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报恩寺塔:华夏图志中西方文献中的珍贵目击

大报恩寺塔:华夏图志中西方文献中的珍贵目击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荷使初访中国报告》也使西方人第一次直观地了解到南京的大报恩寺及大报恩寺塔。大报恩寺塔远眺这座塔有9层,184级楼梯。不仅如此,《荷使初访中国报告》中还为大报恩寺塔配了好几幅插图。法国国家图书馆藏《荷使初访中国记》中大报恩寺俯瞰图。但手抄本中的插画也有草率的地方,比如在远眺图中,城外的大报恩寺塔看起来比城里的某座塔还低矮一些。事实证明,添加大报恩寺近景图的策略是成功的。

大报恩寺塔:华夏图志中西方文献中的珍贵目击

1658年春夏之交,刚随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团出访中国不久的纽豪夫回到了阿姆斯特丹。当借住在哥哥家的时候,纽豪夫把一些笔记和画稿交给了他的哥哥亨德里克(Hendrik),这些都是纽豪夫在使团担任画师和礼仪官时所积累下来的资料。因为三个月后他又要启程去远行,他怕海上的风浪会损毁他珍贵的记录。他哥哥和他的一些朋友建议将资料整理出版成一本书,纽豪夫同意了,他委托他的哥哥全权负责出版事宜。

七年之后,即1665年,亨德里克在出版商亚克布·范·缪尔斯(Jacob van Meurs)的协助下,出版了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图文并茂的畅销书,这就是附有149幅插图的《荷使初访中国报告》。

《荷使初访中国报告》使西方人第一次看到了全面的、形象化的中国。在此之前,虽然西方已经出版了一些有关中国的大部头书籍,如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利玛窦的《利玛窦札记》等。可那些书大部分只有文字,有的虽在文字之外附有插图,但附图仅有一两幅,且多为地图。这次的新作由作者亲自记述并配上大量的插图,使得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得益于荷兰优良的绘画传统以及纽豪夫敏锐的观察力

《荷使初访中国报告》也使西方人第一次直观地了解到南京的大报恩寺及大报恩寺塔。在纽豪夫之前,到过南京的西方人中只有葡萄牙传教士曾德昭(Alvare de Semedo,1585—1658)在《大中国志》里提到过大报恩寺塔:“那儿还有一座七层塔,工艺精良,布满了偶像,看起来是用瓷建造的。此高塔可与古罗马最著名的建筑比肩。”这寥寥数语的描述,虽然可以显示出此塔的不凡,但在没有配图的情况下,总让人觉得有点隔靴搔痒。

纽豪夫的描述就比曾德昭的详细多了:

离开这些女士们后,我们赶去看一座著名的寺庙中国人称之为报恩寺。但是报恩寺不仅是建筑的名字,而且还包含一大块地,其上有庙舍、宝殿、琉璃塔和其他稀罕之物。中国人向我们展示了这块土地上建造的一个大殿,其在艺术、美丽和成本方面都超过了其余的房子。其中至少陈列了1万个塑像,全部由灰泥制成。有的高达6尺,但多数只有1尺。它们被井井有条地陈列在围廊和墙壁上。住持以极大的尊重和文明接待了大使,并打开了他们所有的庙门。

在这块地的中间是一个由琉璃建成的尖塔或高塔,其建筑成本和技术远远超过了中国的所有其他工艺。中国人通过该建筑向世界宣告了他们在前几个世纪中的罕见的聪明才智。

大报恩寺塔远眺

这座塔有9层,184级楼梯。每层都有一个充满塑像和图片的围廊,采光上佳。墙外面全部上了釉并漆有多种颜色,如绿色、红色和黄色。整个墙面结构有许多块,但被非常有技巧地拼接在一起,看起来就好像是一整件一样。围廊的所有角落都挂着小铃铛,当风吹拂它们时会发出非常美妙的声音。塔的顶部放置着一个巨大的“菠萝”,那儿的人说是由黄金制成的。从高层的围廊不仅可以看到整个城市,而且可以看到江对面。这真是一幅最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特别是当你浏览广阔的城市以及其延伸到江边的郊区时。

