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笔行文风格的技巧,一书详解

文笔行文风格的技巧,一书详解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纵观我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不难发现,讲求历史文笔是古代历史编纂学中一个优良传统,同时也是古代史学名著的一大特色。追本溯源,这种工求文笔的优良传统来源于先秦。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左传》《国语》《战国策》这三部史学名著足以说明,工求文笔、叙事生动是先秦历史编纂学的一大特点。

文笔行文风格的技巧,一书详解

这里所说的文笔,是指历史文笔,亦即历史著作中经过提炼的文学语言。一部史书,文字表达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史书对历史事实表现的好坏和史书本身广泛、长远的传播与否。纵观我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不难发现,讲求历史文笔是古代历史编纂学中一个优良传统,同时也是古代史学名著的一大特色。我国古代著名史学评论家刘知几和章学诚都很重视这一点。“史之为务,必借于文。”作为一位历史学家,要尽据事直书之职,如实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语言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言之不文”,势必“行之不远”。因此“良史莫不工文”。《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之所以脍炙人口,流传不朽,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文辞优美。追本溯源,这种工求文笔的优良传统来源于先秦。

先秦时期,史家撰史,多注重历史文笔。《左传》不仅是一部内容丰富,史料价值很高的历史著作,而且还是一部长于修辞的文学典范。其文学造诣之高,为后世所推崇。通观全书,用语精练形象,情节曲折动人,且富有故事性和戏剧性。特别是《左传》善于描写战争,这已为大家所公认。关于战争,作者不是单纯地叙述其过程,而是抓住战争的性质,通过对作战双方在政治、军事上的特点和力量的对比,以生动地勾勒出整个战争的全貌。春秋时期几次规模巨大的战争,如齐、鲁长勺之战,秦、晋韩原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鞍之战等,正是通过《左传》的记载而生动逼真地再现于读者面前。且看作者笔下的鞍之战:

癸酉,师陈于鞍。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

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以其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虽则着墨不多,而当时战场上的紧张气氛、齐侯的骄傲轻敌、晋军内部的精诚团结及沉着冷静跃然纸上,使读者似身列战阵。另外,《左传》对外交辞令的表达,也是非常生动的,既委婉曲折、又铿锵有力。关于《左传》的文学造诣,唐代刘知几曾经给予高度评价:“《左氏》(指《左氏春秋》,《即左传》)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咙聒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不群,纵横而自得。”近人梁启超亦认为《左传》文章优美,其记事文对于极复杂的事项能够纲领提挈得极谨严而分明,情节叙述得极委曲而简洁,可谓极技术之能事。《左传》叙事绘声绘色、生动逼真于此可领略一二。

国语》尽管以记言为主,但有些对话、叙事或刻画人物还是相当生动风趣。如《晋语》记齐姜与子犯谋遣重耳一段,重耳与子犯的对话,写得幽默生动。再如《晋语》写骊姬,《吴语》写夫差,《越语》写勾践,人物刻画生动传神。(www.xing528.com)

战国策》作为记载战国时期说客辩士的权谋和军政大事的历史著作,在描写辩士的说辞时,能以生动的语言,酣畅淋漓地铺陈形势利害,每每是情理并茂,打动人主。在史事的叙述上,写得有声有色。如《齐策》记冯谖事、《赵策》记左师触龙说赵太后事等均能如此。特别是《秦策》记苏秦说秦不成及其相赵归家一事,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作者对苏秦游说秦王失败时的颓丧和回家后受到的冷落这样写道: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弃秦而归。羸縢履,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后来苏秦说赵成功,奉命前去游说楚王

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在这里,作者通过对比的描写手法和巧妙的艺术加工,并运用了生动活泼的口语,使对话人的音容笑貌形象而逼真地表现出来。同时,通过这种描写手法,深刻地刻画出当时社会世态炎凉的丑恶现象。

《左传》《国语》《战国策》这三部史学名著足以说明,工求文笔、叙事生动是先秦历史编纂学的一大特点。值得指出的是,这一编纂特点为后世史家竞相仿效,并由此构成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古代,大凡史学名著,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以文笔优美、叙事生动而取胜。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无一不是语言自然流畅,文辞瑰丽多姿,叙事绘声绘色,议论迂徐有致,很少有凝重滞板、艰涩拗口之弊。正由于我国史著文字佳胜,叙事生动,因而对世界上一些国家特别是日本的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天武天皇十年(682)开始编纂的《日本书纪》即多用我国史书润色文字,诸如《史记》《汉书》《三国志》《梁书》《隋书》等,每每是他们凭借的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