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属书院(崇祯长沙府志):岳麓山下,感牛可麟功,湖南书院分布

合属书院(崇祯长沙府志):岳麓山下,感牛可麟功,湖南书院分布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岳麓书院湘江西岳麓山下。亭前为大门,竖坊曰惜阴书院。至万历六年,诏毁书院,知府牛可麟力请于上获免焉,士夫至今感之。文靖书院在浏阳县。南宋杨时尝宰是邑,后人因建书院,名以其谥。洣江书院在茶陵州学左。昭文书院在醴陵县南。玉山书院在宁乡县治之东。涟溪书院在湘乡治东南涟水滨。庆洲书院在益阳县治南江中。凤山书院在攸县凤岭。紫麟书院攸县黄甲

合属书院(崇祯长沙府志):岳麓山下,感牛可麟功,湖南书院分布

岳麓书院

湘江西岳麓山下。宋开宝九年,潭州守朱洞建,彭城刘嶅倡之。咸平四年,诏以国子监经籍赐岳麓书院,从知州李允则之请也。祥符八年,周式为山长,天子召见,仍使归教授,诏赐额,给中秘书。岳麓旧志误作周奭。绍兴元年,废于兵火。乾道元年,湖南安抚[使]刘珙重建之,聘请张南轩往来主教事。三年,晦庵朱子如长沙,访南轩,讲学于中,手书“忠孝廉节”四字。淳熙十五年,直徽猷阁潘畤继修焉。绍熙五年,朱子为湖南安抚,牒委教授,兴学岳麓,四方之学者日至几千人,置田五百顷,南轩、陈止斋各为记。德祐二年,再毁于元兵。元至元二十三年,郡人学正刘必大兴复。延祐元年,别驾刘安仁以善化主簿潘必大更新礼殿、斋祠、轩堂、阁亭,吴草庐有记,寝复为墟。

国朝成化五年,知府钱澍因旧址重兴,随毁。弘治七年,通判陈钢辟厥蕴崇,建门庑、讲堂、诚明敬义斋、崇道祠;通判李锡、推官彭琢构高明亭。十二年,同知杨茂元建尊经阁,刊紫阳遗迹。十八年,参议吴世忠改门路向,开泮池棂星门,置田百亩,诲诸生学庸通旨。嘉靖四年,同知俞夔创石坊大江边。五年,学道许宗鲁、知府杨表立祠祀六君子。六年,知府王秉良增田二十亩,建成德堂、尊经阁、讲堂、延宾集贤馆、东西斋,工未毕而去。知府孙存卒成之,题其斋曰诚明、敬义、日新、时习,题其号曰知、仁、勇、天、地、人,辟三门于成德堂外,创亭赫曦台山下,器物厨具盛备,共置田一千四百四十九亩,复请给赐书、置山长,如白鹿洞例,又请御制敬一诸箴赐其中,制可。九年,知府潘镒增敬一碑亭文庙后。十三年,学道郭登庸改成德堂曰静一。十八年,知府季本重修之。四十一年,推官翟台复修之。万历十八年,知府吴道行重修。四十一年,知县唐源协谋助修。崇祯二年,按院宋檄知县黄承中鼎新文庙头门,书院又焕然一新。今日复就倾圮已。

惜阴书院

府旧志云:灵观渡左,旧为陶公祠。嘉靖四年,知县吕廷爵塑公像于中,创为惜阴书院,从公惜阴意。嘉靖四十二年,知府蒋弘德、推官翟台恢其制。中为明道堂,五间左右,贮棹椅什物。堂前为墀百步,建亭于中,曰洗心,两旁有池,绕砌石栏,曰禁蛙,取南轩城南书院故事。亭前为大门,竖坊曰惜阴书院。堂后建祠五间,祀公神主,以其像移置于庙后。登高阜为聚英楼,凭虚四面,足供眺望。楼后为广仁堂,左右有隙地,周围墙垣。从楼前分两翼,迂至大门,共号舍六十间,集诸生肄业其中。堂右向岳麓,为望岳楼,八窗玲珑,颇称佳境。楼前为望岳亭,亭左右有田数丘。田前为塘,西抵屋路,北抵墈,南抵藩店后沟。今悉壅淤,而店民任意侵填为己地。楼右有小塘,塘右有仓三间,贮学租,傍为守者居焉。置田八百三十亩,以赡学者,郡人李棠、刘应峰各有记。