不仅如此,《荷使初访中国报告》中还为大报恩寺塔配了好几幅插图。为一个场景配多幅插图,这在该书中是罕见的。

不过细心的中国读者可能会发现这几幅图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在远景和近景图中都出现了棕榈树,这种热带植物在南京几乎看不到;又比如,俯瞰图中的塔是9层,而近景图中的塔是10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纽豪夫看花眼了吗?

事实上,纽豪夫并没有看花眼,只要将他的《荷使初访中国记》手抄本跟《荷使初访中国报告》进行对照,很多疑问就会迎刃而解。

根据《荷使初访中国记》记载,荷兰使团于1656年5月10日到达南京城边。纽豪夫写道:

在南京城南边城濠外的山坡上,有一著名的寺庙——报恩寺,该寺由几座漂亮的房舍组成。这些建筑造型奇特古朴,可列为中国最著名的工程之一。那些异教的和尚们为我们打开庙门,并让我们看一个约有1万尊塑像的大殿。该寺的正中央建有一座瓷塔,是在鞑靼人到来的700多年以前建造的,历经多次战乱,迄今安然无恙。它的光辉业绩证明了那句关于“不朽”的古谚。若站在塔的最高层,可以俯瞰全部城区的市郊,一直看到长江对岸,如此稀世奇观真叫人赏心悦目。特别是若注意到该城的幅员之广和城的两翼从城墙外一直延伸到长江边时,就更觉得这个城市壮观无比。上面说的那个塔有9层共184个阶梯,里外都有漂亮的塔廊,所上的釉在黄色和红色中透着绿色。在楼台上有通气孔和铁栅窗,各个塔檐的檐角都挂着铜铃,随风飘动,铃声不断。塔尖顶着一个沉重的松果,据说是用纯金造成。

大报恩寺俯瞰

大报恩寺近景

《荷使初访中国记》中南京远眺图。法国国家图书馆

《荷使初访中国记》中大报恩寺俯瞰图。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荷使初访中国记》手抄本中有两幅配图,一幅是城外远眺图,另一幅则是大报恩寺俯瞰图。

从手抄本中的插图来看,并没有棕榈树,也没有第十层塔,这些跟现实比较接近。但手抄本中的插画也有草率的地方,比如在远眺图中,城外的大报恩寺塔看起来比城里的某座塔还低矮一些。考虑到这只是纽豪夫原稿本的誊抄本,这样的草率也许可以容忍。

《荷使初访中国记》是《荷使初访中国报告》的重要底本,但由于《荷使初访中国记》中只有两幅大报恩寺的插图,其中并无近景图,那么,不免使人怀疑《荷使初访中国报告》中的大报恩寺近景图很有可能是在出版时由出版商添加进去的。要知道出版此书的缪尔斯不仅仅是一个拥有印刷机的商人,还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插画雕刻师及成功的出版商。他非常善于从读者的角度来思考,也许他觉得需要有表现异国情调和细节的插图才更能吸引读者,因此他和他的工坊中的雕刻师们在远眺图的前景中增加了棕榈树(荷兰没有棕榈树),而且以纽豪夫的俯瞰图为蓝本,制作出了一幅颇具视觉震撼力的近景图。

事实证明,添加大报恩寺近景图的策略是成功的。自《荷使初访中国报告》出版后,在17、18世纪,欧洲人出版的书籍中翻印或抄袭此图的例子不计其数。如法国人德文诺(Melchisédec Thévenot,1620—1696)于1672年出版的《旅行异闻录》(Relations de divers voyages curieux)中就将近景图中的大报恩寺塔分离出来,形成一张整幅的插图。图中塔身为9层,檐角则是衔铃的龙首。

