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与环境模型制作典型实例》-制作目的与价值

《建筑与环境模型制作典型实例》-制作目的与价值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与环境模型的这些品质要求与其他类型模型不同,要求建筑设计师必须发挥聪明才智,把头脑中创意的虚幻建筑形象,凭借灵巧的双手,选用适宜制作的材料和工具、设备,按需要的体量比例,制作出可视真实的立体形象。

《建筑与环境模型制作典型实例》-制作目的与价值

1.模型制作的目的

建筑环境模型不但要有形态特征、功能价值和艺术美的视觉冲击力,而且要符合社会各方特别是投资方的现实需求。建筑与环境模型的这些品质要求与其他类型模型不同,要求建筑设计师必须发挥聪明才智,把头脑中创意的虚幻建筑形象,凭借灵巧的双手,选用适宜制作的材料和工具、设备,按需要的体量比例,制作出可视真实的立体形象。通过建筑与环境模型的制作,使未来建筑的功能、结构、体量、色彩、材质、肌理纹理空间感等各个要素得到充分体现,并被完全认识。从而为建筑设计的成功铺平道路,也为建筑施工提供依据,更让投资方对未来建筑的可靠性、安全性达到心理预期。

具体地讲,建筑与环境模型与一般模型相比,更加突出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更加突出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建筑与环境模型中不难看出模型设计者、制作者所具有的形象创新能力和精湛技术能力。

二是更加突出脑与手互动的再创性。一件品质优良的建筑与环境模型,绝不是照葫芦画瓢,而是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创造性地进行制作,通过灵巧的双手,更好地完善设计思想。

三是更加突出需要新材料、新工具、新设备和新技术的支撑。模型的品质除了取决于人为因素,还必须要有新材料、新工具、新设备和新加工技术来保证。

四是更加突出建筑内部和外部的各项内容。模型的形态不仅要符合设计形态,而且要符合未来现实形态,并比现实中的“真实”形态更集中、更概括、更典型。

五是更加突出为设计和风险承担做保证。这是建筑与环境模型制作的原动力,也是模型制作的根本和唯一目的。因为任何建筑与环境都需要通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实现建筑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安全功能。这就必须要事先经过模型制作,并进行论证设计、评估风险和研究如何避免风险。图1-9所示为一幢私人资金大投入的别墅建筑与环境模型,凭借此模型就可以对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进行论证。

978-7-111-49643-4-Chapter01-9.jpg

图1-9 可为建筑设计和施工进行论证的私家别墅建筑与环境模型

2.模型的价值

建筑与环境模型之所以始终受到社会和有关方面的热情关注,是由其自身价值决定的。一方面在于建筑模型是为高额资金投入决策和建筑的安全性服务,另一方面在于建筑模型的内容形象地展示了建筑物的时代性、观赏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它不仅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内涵,而且体现高科技和新材料的支撑。古往今来,人们不可能事前先建造一个庞大实体来完整地表达这些内容,只能先做个小样(模型)来表达。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考量,决定是否进入下阶段的投入和施工实践工作。

建筑与环境模型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真实性 这是建筑与环境模型的第一价值,实际上这也是未来建筑的一次“亮相”,能够让人亲眼目睹到未来建筑,并对建筑的形制特征有一个初步了解,使人产生感性认识,从而由此得到理性认可。

建筑与环境模型的真实性主要有四点:一是必须具备视觉的识别性,使人见而不忘;二是供人在感性的基础上作出理性判断;三是对相似、相近、相对的微观视觉形态进行再创造,使得模型的真实性比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更集中、更概括、更夸张、更具典型性;四是体现人在心灵冲动、激情澎湃的创作高潮时,自觉地、能动地把生活中的积累赋予模型之中,从而使得客观存在和主观意识在互动状态下产生的真实更具完整性。

由此可见,建筑模型并不一味追求原版真实和原生态真实,否则,制作的模型将会黯然失色。图1-10所示是一座别墅建筑模型,从模型中很容易识别出该建筑的体量、结构和空间使用功能等真实特征。图1-11所示是真实感很强的桥梁建筑模型,但这里的“真实”并不是原版原样的真实,而是比现实的真实更集中、更概括、更夸张、更具有典型性。

