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代向高龄老人授官的荣耀

金代向高龄老人授官的荣耀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代向高龄老人授予官职,目前可见最早的是在海陵王天德元年,授予官职的对象是七十岁以上的男子。郭周于大定十一年被授予进义校尉时,正好七十岁,符合授予的标准。李宣应该是和郭周同一批被授予进义校尉的。近年,金代向老年人授官的文书原件在碑刻中已被发现。前面是尚书省同意授予秦顺进义副尉的批复,后面是尚书省九名宰执由低到高的签名。

金代向高龄老人授官的荣耀

郭周是一位宋末金初的山西普通农民,他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幸亏他留下了墓志,让我们可以得知其生平。郭周的曾祖父(未留下名字)、祖父郭喜、父亲郭进及郭周本人世代务农。郭家曾居住于壶关县北城头,由于北魏壶关县治设在今壶关县东井岭乡北行头村,这里的北城头可能就是今北行头村,其南今有南行头村。金代此地因有北魏故城,故名为城头,其北为北城头,其南为南城头,后城头音讹变为行头。郭家可能是因为金灭北宋的战乱而移居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县北董里的,今长治市五马街道办事处仍辖有北董村,应该就是金代的北董里。

郭周去世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享年八十一岁。古人一般虚一岁,由此推断,则郭周出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墓铭载:“大定十一年,今圣优老,赐爵一级。”这也是郭周虽身为平民,却有进义校尉官职的原因。进义校尉是当时武散官的最低一阶—正九品下阶,之后的大定十四年(1174)才增设了从九品上阶保义副尉和下阶进义副尉。金代向高龄老人授予官职,目前可见最早的是在海陵王天德元年(1149),授予官职的对象是七十岁以上的男子。郭周于大定十一年(1171)被授予进义校尉时,正好七十岁,符合授予的标准。立于明昌六年(1195)的济宁李氏祖茔碑记载了李宣“值大定十一年特恩,授进义校尉”一事。李宣应该是和郭周同一批被授予进义校尉的。立于承安四年(1199)的成氏葬祖先坟茔碑则记载了大定十一年赐予老年人官职的情况,又一次明确了是七十岁以上的有资格:“至大定十一年十一月,主上郊祀之日,赐天下年过七十者受进义校尉。”《金史》记载此事发生在那一年十一月丁亥,也就是十一月十七日,此日是冬至,金世宗到圆丘(也就是天坛)祭天并大赦,七十岁以上老人也因此被授官,可见并不是年满七十岁就能随时被授予官职,这种授官是出于皇帝的旨意不定时地授予的,且无疑授予的对象都是男性,没有女性。世宗以后的皇帝,也多次做出这种举措。近年,金代向老年人授官的文书原件在碑刻中已被发现。河南省沁阳博物馆藏有一通金代秦顺授官碑,该碑立于承安五年(1200),其背面为尚书省给秦顺的授官文书:

尚书(下残泐)/怀州河内县紫陵村百姓秦顺年七十以上,该承安元年/赦恩,合补一官。/牒奉/敕,可特授进义副尉。牒至,准。/敕故牒。/承安四年二月日牒。/奉国上将军、参知政事、驸马都尉仆散,/参知政事,/通奉大夫、守尚书右丞完颜,/正奉大夫、守尚书左丞杨,/起复资善大夫、平章政事、寿国公,/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英国公,/尚书右丞相,/起复司空兼尚书左丞相、监修国史、南阳郡王。/尚书令

前面是尚书省同意授予秦顺进义副尉的批复,后面是尚书省九名宰执由低到高的签名。其中的“奉国上将军、参知政事、驸马都尉仆散”是仆散揆,“参知政事”是胥持国,“通奉大夫、守尚书右丞完颜”是完颜匡,“正奉大夫、守尚书左丞杨”是杨伯通,“起复资善大夫、平章政事、寿国公”是张万公,“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英国公”是夹谷衡,“起复司空兼尚书左丞相、监修国史、南阳郡王”是完颜襄,“尚书右丞相”和“尚书令”都空缺。(www.xing528.com)

后附秦顺的感恩之语:

承安四年,秦顺年七/十八岁,七月十五日请/得官诰。伏愿:/圣人万岁,臣佐千春。/八方入贡,万国咸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