至万历六年,诏毁书院,知府牛可麟力请于上获免焉,士夫至今感之。仍改为陶公祠,废望岳楼亭,输价入官。十一年,知县冯应鳌移西山合祀于中。十五年,知府吴道行、知县陈一鉴重修。戊子、辛卯,集十三庠生肄业,月给廪饩,时登俊入侍者数十人。二十九年,知县陈弘乘复修,仍为陶公祠。四十一年,推官陈大绣因长沙馆驿倾颓,改洗心亭为二门,拆去聚英楼、广仁堂,为皂隶房号舍。今门役住三间,诸生自修五间,余尽拆毁,亦斯文之大阨也。

城南书院

《府志》云:在妙高峰之阳。宋张南轩随父紫岩家潭州居此,建为讲学地,格古论曰“城南书院”四大字,张紫岩之所书。南轩名以十景,曰纳湖、丽泽堂、书楼、蒙轩、卷云亭、月榭、琮琤谷、听雨舫、采菱舟、高阜,与晦庵先生互有题咏。南轩读书处,蛙声聒耳,投砚禁之即息,名禁蛙池。年久废颓,俱为僧卒势家所据,建寺于上。正德二年,参议吴世忠、学道陈凤梧协谋请复,寻归之藩府。嘉靖四十二年,推官翟台建厅堂五间高峰寺后。万历六年没废。

按:书院在高峰寺下,堂轩楼亭榭在焉,寺即高阜右,旁即谷,纳湖即今天鹅塘。

湘西书院

《府志》云:在善化湘江岳麓山下。宋时,潭士以居学肄业为重,州学生月试积分高等,升湘西书院生;又分高等升岳麓精舍生,潭人号为三学生。刘辅之重建,后又建于晦翁。今遂为蓬墟矣。

道林精舍

《府志》云:在岳麓山左南塘,马燧建。昔贤诗云:此是前朝古书院,而(作)[今][14]却作梵王家。我来登眺不胜慨,独倚东风数落花。寺亦废。

文定公书院

府旧志载:胡安国居潭州旧宅。今废。

裴氏书堂

金牛冈,唐相裴休读书处。今废。

东冈书院

在长沙县东二十五里。元中书左丞相许有壬父,号东冈,尝读书于此,因赐额。

乔江书院

在长沙县西北九十里乔口镇。旧有三贤堂,祀屈原贾谊杜甫元元统间,邑人黄澹因设义学于此,诏赐今额。

文靖书院

在浏阳县。南宋杨时尝宰是邑,后人因建书院,名以其谥。成化间,提学佥事宋褅修。

南山书院

在浏阳县南。弘治初,提学佥事欧阳旦题建,今世世子孙衣巾奉祀元学士欧阳玄。

洣江书院

在茶陵州学左。弘治甲子,知州林廷玉始建之。林廷玉记。

东山书院

在茶陵州东十五里。宋贡士陈仁读书之所,今废,遗址尚存。

南溪书院(www.xing528.com)

在茶陵南江之东。宋进士谭光国、国朝祭酒谭子发读书之所,今废为僧寺。

碧泉书院

在湘潭县西七十里。宋胡安国南游筑室,其子宏与张南轩讲道于此,以近碧泉因名焉。久废。嘉靖乙酉,知县高应祯复建之。万历丙子,里人督学宪副周之屏重修,读书讲道于此。

主一书院

在湘潭县南一百二十里南岳之麓。宋朱子门人钟震筑室讲学于此,元末兵火。

东莱书院

醴陵北四十里。宋吕祖谦读书于此,曰莱山书院。正德二年,参议吴世忠徙创于县治之后,乃改今名。

昭文书院

在醴陵县南。宋黎贵臣讲明道学,里人建馆居之,以受生徒。今废。

道山书院

宁乡县道山之阳。宋胡仁仲、张南轩所筑以讲学。今废。

玉山书院

在宁乡县治之东。嘉靖甲子,知县胡明善初建之,知府张禧记。

涟溪书院

在湘乡治东南涟水滨。初在昆仑桥西,宋嘉定间,真德秀帅潭,命知县徐质夫置,立扁其堂曰春风。德祐初毁,知县赵晟重建于涟水东五里。元至正中,知县王文彪复移建涟水西。

义学

在湘乡县治南。宋元祐,知州韩茂即邵肯堂故居立之,堂有先圣像。淳熙间,有符其门曰:素玉容貌津津喜,黄甲科名鼎鼎来。次科,王容大魁天下,以为谶云。元末兵毁,址存。

庆洲书院

益阳县治南江中。元邑人刘履泰讲学之所,事闻,诏授庆洲书院山长。

凤山书院

在攸县凤岭。元贞二年,谭渊建。今废。

紫麟书院

攸县黄甲洲,今废。

光岭书院

攸县张司空所遗。

笙竹书院

湘阴县笙竹岐。宋天禧,邓咸置。今废。

汨罗书院

湘阴县北。宋元符间建,今以其地为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