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赴晋插队:天津文史资料选辑109辑

赴晋插队:天津文史资料选辑109辑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之前,第一批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批去内蒙古插队落户。我们这一批是去山西晋南专区插队。知青们主要来自四十七中、九十二中、九十六中、南仓中学、贵阳路中学、南开女中、女六中等学校,约有四五百人。临行前,经过学校动员、个人报名、学校和招人地区政审合格才批准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打破了正常的升学、就业制度,开展了大字报、大辩论、大批判活动。

赴晋插队:天津文史资料选辑109辑

1968年11月29日凌晨4点多钟,母亲把我从睡梦中叫醒。大妹和二妹早已帮我收拾好行李。我胡乱擦了一把脸,喝了一碗稀饭,准备出发。临出门时,走到床前,轻轻拍了下正在熟睡的小妹,说了声:“我走了。”她猛地坐起来,“哇”地一声哭了。她才8岁,太小,没让她去送。

外面,天阴沉沉的。两个妹妹用一根木棍抬着手提包走在前面,我和母亲默默地跟在后面,去18路汽车站赶第一班车。6点多钟到了东站,前来送行的姑姑、舅舅、姨早已等候在那里。进站口挤满了学生,这是“文化大革命”中天津市第三批上山下乡知青。在此之前,第一批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批去内蒙古插队落户。我们这一批是去山西晋南专区插队。知青们主要来自四十七中、九十二中、九十六中、南仓中学贵阳路中学、南开女中、女六中等学校,约有四五百人。

7点钟开始进站。送行的亲友一两千人,聚集在狭小、拥挤的站台上,有的相互紧握着手传达着鼓励和期望;有的高举着毛主席语录表示着决心和信念;有的不停地用手帕揩拭着泪水诉说着亲情。说的、笑的、哭的、大声嚷嚷的混杂一起。白发苍苍的老人、刚会说话的孩子、两眼红肿的伙伴们向准备远行的亲人交代着不知重复了多少遍的话:“到那就来信”,“千万要注意凉热”,“你们要互相照顾”。有的人挤不到跟前,就从火车底下钻过去,到车厢另一面跟车上的人说话。有的人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突然,有人“哎呀!”尖叫一声,周围的人立刻围了上去,接着传来更大的哭声。一位老太太昏倒了,她的家人使劲给她掐着人中……

7点44分火车汽笛的一声长鸣,站台上骤然响起撕心裂肺的哭声,盖过了汽笛声。亲人们强忍住离别的痛苦,目送着徐徐开动的列车,有的还紧紧拉住车窗里伸出的手不放,有的随着火车跑出站台。知青们轮换着从车窗挤出头、探出身,挥动着红皮语录本告别,直到车外那些身影消失。(www.xing528.com)

车厢里的气氛渐渐平静下来。面对新生活,大家既新奇、又迷茫,但想得更多的是即将到来的艰苦生活考验。四十七中的王威首先用口琴吹奏起《东方红》,李荣斌拉起板胡,我吹着笛子跟着合奏,知青们则随着低声吟唱……

这批知青都是老三届(六六、六七、六八届)初、高中毕业生,年龄最大的二十一二岁,最小的十五六岁。临行前,经过学校动员、个人报名、学校和招人地区政审合格才批准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打破了正常的升学就业制度,开展了大字报、大辩论、大批判活动。这种无休止的争斗,让学生们感到厌烦,恨不得马上离开校园。因此,当党中央发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后,投身广阔天地、扎根农村边疆,成为热血青年们的毅然选择。有的热血沸腾,立即报了名;有的憧憬美好未来,为体验更新的生活,决心闯荡一片新的天地;有的为摆脱家长束缚,想过自由自在的日子,跟着同学办了手续;也有的因家庭出身不好或家长在“文革”中挨整,抬不起头来,只好做出这样的选择。为此,有的咬破手指写下血书,有的瞒着家里“偷”出户口。总之,每个人出于不同的原因,带着纯真的热情,走上了同一条道路。不知是谁提议:“咱们应该到天安门广场宣誓!”立即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十点多钟,火车到达北京站。大家顾不上浏览北京市容,一起向天安门广场走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