《荷使初访中国记》中俯瞰图局部,檐角上挂着檐铃,但无特别的装饰;《荷使初访中国报告》中近景图局部,檐角为龙的造型,檐铃被龙衔在口中

又如奥地利建筑学家约翰·柏纳德·费歇尔·冯·埃尔拉赫(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1656—1723)于1721年出版的《历史建筑设计》(Entwurff Einer Historischen Architectur)中的插图。此图为大报恩寺中增加了许多建筑,寺的周围也种上了整齐的松树。虽然图中的塔是10层,但说明中称此“九层塔的附属建筑扩大至方圆12里格”。(www.xing528.com)

而最为离奇的是荷兰画家何吉(Romeyn de Hooghe,1645—1708)为德·卫瑞斯(Simon de Vries,1630—1708)的《东西印度奇珍》(Curieuse aenmerckingen der bysonderste Oosten West-Indische,初版于1682年)所作的一幅插图,此图表现北京宫廷中万邦来朝的景象,大报恩寺塔居然出现在同一画面中三处不同的地方。

德文诺书中插图。画面左侧有热带植物

《历史建筑设计》中的大报恩寺和寺塔

《荷使初访中国报告》中大报恩寺塔的插图也给英国建筑家威廉·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23—1796)以启发。1757年他受雇为英国王家园林——丘园设计建筑,其中最高的建筑丘园塔即仿照大报恩寺塔而建。此八角形的塔共有10层,每层的檐角也设计了龙衔檐铃的装饰——只不过钱伯斯设计的龙是翼龙。

继纽豪夫之后,西方的出版物中除了图片以外,对大报恩寺和大报恩寺塔也有文字上的描述。荷兰人达帕于1670年出版了《大清志》,书中用了《荷使初访中国报告》中的大报恩寺俯瞰图,并附上了说明:

在城市的外面有一个著名的塔或寺庙,有人叫它报恩寺,也有人叫它报恩院。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人叫它报恩寺这个名字,不单表示寺庙本身,也包括山脚下的一大块平地。此处有许多精美的建筑物:塔、琉璃塔以及精美和庄严的大厦。在所有这些建筑中,一座大殿极其出众,它以1万个用灰泥制成的偶像装饰,并奇特地涂上了颜色。最大的和真人一样大,最小的不超过一只手的高度。它们陈列在由墙围成的围廊里,有四五排,一排在另一排的上面,最高大的在顶部,最小的在底部。

万邦来朝图景。此图是将《荷使初访中国报告》中的午门图跟大报恩寺塔图相拼合而成。图中对塔的说明是“娱乐塔”

1763年丘园一角。威廉·马洛(William Marlow)绘

1763年钱伯斯出版的丘园塔设计图局部。翼龙衔铃清晰可见

在那块大平地的中间12级台阶的上面,矗立着一座高耸的琉璃塔,在造价和工艺方面,在中国极其罕见,无与伦比。它有带拱顶的9层楼(虽然曾德昭说仅有6层),里面的楼梯共有104级。每层都有一个围廊,奇特地装饰着偶像和窗户。在窗户的两侧有方形的洞,并装上了象牙栅条,好让光线进入。塔的外墙经过抛光,或者说是上了各种颜色的釉,如红色、绿色和黄色。整个结构由一些部件巧妙地拼接在一起制成,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整件。围廊之间有檐外突,漆以绿色。檐角悬挂着小铜铃,风吹动时便连续发出悦耳的叮当声。除非有人从外面爬,否则没有人可以到达塔的顶部。塔顶有一个巨大的“菠萝”,中国人说那是用黄金做的。从最顶层的围廊,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整个南京市,而且极目远眺,附近的平原也尽收眼底。

人们说,当鞑靼人于1200年首次征服中华帝国时,他们强迫中国人建造这座塔以纪念他们的胜利。出于这个原因,当鞑靼人在我们这个时代第二次征服这个帝国时,他们没有破坏它,反而让它全然荣耀地矗立在那儿。但他们把中国所有其他古老的纪念碑、建筑物和帝王陵墓都摧毁了。

