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阳市白云区土地制度改革成果

贵阳市白云区土地制度改革成果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白云区被列为贵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试点后,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有效形式,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强引导,规范管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助推农业园区建设和现代生态农业的加快发展。2012年,根据贵阳市的统一安排部署,白云区在牛场布依族乡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2013年白云区被列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地区,在全区全面推开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贵阳市白云区土地制度改革成果

2009年,白云区被列为贵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试点后,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有效形式,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强引导,规范管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助推农业园区建设和现代生态农业的加快发展。

2012年,根据贵阳市的统一安排部署,白云区在牛场布依族乡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2013年白云区被列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地区,在全区全面推开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截至2017年,全区参与确权农户9777户,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一、二、三、四榜公示,按程序颁证9564户,颁证率达97%(达省市要求),基本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合同、证书、登记簿三个一致,完成农村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各项工作。

全区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试点的开展,按照省、市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014年全区耕地总资源10.96万亩,常用耕地面积3.05万亩,土地流转面积10045亩,占耕地总资源的9.2%,占常用耕地面积的33%。土地流转以出租方式为主,占全区流转土地的80%以上。为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根据园区规划,引导农户通过委托流转的方式,与村委会签订委托流转协议,再由村委会与企业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在租金的支付计算上,探索出了以亩产量按当年市场价格调整支付流转金的新方式。采取集中流转的方式,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在引进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到白云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过程中,依托区内的蓬莱城乡发展有限公司,一头连农户,一头连企业,搭建土地集中流转的平台。由农户与村委会签订委托流转合同,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出租给蓬莱公司,再由公司将土地流转给引进的企业和大户。解决农户不信任企业,存在担心拿不到流转费而不愿意流转土地的顾虑,同时,打消企业怕农户不守诚信,怕投资的担忧。还促成引进企业投资落地,实现农民、投资商和政府“共赢”。

白云区先后建立健全各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逐步规范并完善流转程序,将原来的无序流转、自发流转逐步转变为有序、规范流转。不断探索土地流转新形式:

一是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规范土地流转。为有效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构建起白云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对有流转意向的流出信息进行登记,接洽有意流入土地的企业或个人,促成农村土地流转。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严格按照省农委下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文本格式签订流转合同,将流转双方的权利及义务进行约定,并对合同进行鉴证和备案登记,进一步减少流转纠纷发生。2009—2015年,对62宗规范流转合同进行备案登记,涉及流转面积998亩。

二是创新方式,促进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在引进农业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到白云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过程中,搭建起土地集中流转的平台。由农户与村委会签订委托流转合同,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出租给蓬莱公司,再由公司将土地流转给引进的企业和大户。探索流转收益新机制,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民的利益,使农民愿意将土地流转出来,促进土地集中连片流转。白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土地流转金即采用递增机制,以每三年为一个周期对土地流转金进行调整,在调整时以当年的市场价格乘以亩产量的方式确定土地流转金,确保农民获得较高的土地流转收益,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顺利流转到园区建设所需的土地。

三是围绕发展,引导流转。根据园区规划和实施计划,在项目实施前,提前进行土地流转,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指导,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指导农户将土地规模流转。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引导农民自愿集中土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高效农业。向种养大户有偿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规模种植、养殖业。对外出务工又不愿放弃土地的农户,鼓励其将土地流转到种养大户手中,促进规模化发展。经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指导,牛场布依族乡石龙村火烧寨组31户农户采取委托流转的方式,将土地集中连片出租给贵州一合园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规模化农业经营。(www.xing528.com)

四是发布信息,服务流转。区、乡(镇)两级通过市级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将农民群众有意流转的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到网上,扩大土地流转信息流通渠道。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前,中心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发布的信息真实、可靠、有效。通过贵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系统发布多条拟流转信息,登记拟流转土地2936亩。

五是增强村级流转信息员的业务素质,在基层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同时,开通热线,提供政策咨询。2009年2月26日,开通白云区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咨询热线,热线的开通使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些疑问得到及时有效的解答和回复,让农民在本着知晓国家法律、政策的条件下,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进行流转。土地流转服务热线的开通也为有流转意向的企业及个人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确保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损。自热线开通以来,答复区内、省内政策咨询数百次。

通过采取集中、统一的方式开展土地流转,白云区既为农业园区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又为园区规模化发展提供土地储备。土地流转的规范有序,加快园区的建设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使引进的企业迅速落地开展生产建设,提高整个园区的推进速度(处在全市农业园区的前列)。为白云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列为省级32个重点农业园区发挥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园区的对外招商引资。2015年有14家企业入驻园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承包地流转还带动全区“一村一品”示范专业村的发展。牛场布依族乡蓬莱村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013年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农户将承包地流转后,在获得租金的同时,还可以从事二、三产业或务工获得更多的收入。贵州现代农业展示区落户牛场布依族乡蓬莱村后,在该村连片流转土地710亩,租金为土700元/亩、田750元/亩,每三年按不低于10%的比例上调一次租金。吸收当地村民在展示区务工,让农户就地就近就业获得工资收入。展示区核心区所在的平山组,有120余户农户将土地流转,每年在园区务工超过6个月的农户有100余人,按平均每月2000元工资测算,收入比土地流转前每年要多增加上万元。

专记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权

白云区国土面积269平方公里,辖两乡三镇、56个村,农户2.01万户,耕地面积10.95万亩,二轮延包时承包农户1.44万户,家庭承包耕地面积为4.43万亩。自2013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地区以来,白云区参与确权农户9777户,经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一、二、三、四榜公示,按程序开展颁证工作,颁证9564户,颁证率达到97%(达省市要求),基本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合同、证书、登记簿三个一致,完成农村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各项工作。具体做法:一是积极推行试点。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牛场布依族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被列为市级试点,在试点工作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全面铺开确权,2013年白云区被列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严格按照试点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行各项工作。二是稳妥开展确权。全区国土面积272平方公里,辖两乡三镇、56个行政村,共有农户2.01万户,国土二调耕地面积11.34万亩,二轮延包时承包农户1.44万户、家庭承包耕地面积为4.43万亩(习惯亩),对5.24万亩承包地进行了勘界调查,完成五乡(镇)45个村土地确权工作,有11个村因承包地被征占已由区政府申请市确权办不开展确权工作。三是切实做好颁证。结合省、市关于确权登记工作的相关文件,对完成勘界确权的农户,及时完善承包合同,按程序报区政府确权登记后颁发新版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确保颁证率达到95%以上。四是全面完善资料。在颁证工作结束后,立即安排各乡镇、村开展确权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全区一户一档资料收集完成9564户,占颁证户数的100%,完成收集整理装订工作。2014年,白云区在牛场布依族乡小山村按照《贵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档案整理规程》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档案,通过省、市档案局的检查。2015年,白云区被市农委、市档案局列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规范管理试点县。区、乡、村综合资料已经收集完成,进入确权档案核查、标引、标页码、录入等阶段,待确权档案资料完成整理装订后,将按要求及时移交区档案馆保管。五是严格数据管理。严格按照市农委要求,在颁证工作结束后督促技术公司同步建立了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确权成果数据汇交农业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