寺,甘做僧众奴隶。后三次舍身都是朝官用巨额金钱把他赎回来,赎钱多达数“亿万”(一亿似当十万)。他还经常到寺院主持斋会,讲解佛经。后来陈武帝也舍身一次,陈后主舍身二次。上行下效,齐梁以下士大夫几乎人皆为僧,有的正式出家,有的“在家出家”,斋戒、念佛、布施无休无止,连取名字也好用“僧”、“法”、“智”、“灵”之类字眼。

在举世滔滔的拜佛狂潮中,竟然也有反潮流的勇士,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梁之际的范缜。关于范缜的排佛事迹,后文将专节叙述,这里介绍另两位勇士,即郭祖深和荀济。

郭祖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仕梁为后军行参军。他见梁武帝沉溺佛教,朝政多弊失,就鼓起决死的勇气,抬棺材到宫阙前上书。书中描述当时社会上的佞佛情形:“比来慕佛,普天信向,家家斋戒,人人忏礼,不务农桑,空谈彼岸”;“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南史·郭祖深传》)。郭袒深主要从国计民生方面分析佞佛造成的危机,提议让40岁以下僧尼还俗。梁武帝被他的忧国精神所感动,不但没有杀他,还给他升了官。

荀济是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原先与梁武帝为布衣之交,但后来关系不大好。他上书梁武帝陈说佛教的祸害,内容周详而言辞切直,是一篇讨佛的檄文。书中把矛头指向梁武帝个人,用讽刺的笔调写道:

陛下以因果有必定之期,报应无迁延之业,故崇重佛法,供施弥隆。劳民伐木,烧掘蝼蚁,损伤和气,岂顾大觉之慈悲乎?胡鬼堪能致祸,可废儒道;释秃足能除祸,屏绝干戈。今乃重关以备不虞,击柝以争空地,杀蝼蚁而营功德,既乖释典;崇妖邪而行谄祭,又亏名教。五尺牧竖犹知不疑,四海之尊,义无二三其德。(《北史·荀济传》)

武帝得书大怒,准备集合朝臣宣布荀济罪名,然后把他处死。荀济事先闻得风声,逃奔东魏,后在东魏犯事被烧杀。

北朝统治者除魏太武帝和周武帝曾经灭佛外,其余都虔信佛教。但同样信佛,南北朝有区别:南朝统治者比较注重教理教义,即宗教哲学;北朝统治者则特别注重宗教形式,如寺院、佛像、佛塔等,凡所兴造力求高大宏伟,企图“利用伟大的建筑来使人感到自身的微小,由此引起他对于宗教发生崇高无上的观念”(邹韬奋《萍踪寄语》)。请看《魏书·释老志》的记载:

北魏文成帝在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几所大寺内铸造释迦立像五尊,各高1丈6尺,共用赤金(铜)35900斤。又在城西武州山(今名武周山)石壁上开大窟5所,每窟雕佛像一尊,高六七丈;

献文帝在都中造永宁寺,寺塔7级,高30余丈。又在天宫寺铸释迦立像一尊,高4丈3尺,用赤金10万斤,黄金600斤;(www.xing528.com)

宣武帝景明中,在新都洛阳城南伊阙山凿岩开窟雕刻佛像;

孝明帝熙平中,灵太后亲自规划在洛阳建永宁寺,寺塔9级,通高40余丈。为了筹集所需资费,减削了十分之一的食禄官。

又据《释老志》的统计,至孝文帝太和初年,平城都中寺院将近百座,僧尼2000余人;四方寺院6400余座,僧尼77000余人。

上述景况在部分士大夫中引起忧虑不安,有人便通过上书来表达。不过,与南朝士大夫的排佛言论相比较,北魏士大夫的言论要温和得多。如宣武帝时裴延儁的上疏,孝明帝时张普惠、元澄、李崇等人的上疏,都轻言细语,无非说崇信太过,耗费太多,不敢从根本上加以怀疑、否定,结果都是无声无息。

例外情形有两次。一次是孝明帝时国子博士高谦之在所著《凉书》(北凉国史)的议论文字中贬斥北凉的佞佛行为,称佛教为九流中的一家。当时的佞佛名士对此强烈不满,竞相用佛理驳难,高谦之也援据佛理抗辩反驳。政府对这件事未加干涉。

还有一次也发生在孝明帝时。主簿李上书对民间竞相剃度、甘愿绝灭后嗣的现象表示忧虑,请政府加以限制。文中有一处称佛教为“鬼教”,沙门都统僧暹等人为此气愤不平,流泪向灵太后诉说,控告李毁谤佛法。李申辩“鬼”字不含贬义,“鬼教”之称不得指为毁谤。灵太后觉得李言之有理,但又拗不过僧暹等人,便罚李出黄金一两了事。

北朝最严重的排佛事件发生在北齐后主时。武平年间,章仇子陁(身份未详)抬棺材到宫阙前上书,请求禁抑僧尼。书文写了十多张纸,结末云:

魏晋以来,胡妖乱华,背君叛父,不妻不夫,而奸荡奢侈,控御威福,坐受加敬,轻欺土俗,妃主昼入僧房,子弟夜宿尼室。臣不惶不恐,不避鼎镬,辄沐浴舆榛,奉表以闻。(《广弘明集滞·惑解》)

后主得书震怒,传命将上书人斩首。周武帝灭北齐,特地加封章仇子陁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