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九里长虹:成都文化中的诸葛亮与水利工程的传奇

九里长虹:成都文化中的诸葛亮与水利工程的传奇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九里堤,光听名字,你大概能猜到这里得名是因为堤坝长九里。其实,九里堤,最早的名字叫縻枣堰,传说是蜀国丞相诸葛亮主持修建的蜀国防水工程。在九里堤遗址公园,你依然可以看到诸葛庙和縻枣亭。人们之所以将诸葛亮与九里堤这样的水利工程联系在一起,不是毫无道理的。成都人把九里堤称为“诸葛堤”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诸葛亮治蜀功德无量、深入人心。这一年,高骈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驻防成都。

九里长虹:成都文化中的诸葛亮与水利工程的传奇

九里堤,光听名字,你大概能猜到这里得名是因为堤坝长九里。其实,九里堤,最早的名字叫縻枣堰,传说是蜀国丞相诸葛亮主持修建的蜀国防水工程。在九里堤遗址公园,你依然可以看到诸葛庙和縻枣亭。之所以讲是传说,是因为九里堤的修建不一定真的跟诸葛亮有关系,这事一直没有定论,只是民间都认为九里堤是诸葛亮所建,这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可能是人们实在是太喜欢、太崇拜诸葛亮了,从而形成“蜀人每事好归诸葛亮”的风俗民情。

人们之所以将诸葛亮与九里堤这样的水利工程联系在一起,不是毫无道理的。对成都人来说,诸葛亮是一位自带“主角光环”的智者,是神一样的存在。所以许多与诸葛亮无关的遗迹,也被老百姓们以“沾亲带故”的名义给命了名。成都人把九里堤称为“诸葛堤”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诸葛亮治蜀功德无量、深入人心。君不见,诸葛庙的门口楹联就这样写道:“沥胆披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下一人。”

诸葛庙(www.xing528.com)

众所周知,成都的整体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大小河流从西北流向东南,形成一个冲积平原。因为是平原,所以常常受水患的困扰。如何有效控制像野马脱缰的洪水,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一直都是棘手问题,从大禹治水到开明王鳖灵拓峡,他们都为川西坝子的水利设施建设做出过贡献。李冰在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智慧,修建了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穿二江成都之中”,这种“二江并流”的格局,使得成都很长一段时间免除了水患灾害。但是,这样的水道格局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河水上涨或泛滥,依然会威胁城市的安危。这样二江并流的格局,直到晚唐时期,一个军事专家的出现,才发生了彻底改变。

对于成都来说,公元875年是一个幸运的年份。这一年,高骈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驻防成都。高骈到成都后,深为成都城防忧虑:城市狭小,有城无壕,不利于防御外敌。遇有敌袭,城外的老百姓又都挤进城区,井水不足,老百姓面临渴死的危险。于是,他很快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扩城开河!一来可以构筑拒敌数十里的防护工程体系,二来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水患问题。综合考虑这两个问题,高骈决定在城北,也就是现在金牛区所处的位置修一条防洪大堤,这个防洪导流堤就是縻枣堰。縻枣堰也就成了成都西北最重要的水利设施和抵御外敌入侵的防护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