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动车超级电容系统应用技术

电动车超级电容系统应用技术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全球汽车电气化转型趋势已不可逆转,世界主要汽车工业国家纷纷加大了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目前,纯电动汽车已经进入规模化推广应用阶段。宝马公司推出了i3系列电动汽车,并提供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种车型供消费者选择。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从大型客车开始的。在整车系统集成技术方面,2017年纯电动乘用车单次充电平均续驶里程普遍超过300 km,整车电耗水平进一步降低,部分纯电动汽车品牌总体技术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电动车超级电容系统应用技术

近年来,全球汽车电气化转型趋势已不可逆转,世界主要汽车工业国家纷纷加大了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随着新一代材料、信息、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与应用,车用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等核心部件的性能迅速提升,纯电动汽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纯电动汽车的技术水平,降低了制造成本。目前,纯电动汽车已经进入规模化推广应用阶段。

2008年,宝马汽车公司发布了纯电动汽车MINI E,其动力源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最高车速为152 km/h,续驶里程超过240 km,0~100 km/h加速时间为8.5 s。目前该车型已经实现量产,并通过了多项安全测试。

2009年,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开始在本土销售纯电动汽车iMiEV,并逐步向美国和欧洲出口。iMiEV采用了高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续驶里程可达160 km。其充电也很方便,提供了家用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模式,普通充电模式下充满电大约需要7 h,快充模式可在30 min之内充入80%的电量。

2011年,特斯拉汽车公司推出了全尺寸高性能纯电动轿车Tesla Model S,该车型搭载了85 kW·h或60 kW·h锂离子电池,0~100 km/h加速时间仅5.7 s,最高车速为193 km/h,续驶里程达502 km,采用标准化充电接口轻量化铝合金车身,整备质量为1 735 kg,风阻系数仅为0.27。2012年,特斯拉汽车公司又发布了Model X高性能版P90D,该车型采用双电机四驱系统,0~100 km/h加速时间仅为3.4 s,最高车速和续驶里程分别达到250 km/h和467 km。

2012年,北汽新能源E150 EV上市。E150 EV是在北汽E系列的基础上研发而来的,该车最高车速为120 km/h,单次充电续驶里程为150 km,充电时间为6~8 h。2013年10月,北汽集团又相继推出了E150 REEV增程式电动汽车、绅宝CNG双燃料汽车和绅宝EV纯电动汽车三款新能源汽车。

宝马公司推出了i3系列电动汽车,并提供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种车型供消费者选择。i3系列电动汽车既可以采用家用电源充电,也可以采用宝马公司提供的专用充电装置进行充电。前者充满电大约需8 h,充电速度较慢,后者充电速度较快,充满电仅需1 h,满电后的续驶里程为130~160 km。

目前已投放市场的几款纯电动汽车,如图1−16所示。

图1−16 投放市场的纯电动汽车

(a)宝马i3;(b)三菱iMiEV

(www.xing528.com)

图1−16 投放市场的纯电动汽车(续)

(c)Tesla Model X;(d)北汽 E150 EV

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迎来了崭新的机遇期,主要表现为:

①车用动力蓄电池技术快速发展,动力蓄电池系统在循环寿命、可靠性、安全性、成本、比功率和比能量等方面均显著提高。

②动力驱动系统集成技术不断进步,驱动系统效率逐步提高。

③轻量化设计技术、电动化辅助系统(如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广泛应用,整车电耗稳步降低。

网联化和智能化水平日益提高,车辆性能和驾驶体验持续优化

⑤电气与结构安全技术广泛应用,车辆安全水平逐步提高。

⑥轮毂电机和线控技术等前沿技术在概念车型上得到初步应用与验证。

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从大型客车开始的。相对于普通轿车,在城市中运行的大型客车对运行车速的要求不高,且公共领域公交车的充电场所与运行线路相对固定,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的充电便利性问题。在推广方面,电动汽车具有污染小、噪声小等优点,有利于纯电动客车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在政府补贴方面,由于城市大型客车多由少数公司进行运营,政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补贴措施,有助于纯电动汽车的推广。

在电动汽车相关技术方面,经过从“十五”到“十三五”科技计划支撑,我国基本掌握了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进入大面积产业化推广阶段。在动力蓄电池系统、电驱动技术和整车控制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动力蓄电池技术方面,2017年规模装车应用的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160 W·h/kg,动力电池系统成本持续下降,三元锂离子和磷酸铁锂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价格分别达到1.2元/(W·h)和0.7元/(W·h);截至2017年年底,动力蓄电池装机总容量超过65 GW·h,建成了完整的动力蓄电池产业链。在车用驱动电机技术方面,2017年乘用车驱动电机产品功率密度达到3.3~3.6 kW/kg(峰值功率/有效质量),商用车驱动电机产品转矩密度达到18 N·m/kg;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普遍达到12 kW/L以上,效率大于98%。在整车系统集成技术方面,2017年纯电动乘用车单次充电平均续驶里程普遍超过300 km,整车电耗水平进一步降低,部分纯电动汽车品牌总体技术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