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朝景帝继位:晁错谋略引起轰动

汉朝景帝继位:晁错谋略引起轰动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刘恒始终没有把她们立为皇后。当时,刘启本来没有资格成为太子,可是刘恒当了皇帝之后,刘恒的嫡子就都在三个月之内死光,且死的无一例外都是嫡子,这很难让人相信它是巧合。公元前157年,刘启继皇帝位,他就是著名的汉景帝。但刘启继位后,张释之就像变了个人。刘启也没有追究他,甚至还让他在朝廷工作了一年多。要讲述汉景帝,就不能不说他。所以,汉景帝年间的故事就要从晁错开始。

汉朝景帝继位:晁错谋略引起轰动

刘恒的朝代,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太子没出过问题。

高帝时代,刘盈和刘如意争夺太子之位,后来酿成悲剧;惠帝时代,勉强立了个太子,最后连太子的娘是谁都给改了;景帝时代,先按下不表,总之闹得不可开交;武帝时代,那就不说了,太子和老爹打仗打得血流成河;昭帝时代,没有太子,后来好不容易找了个皇帝,却只当了二十七天就被废了(就是我前面提到过的刘贺);宣帝、元帝时代,太子都有威胁,差点就被其他人所取代;到了成帝、哀帝、平帝,就直接没有太子;最后一个孺子刘婴,当了三年皇太子,被赶下台来,而西汉也至此灭亡。

西汉一朝,刘恒是唯一一个没有为太子人选而烦恼的人,刘启也是唯一一个没有竞争对手的皇太子。

但刘启在他父亲当政的二十三年里,地位也不是一直都稳如磐石,有很长一段时间,刘启很可能都在为自己的地位担惊受怕。

毕竟,他的母亲出了点问题。

出了问题,并不是说她在刘恒当皇帝的时候对朝政之事指手画脚,相反,她规矩得很,比后来任何时候都规矩。

刘启的母亲出问题,是指她生了一场病,把眼睛给病瞎了。

这就危险了。虽说刘恒的脾气好,但再怎么说也是天子,弄个瞎子当老婆总是有伤国体的。

对于皇帝来说,皇后与其说是用来睡觉的,不如说是来撑门面的。她的一言一行,都得给人一种雍容华贵高不可攀的感觉。而如果一个人明显有生理缺陷,必定会在这一方面大打折扣。刘恒是一个妻妾成群的帝王,他能够在窦皇后失明后不离不弃,不落井下石,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至于要他仍旧像以前一样宠爱她,恐怕太强人所难。毕竟,刘恒只是个凡人,不是小说里塑造出来的伟大人物,他不会放着成群佳丽不闻不问而整天只宠一个瞎子。

所以,窦皇后失明后就失宠了,刘恒后来看上了两个女人:慎夫人和尹姬。

既然如此,慎夫人和尹姬肯定会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取代窦皇后的机会。

这当然是最好机会,刘恒也肯定想找一个尽量完美的女人当皇后。就算不完美,她们的眼睛也是明亮的,形象也要比窦皇后好很多。

但刘恒始终没有把她们立为皇后。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慎夫人和尹姬似乎也生理有缺陷。

不知为何,她们和刘恒在一起多年,竟连一个孩子都没生出来(皆无子)。既然连儿子都没有,怎么能立她们当皇后呢?

她们莫非都得了不孕症

在我看来,这里面恐怕有猫腻了。

我们再回想一下刘启当太子的时候。

当时,刘启本来没有资格成为太子,可是刘恒当了皇帝之后,刘恒的嫡子就都在三个月之内死光,且死的无一例外都是嫡子,这很难让人相信它是巧合。

和慎夫人、尹姬的遭遇再一结合,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之中除了部分巧合之外,窦皇后及其党羽可能还做了手脚。(www.xing528.com)

当然,这仅仅是怀疑,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如果有阴谋,那就是窦皇后计谋高超;如果没阴谋,只能说刘启是天命所归。

公元前157年,刘启继皇帝位,他就是著名的汉景帝

* * *

刘启继位时,三十一周岁。汉代的皇帝,寿命普遍都不长,三十一岁是个当皇帝的好年龄。他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如何处理政务,真正挑起担子后能够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局势,对国家是幸事,对皇帝自己来说也会少很多因为年少而有的不成熟和焦虑。

刘启当上皇帝,在尊奶奶薄氏为太皇太后和母亲窦氏为皇太后的同时,自然要升一批人,整一批人。升的是其党羽,俗称太子党,整的就是以前得罪过太子的人。

被整的人,首当其冲就是邓通,这个我在上一部分已经讲过,邓通被刘启罚款罚到倾家荡产,最后穷死了。

接下来要整的,就是那个让刘启在弟弟面前丢尽脸面的张释之。

老家伙,你真行啊!你吃了豹子胆居然敢对太子爷不逊,还妄图让父皇给我定罪,你不是执法严厉刚正不阿吗?你现在来给我判个罪看看?

我们都知道,张释之在刘恒的时代经常顶撞刘恒,一副忠诚可鉴很讲原则的姿态。

但刘启继位后,张释之就像变了个人。他不但不敢在刘启面前讲原则,反而担心刘启杀他,连班都不敢上了。

张释之害怕刘启,就说自己病了。他想辞官,却又担心刘启杀光他全家。他想找刘启赔罪,又不知道如何赔罪。于是张释之就非常忐忑,对自己的处境十分担忧。

不过,张释之恐怕把问题想得严重了,甚至有些小瞧刘启了。虽说刘启讨厌他,但刘恒还不是个昏君,还不至于颠倒黑白,去处死那些做了正确事情的官员。

后来,张释之听从一个叫王生的人出的计,去找刘启道了歉。刘启也没有追究他,甚至还让他在朝廷工作了一年多。这个看上去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在刘启手下的一年多时间里,史书没说他再反对过刘启,也没见他再慷慨激昂过。

但刘启总是不喜欢张释之的,所以最终还是将他调离中央,让他到淮南国当丞相去了。

除了整人,刘启还提拔了几个人。

周仁为郎中令,张欧为廷尉,刘礼为宗正,晁错为内史。

郎中令、廷尉、宗正,都是正部级(中二千石),内史是副部级(二千石)。

这四个人里面,晁错是个不得不提的人物,因为他太重要了。要讲述汉景帝,就不能不说他。

所以,汉景帝年间的故事就要从晁错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