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史纲:七北魏帝国迁都与华夏化

中国人史纲:七北魏帝国迁都与华夏化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北魏的民众抗暴,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的一个王朝。本世纪(五)七十年代,第七任皇帝拓跋宏(孝文帝)即位,他是北魏帝国第一个受有良好教育的君主,当然受的是纯华夏化的教育,因为鲜卑没有文字。两害取其轻,他们勉强同意迁都。国都既定之后,接着是一系列的华夏化措施:一、禁止穿鲜卑传统衣服,改穿华夏装。

中国人史纲:七北魏帝国迁都与华夏化

北魏是鲜卑拓跋部落建立的帝国,比起同族慕容部落建立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前燕后燕南燕西燕诸燕帝国,文化程度要低。所谓国家,在酋长们意识里,不过是扩大的部落。所以北魏的官员,都没有薪俸,完全靠向人民贪污勒索,而且手段极为凶暴。所以北魏的民众抗暴,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的一个王朝。一直到本世纪(五)八十年代484年,北魏才开始发给官员薪俸,距开国已九十九年。

北魏皇帝跟十九国五胡籍大多数帝王一样,始终具有部落的遗习和原始人的残忍——注意,华夏民族的暴君跟其他少数民族的暴君,方法上和程度上,有很大不同。但北魏也靠这种冲力,使北中国归于统一。不过等到北中国统一时,北魏已连绵不断地从事五十四年战争,开国时所有的精锐部队和群众中崛起的将领,大部分都已消耗。而且从塞北一小块苦寒局面膨胀到华北平原的庞大领域,统治阶级已深感满意,安于南北对峙的现状。所以一连四次对南宋帝国的攻击,在性质上都是防卫性的,并没有统一全中国的伟大志向。

本世纪(五)七十年代,第七任皇帝拓跋宏(孝文帝)即位,他是北魏帝国第一个受有良好教育君主,当然受的是纯华夏化的教育,因为鲜卑没有文字。这使拓跋宏对华夏民族文化,盲目崇拜,认为华夏民族一切都是进步的、好的,而他自己鲜卑民族一切都是落伍的、坏的。崇拜一旦由理智的尊敬升级到感情的信仰,他就自顾形惭,拒绝承认华夏民族有缺点而鲜卑民族有优点。因之,拓跋宏决心使他的民族全盘接受华夏民族的文明。

——拓跋宏对华夏民族文化的崇拜,如痴如狂。南齐帝国使节萧琛、范云,觐见拓跋宏时,拓跋宏跟两人谈论很久,然后对群臣说:“南朝多好臣。”大臣李元凯气得发抖,高声回答:“南朝多好臣,一年一换皇帝。北朝无好臣,百年一换皇帝。”弄得拓跋宏面红耳赤。

全盘华夏化,第一步是迁都,从鲜卑人居多数的平城(山西大同),迁到南方六百公里外华夏民族居多数的洛阳。这是一件大事,拓跋宏在推行华夏化运动中是孤立的,只有他的弟弟拓跋勰亲王,在他逼迫下不得不帮助他。迁都大事,拓跋宏明知道无法获得支持,于是,他乞灵于诈术。九十年代493年,他动员南征,宣称要进攻刚刚成立十五年的南齐帝国。亲统三十万大军,从首都平城(山西大同)出发。北魏此时距开国已一百零七年,漫长的岁月使暮气已深,贵族们已到了第三代、第四代,早习惯于生活的享乐,根本忘了南方还有敌人,更没有扩张国土的雄心,对这项突如其来的军事行动,内心充满畏惧。好不容易抵达洛阳,又遇连绵大雨,士气更为低落。拓跋宏却恰恰选择降雨最大的一天,披甲上马,命继续前进。亲王大臣们围上来,苦苦请求取消这次进击。拓跋宏最初拒绝,后来表示让步,但是,他说:“我们大张旗鼓,南下征讨,却如此不明不白地结束,向国人如何交代。一定要休兵的话,不如迁都洛阳,也可自圆其说。”亲王大臣反对迁都,但更反对南征。两害取其轻,他们勉强同意迁都。

拓跋宏所以把迁都放在全盘华夏化的第一步,固然为了加速吸收华夏文化,更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心理的,他不愿仅仅做夷狄的君主,还要做中国人的君主。要想做中国人的君主,就必须把政府设在中国正统国都所在地。

