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嘉靖汉中府志》文献的重要性

《嘉靖汉中府志》文献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储秀、胡缵宗为嘉靖《汉中府志》各作叙一篇,但二人传世文集均未收录《汉中府志叙》。可知,顾炎武抄录的并非嘉靖《汉中府志》。嘉靖《汉中府志》在各卷卷末多附有点评文字,对本卷内容进行收束,点明编纂者的态度与意图。

《嘉靖汉中府志》文献的重要性

明代陕南地区修纂了不少地方志书,不少志书流传至今。如明嘉靖略阳县志》《城固县志》,万历《重修汉阴县志》《重修宁羌州志》,但府志仅存明嘉靖《汉中府志》一种。这一方面凸显了嘉靖《汉中府志》的珍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该书独特的文献价值。

第一,涵盖地域范围广阔。明代的汉中府所辖州县众多,嘉靖《汉中府志》卷一《沿革表》明确记载“领州二、县十四”,二州指金州、宁羌州,十四县则指南郑、褒城、城固、洋县、西乡、凤县、平利石泉旬阳、汉阴、白河、紫阳、沔县、略阳。这一辖区范围几乎涵盖了除今商洛地区之外的陕南地区。至万历十一年八月,“改陕西金州为兴安州”;“万历二十三年,改(兴安州)直隶(陕西)布政司”,兴安州及其下辖平利、石泉、旬阳、汉阴、白河、紫阳六县不再隶于汉中府,使得汉中府的辖区面积大为缩减。而现存最早的《兴安州志》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王希舜修纂的《兴安州志》,时代较晚,明代文献明显不足;嘉靖《汉中府志》则因成书时间较早,金州等州县尚在汉中府管辖范围之内,因而保存了不少相关文献资料,使得这一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如行政区划沿革、山川、邮驿、城池、儒学均有详细记录。

第二,突出的史料价值。刘储秀、胡缵宗为嘉靖《汉中府志》各作叙一篇,但二人传世文集均未收录《汉中府志叙》。胡缵宗《鸟鼠山人小集》成书于嘉靖初年,未收录《汉中府志叙》实属正常,但明天启崇祯年间秦安县知县周士奇、儒学教谕路世龙等人补辑《鸟鼠山人后集》亦未收录此文。刘储秀《刘西陂集》成书于嘉靖三十年,亦未收录《汉中府志叙》,由此可见,嘉靖《汉中府志》辑佚明代文人文集的功用,但嘉靖《汉中府志》的价值绝不仅限于此,最为重要的是不少文献仅见该书收录,清初《汉中府志》《兴安州志》等方志均未收录。如卷四《水利志》有关各县渠堰修造、分布情况的记载;卷三《田赋志》明代中后期赋税、劳役的记载,颇为重要。顾炎武在其传世名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曾抄录《汉中府志》中有关“水利”“茶课”的内容。“茶课”部分与嘉靖《汉中府志》内容相同;但“水利”部分只涉及南郑、褒城、城固、洋县、沔县、宁羌州,不涉及兴安州及下辖诸县,且内容也完全不同。可知,顾炎武抄录的并非嘉靖《汉中府志》。又如卷二《建置志》“金州儒学”条目下,收录成化十四年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伍福撰《金州学记》一文,专记金州儒学兴废情况。康熙《兴安州志》卷四《艺文志》虽有收录,但仅为节录,无法了解金州儒学历史变迁的全貌。(www.xing528.com)

第三,不吝笔墨真实点评。嘉靖《汉中府志》在各卷卷末多附有点评文字,对本卷内容进行收束,点明编纂者的态度与意图。均以“何大復曰”“张良知曰”的形式出现。何大復即何景明,明代文学家,前七子之一。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白坡,一号大復山人,人称大復子。正德末年任陕西提学副使,主持编纂陕西地方通志《雍大记》,正德十六年(1521)七月因病辞官。嘉靖元年(1522),《雍大记》刊刻成书。张良知编纂《汉中府志》时多引用何景明评论,如卷一《疆域》引“何大復曰:余观汉中形势险固,四塞若纳诸匮中,此可以为门户之扼,而不可以为宫安居也。其北至褒、西至沔、东至城固,方三百余里,崖谷开朗,有肥田活水,修竹鱼稻,棕榈橘柚,美哉其地乎!而据巴蜀之粟,出秦陇之马,通荆襄之财,由来利之矣!然地远而求多,民杂而赋繁,害来于所产,灾取于所聚,然哉然哉!”又如卷三《田赋志 ·茶课》引“何大復曰:汉中之茶产于西乡,故谓尽茶地。余问之,不然。西乡茶地,惟三里耳,三里去县又四百里,经于豹虎寇盗之窟。比以加赋,其民昼夜治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而莫之能办也,于是有逋户焉。”上述两处均见于《雍大记》卷七《考易》。何景明的评论中规中矩,而张良知的评论则针砭时弊,绝不含糊,针对赋役不均、民生困苦的局面就评论道:“均田定赋,照力出差,什一中正之制,不可易也。法久则敉,保甲吏胥互通关节,初意浸失。汉中虽称沃野,土著无多,迁附日广,豪猾伪计,供免夤缘,人丁在此则称有丁无地,田粮寄彼则称有地无丁;力差则倩费,至于鬻田,马头则贷利,流于灭门。名虽登而实 日耗,客愈利而主愈困也,噫!”又如《水利志》中针对地方官员重视农业生产,但忽视水利建设的情况,评论道:汉中“水利之大莫过于山河堰,而工力之艰者亦莫过于山河堰。苟知其利之大也,则修筑开导之方不可以不讲;夫苟知其工力之艰也,则相度通变之术不可以不求。今但知治堰倍于治农,而所费半于所获,是以修者未底于成绩,而淤塞崩败者又种种相告矣!殊不知,治堰即所以治农,而天下之事未有不基于一劳而能永得其佚[逸]者也!”强调水利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嘉靖《汉中府志》也存在一些缺憾与不足,如卷六《宦迹传》中不少明代官员任职时间无法精确到具体年份,只能以“成化中”“嘉靖初”代替。下辖各州县官员传记,则统以“州县”,不再细分某官在某州县任职,较为杂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