(2)实用性 模型的实用性在于向人们提供建筑空间、功能、结构、技术、预算甚至建筑理念等信息,让人获得一种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和需求,引导建筑计划和方案的决策和实施。

建筑与环境模型不同于一般的造物活动,不能给人亲身体验和直接感受,但却能让人的思想和心灵有身临其境之感。

模型的实用性价值有三个方面:一是具备形态元素的完整性和可读性,便于有关各方进行决策;二是建筑模型的实用性和真实性只是个载体,并不是模型本身具有的实用性价值,而是通过形象力量使人感受到的实用价值;三是无须通过人的肢体等感官验证,就能直接获取实用性信息。图1-12所示虽是人们无法实量体验的模型,但人们却能由此充分识别这幢大厦的建筑空间、功能、结构、技术以及建筑风格等实用性信息。图1-13所示是一座私家别墅建筑与环境模型,人们通过这一实用性载体,能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虽然不能通过肢体亲身体验,但却能由此产生建造这幢建筑的决心。

978-7-111-49643-4-Chapter01-10.jpg

图1-10 具有建筑体量、结构等真实特征的私家别墅建筑模型

978-7-111-49643-4-Chapter01-11.jpg

图1-11 具有形态概括、夸张等特征的桥梁建筑模型

(3)艺术性 如果说实用性、真实性并不是模型的直接反映,那么模型的艺术性则是模型本质和直接的反映,这也是模型普遍受到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筑模型的艺术特点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是艺术美感的直接流露。一件模型的艺术美感直接流露,会提升未来建筑形象,让人直接得到一种精神需要的满足。因为人们在获得建筑物挡风避雨、阻寒隔热、居住安全等物质功能后,往往会产生对建筑物的精神功能需求,这是不断提升的人的“自我”需求。纵观近代建筑从一个火柴盒般的蜗居建筑,逐渐被今天具有时代感、形式感和流行风格的建筑所代替,又老又旧的形制、原生材料和原始工艺,逐渐被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颖张扬的室内外装潢风格所取代。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各地城镇新型建筑、都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这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和成果,人们从中获得的不仅是物质美的满足,而且是建筑物直接流露的艺术美的享受。图1-14所示是一幢住宅建筑模型,原来的“火柴盒”已演变为极具现代艺术形式美感的住宅建筑。

978-7-111-49643-4-Chapter01-12.jpg

图1-12 具备形态元素可读性的高层建筑模型(www.xing528.com)

978-7-111-49643-4-Chapter01-13.jpg

图1-13 可供鉴别建筑实用性的私家别墅建筑与环境模型

978-7-111-49643-4-Chapter01-14.jpg

图1-14 具有现代艺术形式美感的住宅建筑模型

二是艺术美感的恒定性。人们对建筑艺术美感的认识,来源于模型的艺术性价值。模型能直接反映出建筑不同于其他人造物,建筑的艺术美感往往会派生出某种艺术风格、流派和特有的审美,具有恒定性价值。这种派生力量主要取决于建筑的比例、节奏、韵律、均衡等形式美感。在建筑模型制作中通过能动界面的分割比例、线和面的造型节奏、韵律与力的平衡度等形式美感,使未来建筑艺术美感恒定性获得充分表现。图1-15所示建筑模型的界面分割、比例及与环境的组合,充分显示出艺术美感的恒定性。

978-7-111-49643-4-Chapter01-15.jpg

图1-15 具有艺术美感的标志性建筑模型

三是艺术美感的抽象性。人造物体除了以手工技艺制作的用于观赏的单件工艺品、艺术品外,所有批量化的人造物体,都需要由点、线、面构成抽象的几何形态。建筑更是独具个性的,由点、线、面构成的抽象几何形态。制作建筑模型不仅要使抽象的、纯理性的几何形态给人有感情的、有美感的艺术性,而且要使具有不同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的人达成一个共识,成为永远追求的目标。