国都既定之后,接着是一系列的华夏化措施:

一、禁止穿鲜卑传统衣服,改穿华夏装。

二、规定华夏语为帝国的法定国语,禁止说鲜卑话。年龄超过三十岁的人,学习不易,准许继续使用鲜卑话,但三十岁以下的人,必须使用华夏语。

三、取消鲜卑姓,改为华夏姓。拓跋宏自己改姓“元”(我们以后称他为元宏),其他如“勿忸于”改姓“于”,“独孤”改姓“刘”,“丘穆陵”改姓“穆”,“步六孤”改姓“陆”,凡一百一十八姓,都由复音节改为单音节或双音节。

四、从平城(山西大同)迁都洛阳的人,就成为洛阳人,死亡之后,就葬在洛阳,不准归葬平城。对一个崇拜祖先的民族,祖先坟墓是重要的向心力

五、鼓励鲜卑人跟华夏人通婚。(www.xing528.com)

这五项措施,证明鲜卑民族仍有蓬勃的生命潜力来吸收高级文化,只有僵硬待毙的民族,才用种种借口,抗拒改变。但是下面的两项措施,元宏却做了错误的选择:

第一,元宏把五胡乱华十九国时代中受到彻底破坏的士大夫门第制度,用政治力量恢复,并使它跟政治制度结合。在本来等级疏阔的鲜卑人的社会结构中,生硬地制造出新的门第。鲜卑贵族姓氏,称为“国姓”,最尊贵的有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共称“八姓”。华夏民族则以郡为单位,每郡选定做官人数最多而官位又最高的姓氏,称为“郡姓”,最尊贵的有范阳(河北涿州)卢姓、清河(河北清河)崔姓、荥阳(河南荥阳)郑姓、太原(山西太原)王姓,陇西(甘肃陇西)李姓,共称“五姓”。广大的被统治的平民,则属于“庶姓”。国姓郡姓有国姓郡姓的门第,这门第代代相传,成为世家。世家子弟们的唯一出路,就是做官,政府官职永远被他们掌握。庶姓既没有门第,更建立不起来世家,天生的是被统治阶级,纵有极大的学识和才能,也只能当低级职员,不能升迁。有头脑的一些大臣曾为此跟元宏争论,但元宏坚持原则:政府用人,只问门第,不问才能。而门第世家,又分为六等:

第一等,膏粱门第。三世中有过三个宰相(三公)。

第二等,华腴门第。三世中有过三个院级首长(尚书令、中书令、尚书仆射)。

第三等,甲姓门第。三世中有过重要部部长(尚书)。

第四等,乙姓门第。三世中有过次要部部长(九卿)和州长(刺史)。

第五等,丙姓门第。三世中有过顾问官或国务官员(散骑常侍、太中大夫)。

第六等,丁姓门第。三世中有过副部长级官员(吏部员外郎)。

每一等级的子弟,都有它的做官标准和保障。像副部长级位置,必须由第一等膏粱子弟或第二等华腴子弟担任。州政府秘书长(长史)和郡政府秘书官(主簿),必须由四姓(甲乙丙丁)子弟担任,身为平民的庶姓人士,绝对无份。

第二,元宏把华夏民族儒家学派的主要精髓——礼教,全部接受。鲜卑来自荒漠,有游牧民族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比较简单,但是直率亲切,朴实可爱。元宏以从农业社会贵族阶层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的礼教眼光观察,自然认为简单就是落后,直率就是粗野,亲切就是失礼。元宏非常欣赏儒家学派的繁文缛节,所以首先改变他的宫廷和政府的组织结构,皇帝和官员们的威严与日俱增,皇帝与亲王大臣的关系,随着宫廷制度的建立,而越来越疏远。亲王大臣跟部属,下级官员跟人民,也日渐隔绝。于是统治阶层的生活,不可避免地日趋糜烂。其次是婚丧仪式,也跟着复杂不堪,鲜卑人从前死了父母,他可照常供职。华夏化之后,他就必须辞职,回家守丧三年。除非他是一个大地主,否则就会立刻陷于饥饿。所以大部分官员必须疯狂贪污,积蓄足够的财富,以备父母死亡后度六年的失业日子。

这两项是中国文化最糟的部分,元宏却当成宝贝。在本世纪(五)还看不出,到了下世纪(六),他的帝国就要付出代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