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森佩尔三个文本的形式原则比较研究成果

森佩尔三个文本的形式原则比较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照《四要素》的论述,作为中心的火炉呈圆柱形。因为《四要素》赋予该原型以原初意义,而原初意义在当时的建筑语境中几乎等同于普适的正当性或建筑的本质,这项理解原则同时也可被视做一项应用原则。和结构材料置换强调形态因材料属性而变化相反,《四要素》强调的是覆层面饰作为空间分隔物在形态上的延续性。

森佩尔三个文本的形式原则比较研究成果

1.《四要素》的论述

四要素(图2.1)中的火炉和围合属于非结构部分。其中,火炉中点燃着“用于恢复、取暖与准备食物的火”,同时火炉是“建筑中最初的和最重要的要素,也是建筑的道德要素”[7]。因为围绕火炉形成了人类最初的群体、联合以及宗教祭祀活动。围合的主要功能则是抵御来自侧向的自然力,保护火炉的火苗。“根据这些要素,人类不同的技艺也被组织起来”[8]:火炉对应陶艺及后来的金属工艺,围合对应枝编工艺。

只有围合得到了展开论述。在《四要素》看来,通常被视做和围合相对应的砌筑技术原本对应于土台,是在后来才介入墙体制造领域之中的:“由围合发展而来的原始技术是什么呢?不是别的,正是墙体制造的技艺,也就是席和毯的编织。……运用枝编工艺划分出个人领域,用席和毯覆盖地面、防热防寒以及再划分住房空间,到目前为止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远远早于墙体砌筑,尤其是在气候宜人的地区。……枝编工艺是墙的本质。挂毯仍然是真正的墙,形成可见的空间边界。它们背后的坚固墙体的存在与空间创造无关,而是为了安全、支撑荷载、耐久性等等。在那些不需满足这些次要功能的地方,挂毯仍是划分空间的原初手段。甚至在建造坚固墙体已成为必需的地方,后者(坚固的墙)也只是内部的、不可见的结构,隐藏在作为墙体真正与合法代表的彩色编织挂毯之后。”[9]

依照《四要素》的设定,即使最初的轻质编织墙转变为“土坯、砖瓦或石砌墙”,墙体的本质仍然在于划分空间,这样的意义体现在覆盖在可能具有承重功能的墙体上的彩色编织挂毯上。至于彩色编织挂毯,最古老、用得最多的替代物是“古希腊砖石匠所用的灰泥面层或者其他国家使用的沥青涂层”[10]。此后,《四要素》还列举了各种材料制成的替代物,包括木嵌板、赤陶釉金属板、砂岩板、花岗岩、雪花石膏、大理石制成的墙体嵌板。在加工这些嵌板面层的时候,亚述、埃及、中国、印度等地的工匠们和艺术家们“习惯性地无意中模仿了色彩斑斓的织物和古老织毯墙的格子结构”[11]

2.《四要素》的三项非结构形态原则(www.xing528.com)

按照本章的分类标准,火炉始终属于非覆层面饰的非结构物。至于围合,其情况则相对复杂。依据《四要素》的论述,最初的围合只起划分空间的作用,同样属于非覆层面饰的非结构物。后来发展出的围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覆以彩色挂毯的隔墙,另一种是覆以彩色挂毯的承重墙;前者中包括覆层面饰和作为非覆层面饰的非结构物,后者则包括覆层面饰和结构物。《四要素》非结构形态原则论述的重点在于火炉、最初的围合以及彩色挂毯和其替代物,前两者属于非覆层面饰的非结构物,最后一类属于覆层面饰。

对于火炉,正文中并没有明确对应的材料。但在注释中,《四要素》将建造火炉同“上帝最后的泥捏物”[12](the last mud-creation)联系到一起。从其论述中可以确定火炉的原初材料是土,而泥土在陶艺中的特点就在于其可塑性和流变性。依照《四要素》的论述,作为中心的火炉呈圆柱形。相较于其他技术和材料,确实是陶艺和泥土更适合制成这样的曲线形体。最初的围合由同一平面上的构件相互交织形成格子形态,这和树枝柔软、线性的特征相符,也和编织术使条状物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的属性相符。由此,可以得到《四要素》的第一项非结构形态原则:非覆层面饰的非结构物形态和材料以及材料的加工方式相符。这项原则无疑是对既有建筑原型的诠释,可以视做理解原则。因为《四要素》赋予该原型以原初意义,而原初意义在当时的建筑语境中几乎等同于普适的正当性或建筑的本质,这项理解原则同时也可被视做一项应用原则。

至于彩饰挂毯及其替代物,和上一章中讨论的木屋向全石神庙的结构转换有类似之处,都涉及材料的置换。和结构材料置换强调形态因材料属性而变化相反,《四要素》强调的是覆层面饰作为空间分隔物在形态上的延续性。同样的覆层面饰,可以通过各种材料得以实现。由此,则可以得出《四要素》的第二项非结构形态理解原则:在各地古建筑中,墙体覆层面饰的形态不因材料不同而改变;或者说,不同材料的各地古建筑墙体覆层面饰延续了原初要素(彩色编织挂毯)的形态特征。

除此,《四要素》强调可见的空间边界始终是由覆层面饰界定的,这就意味着彩色挂毯以及后来的各种替代物应该覆盖住其对象的整个表面,即墙体覆层面饰可以覆盖住其对象的表面。覆层面饰的形态可以和覆盖对象表面形态重合,也可能会超出其对象的表面边界。和第一项原则一样,因为对原初意义的强调,本项原则既是对既有就建筑的诠释,也可视做对建筑基本要素的理解,同时也能转换为应用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