四是艺术美感的再创价值。建筑设计的艺术性认识决定了建筑模型的艺术性,但这并不是建筑模型艺术性价值的完整反映。因为现实中人的审美,除了因时、因地不同,还会因人的思想、行为、情感和修养的不同产生各种不同的审美观点。因此,模型的制作者一方面要通过模型充分体现建筑设计的艺术性,同时还需要在模型制作的始终,独具匠心和巧妙地对建筑设计的几何形态进行量化,作出虚与实、主与次、繁与简、夸张与削弱的艺术处理,再进行整体与细部、主视面与次视面的艺术处理。这样的模型才能使人产生视觉流动、视觉情趣和视觉快感,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从而发挥模型的“物化艺术审美的再创价值”。图1-16所示是一座别墅建筑模型,它的各个界面不是自然形态构成的,而是由几何形态构成的抽象形态。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进行虚与实、繁与简、夸张与削弱等再创处理,既充分表达了审美水准和审美情趣的多样化,又体现了模型艺术的再创价值。

(4)新颖性 模型的新颖性,既取决于建筑形象的创意,又取决于模型制作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体量。此外,在模型制作中采用独特精湛的手工艺术,比程序化机加工更具有“新、奇、艳、喜、真”的个性价值。特别是经过模型制作者在心灵驱动下独到的艺术处理,能使得模型具有与众不同的新颖性,且比实物建筑显得更充实、更丰富,也更具视觉冲击力。图1-17所示是一幢用木质材料制作的独具个性和新颖的丛林中小屋模型。图1-18所示是一幢采用手工艺术制作的现代建筑模型。此模型比机加工模型更具有“新、奇、艳、喜、真”的价值。

(5)可行性 建筑与环境模型不是依照个人意愿和志趣制作的纯手工工艺品或纯实用品,而是用无声语言回答如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筑的功能、结构、材料、技术、预算等是否合理可行;二是建筑的形态、色彩和周围环境等是否和谐,是否具有审美价值;三是建筑对本地域、地理地质范围的抗震、抗自然灾害所提供的安全系数是否可靠可行;四是建筑与国家政策、法规和城市、城镇、城乡等的规划是否一致;五是根据有资金回报和无资金回报的不同情况,决定资金投入多少和如何投入等问题。

978-7-111-49643-4-Chapter01-16.jpg

图1-16 纯几何形态的别墅建筑模型

978-7-111-49643-4-Chapter01-17.jpg

图1-17 小木屋建筑与环境模型

978-7-111-49643-4-Chapter01-18.jpg

图1-18 采用手工艺术制作的现代建筑模型

978-7-111-49643-4-Chapter01-19.jpg

图1-19 可进行可行性解读的室内游戏场所剖视模型

以上诸多问题,不仅受到建筑的使用者、建筑者、设计者、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注,而且受到社会其他方面和有关人士的关注。只有通过模型,用无声的形象语言进行科学、可靠的可行性解说,人们才会有信心和决心,主管部门也才会下达批文,建筑才会进入实质性的施工阶段。图1-19所示是一座可进行可行性解读的室内游戏场所剖视模型,通过该模型,可论证这座建筑诸多功能的可行性。

(6)主动性 建筑与环境模型制作的主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计院和设计师为了取得有关各方的共识,需要与委托设计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沟通,并借助模型说明建筑的设计思想、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等;二是设计院和设计师为验证设计的可靠可行,往往会通过模型的制作实践,不断发现问题和进行修正,以把设计风险在内部消除。因此,建筑与环境模型不仅能替代设计发言,且能够避免设计风险,这体现了模型制作具有的主动性价值。图1-20所示是一座艺术教学大楼的建筑模型。该建筑如果不事先制作模型,设计师包括投资方是不会同意和下决心的,只有通过对这件模型的全方位审视,有关各方才会产生共同语言。

978-7-111-49643-4-Chapter01-20.jpg

图1-20 可进行全方位审视的艺术教学大楼建筑模型

图1-21所示是一座私家别墅建筑与环境模型,设计方通过模型制作与投资方取得了共同语言。

978-7-111-49643-4-Chapter01-21.jpg

图1-21 私家别墅建筑与环境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