可以说,这段描述基本上是从纽豪夫那儿抄来的,但也提供了少量的新信息。

1696年,法国传教士李明巴黎出版了《中国近事报道》,其中也提到了他亲眼所见的大报恩寺塔:

高塔俗称琉璃塔,在城外(而不是像有些人所写的在城内)中国人所称的报恩寺内。寺由永乐皇帝建于300年前。塔建在一个巨大的用砖砌成的台基上,台基围有未经抛光的大理石围栏,其周围有10到12级的台阶,人们拾级而上,可走到塔最下面的厅堂,此层比台基还高1英尺,四周留有2英尺宽的步行道。

这个厅堂正面以画廊和支柱装饰。檐顶(在中国通常有两个,一个在墙的顶部旁边,另一个窄些的在上面)覆盖着绿色闪亮的琉璃瓦; 内部的天花板是漆绘的,由许多小块组成,互相交错着,这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个小装饰。我承认梁、栱、椽、榫的拼合令人感到惊奇,因为我们必须知道没有巨大的花费就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工程。但是说实话,这些拼合只是源于工匠的无知,他们永远都不会发现高尚的简洁,那是构成我们建筑的坚固与美丽的灵魂。

有三扇非常大的门为这个厅堂提供采光,也让人们进入我所说的塔即报恩寺的一部分。塔为八角形,大约40英尺宽,所以每边宽15英尺。同样形状、中等高度的墙围绕着塔建造,距塔约两英寻半,支撑着倚塔而建的外廊的一侧,因此形成了一个漂亮的围廊。这座塔楼高9层,每一层都在窗户的底部装饰着3英尺宽的挑檐,以及与前述一样的围廊相似的屋顶,只是更窄些。随着塔身高度的增加,檐的宽度逐渐减小。

塔墙的底部至少有12英尺厚,顶部则有8英尺半厚,墙面镶嵌着扁平的琉璃。尽管风风雨雨损害了其美丽,但现存的材料足以表明那是货真价实的琉璃,只不过粗糙了些。因为砖块不可能在300年以后仍保留原有的光泽。

塔内的楼梯既狭窄又难爬,因为整个楼梯很高。塔的每层都是由厚重的横木交叉构成,地板铺在横木上面,每层的天花板都用彩绘装点,假定他们的绘画可以装点房间的话。上面几层房间的墙壁上有些小壁龛,里面满是雕像,形成了漂亮的装饰。整个雕像是鎏金的,看起来像是用石头或大理石雕刻的,但我相信它们只是砖块,因为中国人非常擅长通过精美的模具在砖上印上各种装饰,在这方面他们比我们拿手得多。

塔的底层是最高的,其余各层的高度相同。我已数过,楼梯共有190级,每级几乎都是10英寸高,测下来相当于158英尺。加上台基、没有安装楼梯的第九层以及塔刹,总高度将至少距地面200英尺。

塔刹是那座建筑物中最显眼的装饰之一,它的中间是一根非常粗的直杆,像是五朔节花柱,从第八层楼的地板伸到比塔的顶层高出30英尺处。一个巨大的铁制件在几英尺外以螺旋线围绕着它,看起来像是中空的。刹顶放置着一个非常大的金色球。

这就是中国人所称的“琉璃塔”,而一些欧洲人则称之为“砖塔”。无论它是用什么造的,它无疑是整个东方精心构造的最佳建筑。从它的顶部你可以看到整个城市的景色,特别是位于东北几里外的有观象台的山陵。

虽然出于对中国艺术的无知,李明不能欣赏大报恩寺塔的斗拱结构和藻井设计,但他不得不承认此塔是东方的最佳建筑。事实上,大报恩寺塔曾是欧洲人心目中的世界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如果它未被太平天国的战火摧毁,今日一定会毫无悬念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